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案

时间:2022-12-21 00:14:1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项链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项链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项链教案合集5篇

项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识记11个生字,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大海》的课件。看了片子,你想说什么?

  2.激趣导入:大海真美呀!今天,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海边玩玩?

  3.出示课题。

  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

  1.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组词。

  3.检查学习效果。

  4.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抢认生字。

  5.组织学生开火车认字。

  6.自由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内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用铅笔做上记号。

  2.教师板书:大海、沙滩、浪花、海螺、贝壳、小娃娃。

  3.自由、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白、的、又、和,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2.请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及笔顺。师范写。

  五、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识字,朗读课文

  1.复习认字。

  2.做游戏,识字。

  3.比赛组词。

  4.齐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课文,课文描写的大海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样子?

  2.再读课文,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3.朗读指导:课文的语句非常优美,读出轻松、活泼、愉快的语气来。

  4.小组展示读。

  5.边听边欣赏。

  三、再读课文,加强训练

  1.组织女生赛读第一段。

  2.自由练习:大海、蓝蓝的,沙滩、黄黄的……

  3.自由练读第二段。

  4.谁来品评最后一段。

  5.评读。

  四、积累短语,拓展练习

  1.出示课后,“说一说”,请学生先自己说,再全班交流。

  2.拓展练习:填一填。

  ( )的大海 ( )的沙滩 小小的( ) 彩色的( )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2.布置作业。

项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穿项链的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2、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妈妈表达爱意。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知道3月8日是妇女节。

  2、穿好的项链一条、挖好孔的花片若干、线、大小吸管若干、背景音乐《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结合节日,引出主题——说说妈妈的.节日

  1、结合节日,引出主题。

  *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是谁的节日吗?

  2、夸夸好妈妈,感受妈妈的爱

  *小朋友,谁来说说妈妈平时是怎样照顾你的?

  *我们的妈妈,她们爱我们,爱工作、爱劳动、尊敬老人,她们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的人。

  小结:今天是3月8日,是妈妈的节日,也是奶奶、姥姥、姑姑、阿姨、老师的节日……

  二、欣赏探究——为妈妈穿项链

  1、欣赏(教师出示项链范例)

  *小朋友猜一猜,项链是怎么做成的?

  * 教师引导幼儿探究如何串成条,打结成环,如何将吸管与花片结合,怎么穿更漂亮等等。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你们想自己试一试吗?

  *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我们也来穿条漂亮的项链送给妈妈好吗?

  3、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穿项链。

  *幼儿分小组围坐在桌前,用准备好的材料动手实践。

  * 播放背景音乐《我的好妈妈》,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感受亲情。

  *教师巡回指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提醒幼儿在串的过程中注意花片与吸管的间隔排列。

  四、引导评价

  1、评价

  *小朋友的小手真灵巧,你们都穿出了漂亮的项链。妈妈收到你们的礼物一定会特别高兴。

  2、表达对妈妈的爱

  *我们的妈妈那么爱我们,那么辛苦,那我们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妈妈呢?你能为妈妈做什么呢?

  *你把项链送给妈妈戴的时候,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呢?

  *幼儿给妈妈送项链。(播放背景音乐《我的好妈妈》)

  小结: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关心她爱她,帮助妈妈,听妈妈的话。

项链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我将为妈妈串项链作为题材,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观察项链的特征,在比较中感知项链的排列规律,并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比较abc的排序规律,发展他们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按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ab规律的排序,体验ab的排序模式。

  2.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表达观察操作的结果。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能按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ab规律的排序,体验ab的排序模式。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观看课件,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过段时间就是鼠妈妈的生日了,鼠宝宝们想送妈妈一件生日礼物,送什么呢?”

  以PPT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观察图片,初步感知ab的排序模式。

  出示项链的PPT,引导幼儿观察。

  1.第一条项链:观察颜色,感知颜色的ab的排序模式。

  (1)你看看这条项链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什么颜色?这些颜色的珠子是怎么穿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2)小结:鼠哥哥的这条项链是按一个红色一个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这样的规律来穿成的。

  2.第二条项链:观察形状,感知形状的ab的排序模式。

  (1)我们再来看看鼠弟弟的项链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什么形状?这些不同的形状是怎么穿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

  (2)小结:这条项链是按一个圆形、一个长条形,一个圆形、一个长条形这样的规律来穿成的。

  3.第三条项链:观察大小,感知大小的ab的排序模式。

  (1)鼠妹妹会送什么呢?鼠妹妹送的项链是什么样子的?这些珠子有什么不同?它们是怎么穿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2)小结:这条项链是按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的规律来穿成的。

  4.梳理经验:出示三条项链,依次讲述三条项链的排列规律。

  引导幼儿逐步观察、交流,在活动中,尝试从颜色——形状——大小上认识到ab规律的'排列模式。

  三、给妈妈串项链,理解ab的排序模式。

  “鼠宝宝们真能干啊,会做项链了啊。鼠妈妈收到了项链啊,真开心。今天啊,有三位妈妈来到了这里,她们也想要项链,我们一起来帮她们穿一条项链,好吗?”

