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3-01-23 06:37:4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八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数学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八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7篇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各位专家评委,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四边形》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梯形(一)》.下面我就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这五个方面把我的理解和认识作一个说明.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关于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分析: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版人教教材,本章的内容分为四节: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梯形;课题学习:重心.梯形这一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介绍的主要内容是梯形的相关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应用;第二课时介绍的主要内容是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在本节学习过程中渗透了数学转化思想和数学建模思想.本节课通过对梯形相关概念及性质的学习,尤其重点研究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应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还帮助学生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四边形知识点及研究方法系统化,还为继续学习等腰梯形的判定等知识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日坛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校,学生的基础较好,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八年级的学生能够较为有条理的思考.学生在小学时初步学习了梯形的定义,认识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会求梯形面积.通过本章前面两节的学习,学生对于研究四边形的基本思路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间的内在联系认识还需提高,因此这也成为这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⑴探索并掌握梯形的相关概念⑵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⑶能够运用梯形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⑷探索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如何正确添加辅助线

  2.思维与方法:⑴在探索相关概念、性质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直觉⑵通过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动态转化,使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⑴在探索、应用过程中感受数学美⑵在证明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以及不畏困难的钻研精神⑶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难点:是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富有趣味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环节设置、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在课堂上师生双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教学评价设计,都将为明确体现本节课重点、突破难点服务.

  三、教学手段及方法:

  (一)教学媒体设计:本节课注重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特别是几何画板的运用,更加直观的展示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数学实验的平台,使学生清晰的感受数学之美,几何之妙.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愿意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发自内心的愿意和老师一起探究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方法,我采用了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老师的引领关注下,学生能够适时适量的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体结构上力求突出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想、论证、小结等环节,这也正是数学发现的过程,并且把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培养结合起来.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课堂结构设计

  下面我给大家一个三角形,你能将三角形变成一个梯形吗?学生可能会说切掉一个角,这时教师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如图),并询问“这样切行不行?”,学生会说不行,“那应该怎样切?”必须使上下底平行.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下面我们一起看屏幕,(用几何画板演示)平移一般三角形一边得到的是一个梯形;如果给一个等腰三角形,用同样方法平移一腰得到什么图形?等腰梯形.它的特点是什么,两腰相等,从而得到等腰梯形定义;如果给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又会得到什么图形呢?直角梯形,它的特点是有一个角是直角,从而得到直角梯形定义.上述探究过程,即动态演示了梯形的形成过程,还使学生明确梯形可由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构成,从而为后面学习添加辅助线解决相关问题埋下伏笔.

  第二阶段:探究新知阶段

  1.观察与实验:在掌握上述概念的基础上,下面我们主要研究等腰梯形的性质.让学生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提出问题:你能用一剪刀剪出一个等腰梯形吗?通过探究学生将这样折叠,剪裁.学生在剪裁的过程中会发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等腰梯形上下底中点的.连线;同时还会发现等腰梯形边、角之间的一些数量关系.将猜想结论用文字语言表述,即得到命题1: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通过对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研究四边形性质的程序较为熟悉,知道从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对称性这几方面入手.通过观察等腰梯形,猜想其对角线间的数量关系,学生会说相等,教师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发现刚刚的猜想是正确的.将猜想结论用文字语言表述,即得到命题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在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时,学生容易遗漏其对称性,在这里要着重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2.探索与证明:命题1、2是我们经过实验归纳的猜想结果,为了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培养学生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要对两个性质进行论证.虽然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命题证明,但掌握得并不熟练,因此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证:∠B=∠C;∠A=∠D.

  下面是学生活动,刚才经过三角形边的平移生成了梯形,那么反过来也可以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解决.由学生总结出证明等腰梯形的命题1的添加辅助线的2种方法:平移腰、作高.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这个命题的证明过程,从而得到等腰梯形性质1.

  证:方法一(平移腰)过点D作DE∥AB交BC于E,

  ∵AD∥BC,∴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DE=AB,∠B=∠DEC.

  ∵AB=DC,∴DE=DC.∴∠C=∠DEC.∴∠B=∠C.∴∠A=∠D.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连接AC、BD.求证:AC=BD.

  在证明了性质1后,可以直接将其作为结论应用于命题2的证明,只需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证明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从而得到等腰梯形性质2.

  证:∵AD∥BC,AB=CD,∴∠ABC=∠DCB.在△ABC和△DBC中

  AB=CD,

  ∠ABC=∠DCB,

  BC=BC, ∴△ABC≌△DBC(SAS).∴AC=BD.

  等腰梯形性质2: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其应用格式为:∵AD∥BC,AB=CD,∴AC=BD.

