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艺实习报告汇总五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艺实习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艺实习报告 篇1
我们主要学习砂形铸造工艺。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只是练习了手工造型中的整模两箱造型,步骤如下:1.造下砂型;2.造上砂型;3.扎通气孔;4.开箱起模与和合型;5.浇注。整模两箱造型的模样制造和造型都较简单,多用于最大截面在端部的形状简单的逐渐生产。
总结:在造砂型时加砂后要用砂冲子捣紧,用刮砂板刮平,这一点必须留心做好;修型时需要很大的.耐性和细心,按要求一步步造出要求的造型。
工艺实习报告 篇2
第一天8:00观看安全录像,了解了金工实习事故发生的原因,对工作场地有基本了解。
钳工是手持工具对金属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钳工操作主要是在木制钳工台和虎钳上进行。今天钳工的主要任务是制作螺母,经过老师讲解和实习总结,工序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用锉刀把铁棒一端挫成平面,并用丁字尺检验;2用手锯锯削11cm长的铁棒,拉锯是右手握柄,左手扶弓,速度以每分钟往复20~40次为宜;3.将锯削得到的`曲面挫成平面;4.在一面上用单脚规找到圆心画圆,接着画圆内接六边形;5.挫削出六边形的六条边6.倒圆角;7.用台式钻床先加工小螺孔再加工大螺孔;8.攻螺纹。
工艺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时间
20xx年7月5日至20xx年7月9日,第十九周
二、实习地点
学海校区南四教120,电子工艺实训室(一)
三、实习目的
1、通过本课题设计中对HX203FM/AM集成电路电话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
2、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
3、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实习内容
1、印刷电路板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当中。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零件,那么它们也都是镶在大小各异的PCB上。除了固定各种小零件外,PCB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头各项零件的相互电气连接。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零件越来越多,PCB上头的线路与零件也越来越密集了。
标准的PCB上头没有零件,也常被称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 Wiring Board(PWB)”。
板子本身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所制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是覆盖在整个板子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conductor pattern)或称布线,并用来提供PCB上零件的电路连接。
为了将零件固定在PCB上面,我们将它们的接脚直接焊在布线上。在最基本的PCB(单面板)上,零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这么一来我们就需要在板子上打洞,这样接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零件的接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因为如此,PCB的正反面分别被称为零件面(Component Side)与焊接面(Solder Side)。
如果PCB上头有某些零件,需要在制作完成后也可以拿掉或装回去,那么该零件安装时会用到插座(Socket)。由于插座是直接焊在板子上的,零件可以任意的拆装。
如果要将两块PCB相互连结,一般我们都会用到俗称「金手指」的边接头(edge connector)。金手指上包含了许多裸露的铜垫,这些铜垫事实上也是PCB布线的一部份。通常连接时,我们将其中一片PCB上的金手指插进另一片PCB上合适的插槽上(一般叫做扩充槽Slot)。在计算机中,像是显示卡,声卡或是其它类似的界面卡,都是借着金手指来与主机板连接的。
PCB上的绿色或是棕色,是阻焊漆(solder mask)的颜色。这层是绝缘的防护层,可以保护铜线,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确的地方。在阻焊层上另外会印刷上一层丝网印刷面(silk screen)。通常在这上面会印上文字与符号(大多是白色的),以标示出各零件在板子上的位置。丝网印刷面也被称作图标面(legend)。
印刷电路板将零件与零件之间复杂的电路铜线,经过细致整齐的规划后,蚀刻在一块板子上,提供电子零组件在安装与互连时的主要支撑体,是所有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基础零件。
印刷电路板以不导电材料所制成的平板,在此平板上通常都有设计预钻孔以安装芯片和其它电子组件。组件的孔有助于让预先定义在板面上印制之金属路径以电子方式连接起来,将电子组件的接脚穿过PCB后,再以导电性的金属焊条黏附在PCB上而形成电路。
2、电阻
用导体制成具有一定阻值的元件。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
作用:主要职能就是阻碍电流流过 ,应用于限流、分流、降压、分压、负载与电容配合作滤波器及阻匹配等。
i按阻值特性:固定电阻、可调电阻、特种电阻(敏感电阻)。
不能调节的,我们称之为固定电阻,而可以调节的,我们称之为可调电阻.常见的例如收音机音量调节的,主要应用于电压分配的,我们称之为电位器。
ii按制造材料: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等。
iii按安装方式:插件电阻、贴片电。
电阻主要参数:阻值,精度,温度系数(温漂TCR),封装大小。
3、电位器
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的电子元件。它是由一个电阻体和一个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当电阻体的两个固定触电之间外加一个电压时,通过转动或滑动系统改变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在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便可得到一个与动触点位置成一定关系的电压。它大多是用作分压器,这是电位器是一个四端元件。电位器基本上就是滑动变阻器,有几种样式,一般用在音箱音量开关和激光头功率大小调节。
4、电容
电容就是两块导体(阴极和阳极)中间夹着一块绝缘体(介质)构成的电子元件。电容的种类首先要按照介质种类来分。这当中可分为无机介质电容器有机介质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三大类。不同介质的电容,在结构、成本、特性、用途方面都大不相同。
本次的实习让我收获颇大!
