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2-11-27 20:10:0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小班教案范文6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在主题网络中,有一个分支是“我的家”。在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经常把洗发水和沐浴露搞混淆。其实孩子们在家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这说明他们对洗涤用品还缺乏了解。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购物的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洗涤用品的名称及用途,了解使用的安全知识,从而培养他们讲卫生,爱劳动的习惯,激发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洗涤用品的兴趣。

  2、认识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知道其用途。

  3、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习惯。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洗涤用品若干;创设情景:洗涤用品超市、发廊、澡堂、厕所、洗衣店、餐馆、各种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交代活动名称,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玩开商店的游戏,请小朋友当售货员。”引导幼儿参观不同的情景,了解这些公共在生活中的作用。

  A、理发店。提问:人们到理发店可以做什么?

  B、洗澡堂。提问:为什么要到洗澡堂洗澡?

  C 、餐馆。提问:餐馆里用什么装饭菜?你们希望餐具是什么样的?待会儿服务员一定要把餐具洗得干干净净的.。

  D、厕所 提问:没有厕所会怎样?你们希望厕所是什么样的?

  E、 洗衣店 提问:洗衣店是干什么的?人们为什么要把衣服送到洗衣店去洗?

  二、幼儿自选角色游戏

  1、师:你愿意到哪个店做工作人员,就站在哪个店的门口。

  2、教师按不同的角色给幼儿挂标志牌,进入游戏。

  3、请工作人员到洗涤用品超市选购自己的商店中所需要的洗涤用品。

  4、幼儿自由购物,教师观察指导幼儿购物。

  三、集中交流:你买了什么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

  1、当发现幼儿不认识的洗涤用品时,请同伴介绍。

  2、教师介绍几种洗涤用品

  四、幼儿带着所购买的洗涤用品到自己的工作地方继续游戏,要求把需要洗的东西洗干净。

  活动反思:

  活动中,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与提示,让幼儿在活动中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的表现自我。

小班教案 篇2

  游戏主题:蛋糕店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扮演熟悉的主角,明白主角名称,模仿最基本的动作。

  2、游戏中有简单的主角语言和行为。

  3、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潜力,主题鲜明而稳定。

  4、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主角,与同伴用心交往,友好合作。

  5、进一步深化各个主题的资料,丰富各游戏,鼓励幼儿加强各主角间的联系。

  活动准备:

  1、各种口味的蛋糕、面包玩具2、橡皮泥、工作服等第一次活动:

  时间:20xx年6月8日(周五)下午指导要点:

  1、游戏前简单的导入,激发兴趣2、幼儿自主开展,观察与指导重点:

  (1)帮忙幼儿一齐布置游戏场地。

  (2)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和动作,了解幼儿主角水平。

  (3)教师扮演主角,随机指导,引导幼儿有简单的主角语言和行为。

  3、游戏后谈话,以教师为主的谈话方式,再现有价值的游戏片断。

  观察与推进:

  观察:幼儿在协商主角时已经能注意控制音量和男女搭配,喜欢与同伴共同游戏,在游戏中大部分幼儿能爱惜道具,材料,轻拿轻放。但部分幼儿还不会协调同伴间的纠纷。

  推进:在下一次的游戏前,我将利用班级主页把故事及课件地址一齐上传,请家长一齐配合,使幼儿能熟悉地复述故事。由于课件中的故事主角对话语气、表情等特征比较明显,我想,对幼儿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作用。

  第二次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6月15日(周五)下午活动准备:大的点心盘(增添)指导要点:

  1、教师结合上次开展的各主角游戏进行讲评,让幼儿提出再次玩的`愿望。

  2、以谈话形式增强主角意识,强调要坚守“岗位”;并强调幼儿遵守游戏常规。

  3、分配主角:按幼儿意愿,教师根据幼儿意愿加以调整。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了解幼儿游戏状况,重点指导医院,以身份提醒工作人员工作认真,对待顾客有礼貌。

  (2)鼓励各主角、各主题间的交往。

  (3)注意个别教育,鼓励每个孩子参与游戏,提醒个别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4)及时支持幼儿生成的新的主题。

  5、游戏结束

  放音乐提醒幼儿收拾玩具。

  组织幼儿进行评议重点评各主角之间的交往以及是否坚持岗位。

  观察与推进:

  观察:刚开始我为了让幼儿完整地把故事串联下来,想全班分主角进行表演一下,但发此刻回忆故事资料时,一些对话幼儿有些忘记。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直接的印象,我先请引导幼儿一齐讨论如何布置场地,再一组潜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并引导坐在下面的小朋友一齐讲述对话。最后再请幼儿分组进行表演(以请小组长的形式)。幼儿全体表演时用心性很高,在头饰的吸引下很有参与的用心性,但是个别幼儿在戴上头饰以后,存在对文学作品不熟悉和不能与同伴相互配合进行表演的问题。幼儿在游戏中基本上能互相商量主角,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