  等腰梯形的性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方法.

  第三阶段:例题与练习

  (一)例题

  例1、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CD,AD=4,BC=12,∠C=60°,求AB的长.

  本道例题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解决梯形问题的方法,并练习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题,从而进一步掌握本节课新知,体会其简洁性.

  首先让学生仔细审题,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求AB的长要把它放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中解决,再结合已知中∠C=60°的条件,可以利用等边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的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结论解题.下面是学生活动,由学生自行写出解题过程,再请学生代表进行展示,教师规范格式.

  解:方法一(平移腰)过点D作DE∥AB交BC于E,∵AD∥BC,∴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AD=BE=4.∴EC=BC-BE=8.∵AB=CD,∴DE=DC.∴∠C=60°.∴EC=DE=DE=8.∴AB=8.

  方法二(延腰)延长BA、CD交于点E,∵AD∥BC,AB=CD,∠C=60°,∴∠B=∠C=60°

  ∴Rt△ABE≌Rt△DFC(HL).∴BE=FC.∴2CF=BC-EF=12-4=8.

  ∴CF=4.∵∠C=60°,∴∠CDF=30°.在Rt△DFC中,DC=2CF=8.∴AB=8.

  (二)练习

  1.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B=50o,∠C=80o,AD=5cm,BC=8cm,则DC=.

  2.直角梯形的高是6cm,有一个角是30o,则这个梯形的两腰分别是和.

  在例题之后我配备了两道填空题作为课堂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其将数学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的能力.通过这两道题目的练习,使学生体会梯形辅助线的添加不仅局限于等腰梯形,还适用于任意梯形,进一步熟练梯形性质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第四阶段:归纳小结、回顾反思例题和练习之后,师生共同对本节课进行教学总结.

  知识与能力:1.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等腰梯形的性质:⑴边: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两腰相等⑵角: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⑶对角线: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⑷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等腰梯形上下底中点的连线

  3.解决梯形问题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认识辅助线添加的作用):

  ⑴平移腰:作梯形一腰的平行线,可以把梯形分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⑵延长两腰交于一点:延长两腰可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

  ⑶作高:作底边的两条高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

  这几种辅助线只是解决梯形问题方法中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陆续介绍其他的添加方法.

  思维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体验数学建模思想、转化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并在解题过程中提高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几何直觉.通过对本节课学习的回顾小结,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化,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日后学习.

  第五阶段:课后巩固练习最后从不同层次布置了3项作业:1.看书:P117——118.(目的:让学生养成复习的好习惯).

  五、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是多角度的,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学习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素养、克服困难的钻研精神等多方面对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课后通过作业练习将这种评价延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发现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同时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与指导和帮助,从而为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手段.同伴间的互动可以使学生虚心求学、互相促进.以上是我对《梯形(一)》这节课的一些设想,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12.3.1等腰三角形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具有初步的推理证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证明,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映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的边角关系,并且是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直观反映(三线合一)。它所倡导的“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今后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是论证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过程方法: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及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根据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目标,因此我将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和应用。由于对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要求严格且步骤繁琐,此时八年级学生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因此我将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为: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二、教法设计:

  教法设想:我采用探索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完成本节的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学法设计: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将从两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一方面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在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过程中,老师要巧妙引导,分散难点。这样做既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帮助他们探本求源,这样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过程: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设计我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首先向同学们出示精美的建筑物图片,并提出问题串:(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片中有轴对称图形吗? (2)里面有等腰三角形吗?然后向学生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边角等相关的概念,由于学生小学就已经接触过,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再提出第三个问题:(3)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b.等腰三角形具备哪些性质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我们这节课来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大胆猜想:

  ①拿出课下制作的等腰三角形的纸片,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谁?用你手中的纸片说明你的看法?②等腰三角形沿对称轴折叠后,你能得到哪些结论?(看谁得到的结论多)

  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气氛最活跃,结论又对又多.)