工艺实习报告 篇4
一、实验目的
通过组装DS05-7B(七管)收音机,了解晶体管收音机的组成及原理,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试、焊接工艺、整机组装与调试,故障检查与排除,培养和训练动手能力,增强工程实践观念。了解音频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电路的基本参数并能测试元件的好坏。具体内容如下: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4.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字万用表。
5.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二、实习内容及基本要求
内容:学会一些常用电工工具、仪表、开关元件等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了解晶体管收音机的组成及原理,按照图纸焊接元件,进行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试、焊接、整机组装与调试,组装一台收音机,并掌握其调试方法,学会排除一些常见故障。
要求:
1.能从所给定的元器件中筛选所需全部元器件,正确判别有极性元器件极性。
2.无虚焊、桥接、漏焊、半边焊、毛刺、焊锡过量或过少、助焊剂过量等。无焊盘翘起、脱落。无损坏元器件,无烫伤导线、塑料件、外壳,无插孔式元器件引脚长度2~3mm,且剪切整齐。无整板焊接点未进行清洁。
3.元器件引脚成型符合要求,元器件装配到位,装配高度、 装配形式符合要求。外壳及紧固件装配到位,不松动,不压线。
4.仪器仪表的使用,各电压电流数据的测量,简单故障排除。
三、调幅收音机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输入回路先将电台高频调制波接收下来,和本地振荡回路产生的本地信号一并送入混频器,再经中频回路进行频率选择,得到某一固定的中频载波调制波。超外差的实质就是将调制波不同频率的载波,变成固定的且频率较低的中频载波,在广播、电视、通讯领域,超外差接收方式被广泛采用。调幅收音机由输入回路、本振回路、混频电路、检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及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组成。输入回路由天线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回路由本振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信号经内部混频器,与输入信号相混合。混频信号经中周和455khz陶瓷滤波器构成的中频选择回路得到中频信号。至此,电台的信号就变成了以中频455khz为载波的调幅波。中频信号进行中频放大,再经过检波得到音频信号,经功率放大输出,耦合到扬声器,还原为声音。其中,中放电路增益受自动控制增益控制,以保持在电台信号不同时,自动调节增益,获得一致的收听效果。
四、实习用调幅收音机整机电路及分析
1.电路原理图:
2.收音机电路分析:
(1)、接收回路(CA、T1)
LC串联谐振回路在其固有振荡频率等于外界某电磁波频率时产生串联谐振,从而将某台的调幅发射信号接收下来。并通过线圈耦合到下一级电路。
(2)、变频电路(V1、CB、T2、T3)
作用:将天线回路的高频调幅信号变成频率固定的中频调幅信号。
原理:利用晶体管(V1)的非线性特性,对输入信号的频率进行合成, 得到多个频率不同的输出信号,并通过选频回路选择所需要的信号。
在超外差收音机中,用一只晶体管同时产生本振信号和完成混频工作,这种电路称为变频。
(3)、中频放大电路(V2、 T4、V3、T5)
作用:将中频信号进行放大。
要求:
有足够的中放增益(60dB),常采用两级放大;
有合适的通频带(10kHz);
频带过窄,音频信号中各频率成分的放大增益将不同,将产生失真;频带过宽,抗干扰性将减弱、选择性降低。
为了实现中放级的幅频特性,中放级都以LC并联谐振回路为负载的选频放大器组成,级间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
注:本次综合实验中所用到的中频变压器(中周)不可互换,且厂家已经调整好,不要调整。
(4)、检波电路(V4、 C8、C9、R9 、W)
V4在电路中的使用相当于一个二极管。
原理:当V4输入到某一正半周峰值时, V4
导通,C6充电,当V4的输入电压小于C6上的电压时, V4截止, C6放电,放电时间常数远大于充电时间常数,这样在放电时C6上的电压变化不大。在下一个峰点到来时, V4导通, C6继续充电。这样就能将中频信号中包含音频信息的包络线检测出来。
(5)、低放和功放(V5、V6、V7、T6)
作用:对音频信号的幅度和功率进行放大,推动扬声器。