  1.出示三位妈妈的图片,进行集体操作。

  2.引导幼儿按颜色、形状、大小穿项链(集体与个别操作)

  (1)我给你们带来了穿项链的材料,你们想要穿一条什么样的项链啊?(请个别幼儿选择操作材料)

  (2)观察操作材料: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讲述)那我先来穿吧,一边穿一边讲。(再请个别幼儿来穿项链)

  3.小结:这位妈妈的项链穿好了,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穿的。

  通过集体操作,进一步巩固幼儿对ab排序模式的理解

  四、集体操作验证,体验ab的排序模式。

  “其他两位妈妈和后面的客人老师也想要项链,你们愿不愿意做条项链来送给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呢?”

  1.介绍操作材料(想一想你想要按什么规律来穿),并分组操作。

  2.教师指导,引导幼儿边说边按照一定的规律穿项链。

  3.师幼讲评:请幼儿将完成的作品送给在座的客人老师。

  个别操作,在探索中提升知识经验。

  五、活动延伸:发现生活中的项链。

  “老师们,收到小朋友送的项链了吗?你们开心吗?”“小朋友们,老师们都很喜欢我们做的项链,我们在去找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做项链,给妈妈也做一条吧。”

  利用一粒珠子,将数学的知识,引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再现。

项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将长条形蜡光纸粘贴在绳子上的技能。

  2、在粘贴时,能将各种颜色间隔开来。正确使用浆糊。

  3、将做好的项链送给妈妈,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是幼儿学习将长条形蜡光纸粘贴在绳子上的技能。教师在示范后幼儿不难掌握,但浆糊的正确使用对于小班幼儿来讲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活动中强调并在幼儿操作时进行指导。

  2、可以在活动后期开展“我爱妈妈”的活动,小朋友除了做项链送给妈妈,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感谢妈妈,如给妈妈拿拖鞋、帮妈妈捶捶背、给妈妈表演节目等。

  活动准备

  各色蜡光纸彩条、绳子、浆糊、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是3月8日,你们知道是谁的节日吗?

  妈妈平时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宝宝,真辛苦,那我们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

  二、出示范样,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我给妈妈准备的`礼物,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三、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先拿一张彩条,抹上浆糊,将彩条折起来粘在绳子上。再换一种不同颜色的彩条粘在绳子上,一个挨一个地粘,一直将绳子粘满。

  四、提出制作要求:

  轻轻地蘸浆糊,不要抹得太多,全部粘好后,将手在抹布上擦干净。

  五、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六、相互欣赏自己制作好的项链。

项链教案 篇5

  一、教案目标:

  1、了解情节,能随着情节的发展,想象角色的心理变化及行为。

  2、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语言清楚完整。

  3、懂得坚持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二、教案准备:

  1、录音。

  2、老牛头饰、小猴、公鸡、小狗、小猫贴绒头饰各一。根据情节制作的四条项链。奖牌一枚,四个动物对待项链的不同态度的图片(七张)。

  三、教案过程;

  1、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对的兴趣

  教师戴上老牛头饰:“小朋友,你们看,我是谁?”今天,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有趣的跑步比赛,等一会我要给动物们戴上这几串特殊的项链,这是什么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如果谁能够戴着项链跑到终点就能取得胜利,谁想和我一起当裁判?

  2、通过看看、想想、讲讲,设置问题,师生共同理解情节

  (1)、小裁判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他们各自戴了什么项链?瞧,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一起发令吧!

  (2)、引导幼儿观察四张图片,讲述动物们对项链的最初反应:听到令响,动物们撒开腿向前跑去,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用摄像机把他们拍下来了,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个别交流后表达,在表达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记号、细节,启发幼儿推测动物的心理。最后教师小结:小猴盯着桃子项链抓耳挠腮,差点儿摔了一跤;公鸡将项链上的玉米数了一遍又一遍,越数心越痒;肉骨头项链被小狗的口水弄得湿漉漉的了;香香的鱼干引得小猫不停地叫唤。不好,食物项链把动物们馋得口水直流,他们能坚持跑完吗?我们来猜一猜。

  (3)、继续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动物各自的反应。动物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我们继续看下面的.“照片”:小裁判,你看见了什么?小猴和公鸡在说什么?做什么?小狗在干什么?小猫呢?他是怎样想的呢?

  (4)、操作贴绒,了解的结束部分,明白小猫为什么得冠军的道理。比赛结果马上出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究竟谁能获得冠军?谁戴上了这块金灿灿的奖牌?教师边讲述边操作:“小狗吃完了肉骨头项链,很快就第一个冲到了终点;随后小猴、小猫、公鸡都先后到达终点,”现在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判断。最后教师小结:有的裁判认为小猴聪明,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应该得冠军;有的裁判认为小狗跑得最快,应该得冠军;也有的认为小猫不吃鱼干坚持跑到终点应该得冠军,你们讲得都有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进行的可不是普通的赛跑,而是毅力赛跑,只有戴着自己的项链跑到终点的才能获得冠军,请大家检查一下项链。现在那么说谁能获得冠军?把奖牌贴在获胜者身上。

  (5)、迁移提问,加深对的理解。小朋友,你有没有碰到过困难但是坚持下去的事情呢?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小结:是呀,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困难,这时候你可以想想今天的戴项链比赛,想想得冠军的小猫,坚持下去,或许你会获得成功。

  3、完整欣赏录音,进一步理解

  (1)、这次比赛真有意思,我们再来边听边看。

  (2)、给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3)、今天的比赛真精彩,以后开运动会时再请大家做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