  然后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④归纳:你能猜想得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你能用文字语言归纳一下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性质1,2)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动手折纸活动,根据等腰三角形轴对称性,大胆猜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教师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完善、归纳出性质1和性质2。培养了学生进行合情推理的能力。)

  3、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你能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对于这种几何命题的证明需要三大步骤:分析题设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最后进行推理证明。这对于八年级学段的学生难度较大,为了突破难点,我决定设计以下三个阶梯问题:

  (1)找出“性质1”的题设和结论,画出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2)证明角和角相等有哪些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通过折叠等腰三角形纸片,你认为本题用什么方法证明∠B=∠C,写出证明过程。

  问题1的设计使得学生顺利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帮助学生顺利地写出已知和求证;

  问题2提供给学生了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三角形的全等。

  问题3的设计目的:因为辅助线的添加是本题中的又一难点,因此让学生对折等腰三角形纸片,使两腰重合,使学生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同时,意识到要证明∠B=∠C,关键是将∠B和∠C放在两三角形中去,构造全等三角形,老师再及时设问:你认为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将∠B和∠C放在两个三角形中去呢?再次让学生思考,由于对知识的发生,发展有了充分的了解,学生探讨以后可能会得出以下三种方法:

  (1)作顶角∠BAC的平分线,

  (2)作底边BC的中线,

  (3)作底边BC的高。以作顶角平分线为例,让一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以达到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的目的。其他两种证法,让学生课下证明。这样,学生就证明了性质1,同时由于△BAD≌△CAD,也很容易得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垂直于底边。用类似的方法还可以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平分顶角且垂直于底边,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且平分底边,这也就证明了性质2。

  (设计意图: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观察,猜想,归纳,猜测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确,结论的正确性需要通过演绎推理加以证明。这样把对性质的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使学生感受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形式,同时感受到探索证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4)你能用符号语言表示性质1和性质2吗?

  (设计意图:把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这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4、性质的应用:

  例一:在等腰△ABC中,AB=AC,∠A=50°,则∠B=_____,∠C=______

  变式练习:

  1、在等腰中,∠A=50°,则 ∠B=___,∠C=___

  2、在等腰中,∠A=100°,则∠B=___,∠C=___

  设计意图:此例题的重点是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这一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突出顶角和底角的关系,如

  例一,学生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结果,对变式练习(1)、(2)学生得出正确的结果就有困难,容易漏解,让学生把变式题与例一进行比较两题的条件,让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在没有明确顶角和底角时,应分类讨论:变式1(如图)①当∠A=50°为顶角时,则∠B=65°,∠C=65°。②当∠A=50°为底角时,则∠B=50°,∠C=80°;或∠B=80°,∠C=50°。变式2①当∠A=100°为顶角时,则∠B=40°,∠C=40°。②当∠A=100°为底角时,则△ABC不存在。由此得出,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可以求出另两个角(顶角和底角的取值范围:0°<顶角<180°,0°<底角<90°)。

  例二:在等腰△ABC中,AB=5,AC=6,则△ABC的周长=_______

  变式练习:在等腰△ABC中,AB=5,AC=12,则 △ABC的周长=______

  (设计意图:此例题的重点是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腰和底边的关系,并强调在没有明确腰和底边时,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如例二,①当AB=5为腰时,则三边为5,5,6;②当AB=5为底时,则三边为6,6,5。变式练习①:当AB=5为腰时,三边为5,5,12;②当AB=5为底时,三边为12,12,5。此时同学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得出三角形的周长,这时老师就可以提出质疑,让同学们之间讨论(学生容易忽视三角形三边关系,看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例三、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例3是课本例题,有一定难度,让学生展开讨论,老师参与讨论,认真听取学生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角之间的关系,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并书写出解答过程。本题运用了等腰三角形性质1,并体现了利用方程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

  例四:

  在△ABC中,点D在BC上,给出4个条件:①AB=AC②∠BAD=∠DAC③AD⊥BC④BD=CD,以其中2个条件作题设,另外2个条件作结论,你能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吗?看谁写得多。(分组讨论抢答)

  5、巩固提高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为度。

  (2)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1和∠ADC的度数。

  (3)课本本章数学活动三“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

  设计意图:

  (1)题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及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的画法,由于题目没有图,要用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学生能正确画出锐角和钝角三角形两种图形就容易得出结果,也渗透了一题多解。

  (2)题同时运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性质2,还有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三个知识点,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讨论”是本章的数学活动3“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与等腰性质的证明思路类似,先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猜想距离是相等的,然后通过做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进行严密的推理。更加说明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

  6、课堂小结:不仅仅说你收获了什么,而是让学生从知识上,思想方法上,以及辅助线的做法上等方面具体总结一下。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完善本节知识结构。学生对于自己的疑惑提出小组内交流,还没解决则全班交流。

  7、布置作业:

  P55练习1、2、3题

  P56习题1、4、6,(选做7,8题)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是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4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诱导公式以及平面向量,在此基础上,本章将学习任意两个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式的变换。作为本章的第一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为后续简单的恒等变换的学习打好基础。由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方法有很多,书本上出现两种证明方法——三角函数线法和向量法。课本中丰富的生活实例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诱导公式以及平面向量,但只对有特殊关系的两个角的三角函数关系通过诱导公式变换有一定的了解。对任意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知之甚少。本课时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探索未知世界有主动意识,对新知识充满探求的渴望,但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处在初期,需进一步提高。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说教法