低放:V5。
功放:主要有V6、V7组成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构成。
五、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电路焊接装配调试实训过程及测试记录
1.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根据实验说明书上的元件清单上的元件及其所在位置与电路板上的位置进行相应的匹配。
2.电路焊接装配调试实训过程:收音机元件的安装,主要利用锡焊。1、烙铁的使用烙铁是焊接的主要工具之一,焊接收音机应选用30W-35W电烙铁。当沾附一层光亮的锡,烙铁就可以使用了。
2、烙铁温度和焊接时间要适当焊接时应让烙铁头加热到温度高于焊锡熔点,并掌握正确的.焊接时间。一般不超过3秒钟。时间过长会使印刷板铜铂中翘起,损坏电路板及电子元器件。
3、焊接方法一般采用直径1.2-1.5mm的焊锡丝。焊接时左手拿焊锡丝,右手拿电烙铁。在烙铁接触焊点的同时送上焊锡,焊锡的量要适量。加大烙铁和焊点的接触面。增大传热面积,焊接也快。总之焊锡量要适中,即将焊点零件脚全部浸没,其轮廓又隐约可见。焊点焊好后,拿开烙铁,焊锡还不会立即凝固,应稍停片刻等焊锡凝固,如未凝固前移动焊接件,焊锡会凝成砂装,造成附着不牢固而引起假焊。
4、元件安装安装时请先装低矮或耐热的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如中周、变压器),最后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
5、电阻的安装:请将电阻的阻值(参照本说明书的“色环电阻色标数”)选择好后根据两孔的距离弯曲电阻脚可采用卧式紧贴电路板安装,也可以采用立式安装,高度要统一。
6、瓷片电容和三极管的脚剪的长度要适中,不要剪的太短,也不要留得太长,它们不要超过中周的高度。电解电容紧贴线路板立式安装焊接,太高会影响后盖的安装。
7、磁棒线圈的四根引线头可以直接用电烙铁配合松香焊锡丝来回摩擦几次即可自动上锡,四个线头对应的焊在线路板的铜泊面。
8、由于调谐用的双联拨盘安装时离电路板很近,所以在它的圆周内的高出部分在焊接 前先用斜口钳剪去,以免安装或调谐时有障碍,影响拨盘调谐的元件有T2和T4的引脚及接地焊片、双连的三个引出脚、电位器的开关脚和一个引脚。
9、耳机插座的安装。先将插座的靠尾部下面一个焊片往下从根部弯曲90度插在电路板 上,然后再用剪下来的一个引脚一端插在靠尾部上端的孔内,另一端插在电路板对应的J孔内,焊接时速度要快一点以免烫坏插座的塑料部分。
10、发光管的安装请按照图3-5弯曲成型,直接插在电路板上焊接,最后请将跨线J1连接。
11、喇叭安放挪位后再用电烙铁将周围的三个塑料桩子靠近喇叭边缘烫下去后把喇叭压紧 以免喇叭松动。
工艺实习报告 篇5
1公司是集纺织,染色,印花,服装为一体,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企业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保体系认证,并建立ERP信息化管理体系,成为杜邦公司推荐工厂。公司现有员工3500人,厂房面积7万多平方米,拥有从意大利、德国、荷兰、日本进口的先进的织造、染色、印花、缝纫设备,具有年产亚麻纱3000吨,亚麻坯布1500万米,印染布8500万米,服装700万件的能力。
主要产品为:亚麻布、苎麻布、全棉布、灯芯绒、各类弹力布,所有产品均通过
OEKO—TEXT100认证(国际生态纺织品认证),被誉为绿色纺织品。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地区,成为许多国际著名服装品牌及百货的指定供应商。
2 主要工艺
2.1 前纺工艺
2.1.1前纺工艺流程
长麻工艺流程:手工分束 → 栉梳机梳理(上为初生长麻) → 加湿养生 → 成条→并条(0并,1并,2并,3并,4并) → 粗纱
短麻工艺流程:手工分束 → 栉梳机梳理(下为短麻) → 混麻加湿 → 连梳 → 预针1 → 再割 → 预针2 → 单精 → 复精 → 后针1 → 后针2 → 后针3 → 末针1 → 末针2 → 粗纱
2.1.2 前纺主要工序意义
手工分束:将打成麻分成一定质量的小束,以适应栉梳机喂入的要求。将布符合品质要求的杂质如死麻团含量较多的次麻及麻草等挑出。根据打成麻纤维的品质和栉梳机生产要求确定麻束的质量大小。
栉梳工序:清除掉部分杂志如麻屑,麻皮等,改善梳后亚麻纤维的状态和结构,使梳成长麻纤维平行,满足纺纱要求。
加湿养生:提高打成麻纤维的回潮率,增加纤维强度和柔软度,并消除纤维在初加工时产生的内应力。增加打成麻表面的润滑程度,减少纤维在梳理过程中因摩擦产生静电使纤维间相互排斥“发毛”,避免恶化纱线的品质。增加纤维的强度,提高栉梳机的梳成长麻率,降低机器短麻率。
成条工序:首先进行配麻,成条工序是梳成长麻纺制成细纱准备系统的第一道工序用手工喂麻,手工速率影响到成条质量,若速率均匀则成的条粗细也均匀,质量不好的条子要重喂。