  推进:幼儿商量主角时让幼儿学习自由组合,而不再请小组长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潜力。在表演区,我也将这个故事头饰等道具展示的墙饰上,对幼儿的表演起到提示、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作用,利于幼儿顺利开展游戏。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2、能发现自己的五官特点,喜欢自己。

  二、活动准备

  1、镜子,各种脸型的图画纸。

  2、蜡笔、纸盘、彩纸、浆糊等。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观察自己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长是什么样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用镜子)如果没有镜子照,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提示幼儿可以用手摸的方法)

  2、师:我们可以现在试一试,请你们闭上眼睛用自己的小手慢慢地从额头往下抚摸自己的面部,按顺序说出自己的脸上都有什么,再仔细看看它们之间什么和什么靠近、什么和什么分开。

  3、带领幼儿到镜子前观察自己。

  (1)你看到自己了吗?喜欢你自己的长相吗?

  (2)你的脸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3)脸上有什么?在脸上什么位置?是什么样子的?

  (二)让幼儿面对镜子做一做各种表情。

  1、师:你的两只眼睛完全一样吗?能让他变得不一样吗?怎么做?

  2、师幼共同讨论:开心的时候和不高兴的时候眼睛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嘴是什么样子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三)画自己的五官。

  1、师:老师这里有好多脸型的`图画纸,请你在纸盘上面添上自己五官。

  (1)提醒幼儿画五官的时候看看他们的位置有没有放对。

  (2)鼓励幼儿将不同的嘴型画下来。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欣赏画好的作品,并给与评价。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练习走、跑、钻等基本动作,提高运动能力。

  2 乐意关注周围的环境,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红、黄、蓝、绿纸团若干,红、黄、蓝、绿纸篓各一个,绳子八根,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 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跑交替入场,然后四散站立在教师周围。

  2 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做动作(在太空)。

  3 感知理解:

  *“太空卫士们,我们到太空中去飞行,飞行时要两臂侧上举、侧下举,要走自己的轨道路线,不能碰到其他卫士。”

  *幼儿也可以发挥想象做动作

  4 幼儿游戏

  *“小卫士们,看!那是什么?(指地上的纸团)太空垃圾,它会污染美丽、干净的太空,宇宙飞船碰到它也会爆炸。我们该怎么办?”

  *“先走过太空隧道(小桥),钻过彩虹桥(圈),跳过银河(绳子),将垃圾放到同样颜色的垃圾桶内,然后从两侧跑回来。每次只能捡一件垃圾。”

  *幼儿分成四组游戏,将垃圾全部捡完。(离场)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萌 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3、理解“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

  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视频朗读古诗、小孩用餐照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复习古诗引出主题。

  师 :我们已经学过好几首古诗了,小朋友还记得吗?

  幼:记得。

  师:哪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吧,《春晓》、《咏鹅》、《七步》。

  师:小朋友真棒,都已经记得这么多的古诗了,今天啊罗老师还想交小朋友一首 古诗你们想不想学啊?

  幼:想。

  师:好,在我们学古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罗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出示挂图) 师:小朋友请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

  幼:太阳。

  师:哪小朋友知不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呢?比如早晨、中午、还是晚上。 幼:中午

  师:对了,中午的太阳是最红最热的。晒得禾苗都弯下了腰。(出示第二幅图)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大小、4以内的数量。

  2、鼓励幼儿能积极、大胆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幼儿轻松学习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活动流程:情景导入——感知理解——快乐分享

  设计思路:

  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他们对“吃”总是兴趣十足,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随着“秋天来了”的主题开展,我们充分利用秋天的水果“桔子”为载体,通过运一运、摸一摸、猜一猜、比一比、说一说、吃一吃等发展幼儿各种感官,丰富幼儿知识生活经验。同时,结合二期课改的“整合”精神,活动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环境,让孩子的感觉经验(触摸、闻、观察等)、生活经验(礼貌待人、拉拉链、扭纽扣、自己剥东西等)以及生活中的数经验(大小、数数等)有所积累和感受。

  活动准备:布袋若干(不同袋口:拉链、纽扣、雌雄扣、揿扭)、桔子若干、桔子妈妈图片、《小飞机》音乐录音

  活动内容:

  一、情景导入

  1、集中幼儿。(咚咚咚)咦,是谁呀?(开门)扮演桔子妈妈与孩子们问好。

  2、以桔子妈妈身份邀请孩子们开飞机去拿礼物。

  3、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边唱歌边装上自己的礼物。

  二、感知理解

  1、引导孩子们不打开袋口,运用触摸、闻等方法猜猜礼物是什么?有多少?一样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3、引导幼儿自己打开袋口(拉链、纽扣等),看看是什么?仔细观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排序,最后手口一致数一数。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引导幼儿比较大小、数数等。

  三、快乐分享

  1、宝宝们的本领真是大,快来,我们吃桔子啦!

  2、引导幼儿吃东西前先洗手,桔子皮不乱扔。

  3、桔子妈妈与孩子们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