  基于新课标的理念中“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原则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取如下教学方法:

  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公式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突破教材,引导学生利用较为简洁的两种方法——两点间距离公式和向量法,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公式推导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采用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简易性和直观性。

  4、通过有梯度的练习、变式训练、分层作业,学生对知识掌握逐步提高。

  (二)、说学法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出发,经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推导证明、归纳总结等环节,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有梯度的练习、变式训练、分层作业,学生逐步提高对知识掌握。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节知识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变换及向量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学生体会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探索和证明的过程,体验成功探索新知的乐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激情。

  五、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公式的推导,所以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旧知,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是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的基础)

  (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考虑能否求出,,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问题2:我们在初中时就知道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那么大家验证一下,=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引导学生利用特殊角检验,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兴趣。)

  (二)探索公式,建构新知

  (由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方法有很多,本节课突破教材,引导学生利用较为简洁的两种方法——两点间距离公式和向量法,书本上出现三角函数线法留给学生参照书本课下探究。公式得出后,生成点的动画,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对任意角均成立,并启发学生观察公式的特征。)

  方法一(两点间距离公式):如图,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则:

  所以:。

  方法二(向量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作单位圆O,,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O的交点分别为A,B,则由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有:向量的夹角就是,由数量积的定义,有于是

  由于我们前面的推导均是在,且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1)式还不具备一般性。

  若(1)式是否依然成立呢?

  当时,设与的夹角为,则

  另一方面于是所以

  也有

  方法三(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函数线法)

  (三)例题讲解,知识迁移

  例1化简求值:

  (通过例1中有梯度的练习,学生能够实现对公式的正向和逆向的简单应用.求同时求出引例中桥的长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变式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两种方法:

  方法一:从公式本身思考

  方法二:引导学生发现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开放小结,归纳提升

  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

  口诀:余余正正异相连

  (引导学生从公式内容和推导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小结,不仅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对所用到的数学方法和涉及的数学思想也得以领会,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又可以培养其能力。开放式小结,启发灵活,以问促思,能够较全面的帮助学生归纳知识,形成技能。)

  (五)分层作业,巩固提高(必做题)P127,练习1,3,4

  (选做题同学可以思考:能否用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关系证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课后作业设置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能力的提升,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

  八、 板书设计

  九、教后反思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方形在小学学生已经接触过。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图形。《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等有关知识及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和证明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探索正方形的性质,进一步学习、掌握说理、证明的数学方法。这一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概括,充分体现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区别和从属关系,同时又是高中阶段继续学习正方体、正六面体必备的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正方形的性质和应用。

  3、学生情况分析

  我是一所山区中学的数学教师,我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求知欲、表现欲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该班的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说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的培养。

  4、教材的处理

  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些图形的意义、性质及其应用。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一组图片,让学生感知正方形,引入课题;通过观赏一室内装饰图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唤起学生的有意记忆和联想,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新知识;通过运用多媒体演示图形的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归纳总结出正方形的意义、性质;最后应用正方形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使所学知识得以掌握。

  二、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掌握正方形性质以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关系。

  2、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证明的方法。

  3、渗透从一般到特殊,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过程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五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前苏联著名数学家辛钦指出:“我想尽力做到在引进新概念、新理论时,学生先有准备,能尽可能地看到这些新概念、新理论的引进是很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只有利用这种方法,在学生方面才能非形式化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东西。”这段话很精辟道出了引入新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则──由自然到必然,就是说,在引进概念前,要让学生感到这是很自然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本节课我创设以下情景,引入课题。

  观察1:正方形的地板砖、印章、钟表、包装盒等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物品的表面都是正方形,利用正方形可以制作许多漂亮的图案。)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正方形。

  板书课题————正方形。

  观察2:一室内装饰图案,里面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那么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充分欣赏、观察第一组图片,真切地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图形——正方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的真谛,揭示这节课的课题——正方形。通过观赏一室内装饰图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而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非常熟悉,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使学生自然联想到: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1、 复习回顾、开启思维

  (1)想一想: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边与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后课件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①②,使学生在图形的动画变化过程中了解由边、角的变化可使图形发生变化)

  (2)量一量:正方形与菱形、正方形与矩形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边、角又有什么关系?