并条工序:提高麻条中纤维的平行伸直度,要尽可能的消除纤维上的弯
钩 通过麻条的多道并合,改善麻条的长,短段不均。完成多麻条的牵伸拉细,以达到纺制粗纱所要求的条重。均匀地混合纤维,以提高麻条的结构均匀度。进一步分劈纤维和梳理纤维,梳去杂质和不可纺制纤维,并使其落入尘箱。
混麻加湿:对短麻纤维进行初步的开松,除杂,梳理等项工作后按一定的要求制成麻卷或麻条。并对制成的麻条在成卷前加湿给乳。
连梳工序:把纤维中所含的大量不可纺的短麻绒,疵点清除掉,使各种短麻纤维的成分达到均匀一致。
针梳工序:从梳麻机下来的麻条,纤维排列混乱,相互纠缠,大部分成弯沟状,必须通过多台针梳机的反复梳理,牵伸,合并,将麻条内的纤维理直使之平行,改善麻条的均匀度。
再割工序:将超长纤维和倍长纤维强制性拉断,以适应短麻纺纱要求,将长纤维束中的果胶与纤维分劈。使麻条中的纤维保持一定的整齐度,改善麻条的长短片不均匀。
精梳工序:该工序与短麻纺纱的线密度,精梳麻条的品质和降低纺纱成本均由密切关系。麻条通过精梳机,缠绕再纤维间的麻粒子,杂质等疵点被排除掉,纺制的细纱具有条干均匀,纱线表面光洁,紧密坚牢等特点。
粗纱工序:粗纱工序采用7-12倍牵伸,将熟条进一部伸长拉细,以适应细纱机牵伸工艺的设计要求。将牵伸出的粗纱条加上适当的捻度,使粗纱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紧密程度,尤其是径向卷绕密度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以满足后道漂练工序的需要。利用粗纱机上针排较密集的梳针进一步分劈纤维和梳理纤维。将纺制成的粗纱制成一定的卷装形式便于后道工序的加工。
2.2 后纺工艺
2.2.1 后纺工艺流程
煮漂(亚漂,氧漂) → 细纱(湿纺,牵伸) → 烘干 → 选纱 → 络筒 → 包装 → 入库
2.2.2 后纺主要工序意义
煮漂工序:改善车间的劳动环境,提高纤维脱胶分裂度,提高细管纱线的卷绕密度。煮漂的药品有硫酸、亚硫酸钠、重亚硫酸钠、硝酸钠、JFC、硅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和双氧水。煮练和漂白一起进行,采用两次煮漂,先亚漂(38℃,20min,1℃/1min升温),再氧漂(1h,100℃),目的是去除果胶等杂质及除去色素,提高亚麻白度。
细纱工序:该工序是亚麻纺纱工程中的重要工序。本厂采用的是湿法纺纱,牵伸是将喂入的粗纱须条经浸纱水槽里的溶液浸泡,使果胶膨化,然后经牵伸机构将其均匀拉长,拉细到细纱所需要的线密度。加捻是将牵伸后的纱条加上适当的捻度,使成纱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光泽等物理机械性能。卷绕成形是将纺成的细纱按照一定成形要求卷绕在筒管上,便于运输,储藏和后加工等。
烘干工序:90℃烘干,从湿纺细纱机下机的细纱含100%的回潮率,如果长时间存放湿细纱就会发热,产生霉变而损失强力,另外,细管纱在络筒工序退绕筒纱成形极差,不能直接用来做织造的准备工作,因此在生产中需要将湿细纱进行烘干处理,去除湿纱中的水分。
选纱工序:按颜色等条件选纱,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进行选择。
络筒工序:接长纱线,增加纱线卷装的容量,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率。清除纱疵,杂质,改善纱线的品质。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成形良好,卷绕张力,密度始终均匀适当。
2.3 布厂工艺
2.3.1 布厂工艺流程
整经 → 经纱上浆 → 穿筘 → 织布 → 折布 → 验布 → 修布 → 复验
2.3.2 布厂主要工序意义
整经:在于改变纱线的卷装形式,由单根纱卷装的筒子变成多根具有织轴初步形成卷装—经轴。
经纱上浆:通过浆纱增加经纱强度,提高耐磨性,同时尽量保持经纱的伸长。
穿筘:把织轴上的全部经纱按织物结构和织造方法的工艺要求,按顺序依次穿过停经片,综丝和钢筘。目的是为了在织物时能形成梭口,以便引入纬纱进行交织,也时为了使经纱保持规定的密度和幅宽。
验布:检查织出的布是否有疵点。
修布:按规定的范围内对布幅内的'疵点进行修复,洗,改善坯布表面的品质。
复验:对织出的布再次进行检查是否有疵点。
2.4 污水处理工艺
2.4.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总废水进水管(生物池) → 调节池(投药设备 → 污水浓缩池)→ 浮沉池 → 水解酸化池 → 氧化沟(曝气) → 排放
2.4.2 污水处理主要工艺意义
调节池:按需要调ph值,使废水中的杂质沉淀。
浮沉池:使沉淀物往下沉淀。
