数学教案:租船

时间:2023-01-23 02:02:4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教案:租船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案:租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教案:租船

数学教案:租船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力目标: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策略合作探究

  前置作业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学内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同学们,到了公园,你最喜欢做什么?你能把图上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1.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如果有22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先独立思考: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说图。

  独立探究,小组交流方法。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2.试一试,有30元,租1条船最多可以划几小时?想一想,说一说。

  你能列式解决吗?

  1.完成练一练的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3、4题。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学生总结。

数学教案:租船2

  教学内容:

  P10~11“租船”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6<258×()<387×()<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5=36÷6=53÷7=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有22人、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4=5(条)……2(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2人。4×5+2=22。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3人,一条3人。4×4+6=22。

  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5、练习:P11“试一试”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

  条件:每时租金9元。问题:30元钱最多划几时?

  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30÷9=3(时)……3(元)

  答:30元钱最多划3时。

  提问:上面的横式中3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

  三、巩固练习:P11、12“练一练”的第1~6题。

  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

  4、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够吗?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