氧化沟:使用定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混合液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混合液在氧化沟闭合渠道内循环流动。因此氧化沟具有特殊的水力学流态,既有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的特点,又有推流式反应器的特点,沟内存在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氧化沟断面为矩形或梯形,平面形状多为椭圆形,沟内水深一般为2.5~4.5m,宽深比为2:1,亦有水深达7m的,沟中水流平均速度为0.3m/s。氧化沟曝气混合设备有表面曝气机、曝气转刷或转盘、射流曝气器、导管式曝气器和提升管式曝气机等,近年来配合使用的还有水下推动器。
3 深刻认识
刚进入前纺车间,一股臭味传来,工厂里全是沤麻的味,还有好多麻灰四处漂,机器的噪音特别大,一想到我们以后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大家都挺郁闷的,但是现在是来学习的,是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时候,我们应该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认真的实习,比起造纸和皮革的同学来说,我们是相当幸运的,他们还没地方实习,而我们却有这么好的地方实习,所以我刚开始就决定在实习这段期间,一定要好好学习工厂里的知识,不怕吃苦才能学到真本事。工厂里的工人师傅都很热情,噪音那么大还耐心的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一批同学刚问完,又来下一批同学问,他们都仔细的解答所有同学的问题。
前纺车间里的工序,与书本上的差不多余,但是也有一些差别,比如说加湿养生的顺序就有差异,书本上是先进行加湿养生再用栉梳机梳理,而我们在前纺车间看到的却是先用栉梳机梳理再进行加湿养生,主要是因为原料麻的回潮率与书本上的不同,实际与书本往往也是有区别的,所以以后我们进了工厂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照搬过来。我们在前纺车间实习了六天,刚开始去的时候对什么都不了解,什么都不知道,经过六天的实习,我们对每一机器的作用,出产地,台数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我们还参观了织布厂,了解了纱线制成布的过程,织布厂的噪音比前纺车间的噪音还要大,布上面下来的灰四处飞扬,车间里温度也比前纺车间的高,像蒸笼一样,但是同学们还是耐着高温,坚持参观并认真做笔记,为了学习知识,我们是不怕困难的。
工厂里的设备有前苏联造的,也有最近德国新进口的,前苏联造的生产效率比较低,但机器本身质量挺好,德国新进口的机器效率高,但目前只有一台德国新进口的机器,这也是与金亚亚麻厂的经济实力相符合的,如果全换成新进口的新机器,经济上不允许,这样慢慢换机器的策略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是很合适的。
我还了解到工厂的厂房一般都是锯齿形的,目的是为了采光好。金亚亚麻厂车间内对温度和湿度要求都挺严格的,每个车间都有加湿设备,还配有湿度和温度测试仪。
通过这次在金亚亚麻厂的实习,我们对亚麻厂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以后我们要工作的地方也有了个初步的印象。我们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产进行比对,课本是理论的,当理论运用到实际时,往往是有一定差异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生产工艺的条件。书本上的知识也很重要,因为实际生产都是要靠理论的,只不过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了。我们还有一年就要离开校园了,在这有限的一年里,我们还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所以在这一年里,我要好好学习知识,要好好把握这一年的时间,不能让自己后悔。我们需要用知识去充实我们的人生,不能让我们的大脑停滞,要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样的 人生才是有意义的。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以后的工作环境真的不好,要能吃苦才行,当然,身体是最重要的,所以现在我要把身体锻炼好,准备毕业后去奋斗。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把这个美德发扬光大。我们是新一代的大学生,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