  (3)说一说:正方形的概念。

  (4)议一议: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探究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边、角变化关系,然后课件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③④⑤,使学生在图形的动画变化过程中再一次了解由边、角的变化可使图形发生变化)

  让学生回顾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既复习了已有的知识,又使学生产生联想:正方形与它们有什么关系,哪些东西发生了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迫切希望知道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哪些东西变化了,让学生动手量,分组讨论、探究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由边、角变化而使图形之间发生了变化,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大胆想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认识事物时有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攻克了本节课的难点。

  2、 共同探讨,类比归纳

  (1)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好: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在上课之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填完表格的前三列,教师检查,表扬填得好的同学),你知道正方形的性质吗?(学生讨论完成第四列)提问:你是怎样确定正方形的对称轴的?

  (2)讲一讲:你是怎样得出正方形的性质的。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讲到: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而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性质,学生已经很熟悉。教学中我首先印好上面的表格,设计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好,意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回顾了所学知识,,同时开启学生联想的大门:正方形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和矩形,那么它就同时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和矩形的性质。然后学生类比归纳出正方形的性质,体现了“把所学知识建构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3)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且邻边相等时变成了正方形,矩形的邻边相等时是正方形。想一想:你能否利用对角线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呢?试试看。

  (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答辩后,再借助课件展示学生讨论的由对角线变化判定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的方法。)

  利用对角线的变化,判断图形之间的变化,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学生在合作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的习惯,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发现、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具体应用,形成技能

  1、讲练结合、促进迁移

  练习1、已知:如图1,正方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 ,AC=4

  求:⑴、图中∠BAC= , ∠AOB .

  ⑵、与OA相等的线段有 ,AB= 。

  ⑶、正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是 。

  图1

  练习2、抢答: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①正方形一定是矩形。 ( )

  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

  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 )

  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

  ⑤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 )

  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 )

  心理学研究表明:八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为25——35分钟,此时设计抢答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疲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共同辨析正误,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这几个概念越辩越清晰,同时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好习惯。

  例1、已知:如图1,正方形ABCD被它的两条对角线AC、BD分成四个小三角形,

  求证:△AOB、△BOC、△COD、△DOA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加以证明:如利用三角形全等;利用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是它的对称轴证明;画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证明等。)

  例题1是证明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书写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加以证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动手操作、解释原理

  例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2那样折一下,可以截出正方形纸片,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是长方形木板,又怎样从中截出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木板呢?

  图2

  例3、现学校有一正方形的花园,为方便游客观赏,要修两条直的小道通过花园(道路宽度忽略不计),把花园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个部分,请你设计出尽可能多的修路方案,画出草图(不写画法、证明)

  第2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让数学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把数学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驱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第3题让学生设计尽可能多的修路方案,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又揭示了正方形的本质,只要是通过正方形的中心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就可将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3、深化目标、拓展延伸

  例4、如图3,边长是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30°得到正方ABCD,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使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30°得到正方形ABCD,让学生仔细观察得出△ADE≌△ABE,再利用∠DAD=30°,正方形边长为1,求得△ABE的面积,从而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活动之中,去寻找知识在应用中的衔接点,形成正确的应用观,培养学生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小结、深化新知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数学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菱形

  矩形

  2、展示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四种图形的包含关系图,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并说出这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 你对老师有何建议和看法,欢迎课后和老师交流。

  (全班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让学生小结,不仅回顾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小结,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并向学生展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所学内容。新课后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形成完整认知结构。

  (五)、布置作业,提高能力

  1、必做题

  (1)已知正方形的一条边长为1cm,求它的对角线长。

  (2)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4cm,求它的边长和面积。

  2、选做题

  (2)如图5,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有一动点P,PE⊥AB,PF⊥AD,垂足分别为E、F,试指出△EOF的形状?说说你的理由。

  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研究指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经过启发也许他就能独立完成任务。”教学就是要把最近发展区水平转化为现有水平。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水平,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安排了难度不一的课外题。第一题为必作题,设计了有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对角线、边长的计算,目的是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性质,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第二题是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体现分层教学,增加有能力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了不同的数学,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

  前面分析,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正方形的有关知识对后续的学习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节课中教师的课前准备与课堂组织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探索思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同时,借助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本节课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很好地保证。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思维水平。在学生回答时,通过语言、目光、动作给予鼓励与赞许,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尤其注意鼓励学有困难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耐心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改进;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鼓励;对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同学,通过布置选做题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得数学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在展示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把数学思维的教学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结论性知识的同时获得大量的过程性知识。同时,让学生经历对数学知识归纳总结的全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①突出知识的纵横特点;②展示思维的“形”美“神”奇;③体现数学的学用结合;④重视学法的潜移默化。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赐教。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事业有成。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的第六节内容。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无理数,了解了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认识进一步深入。中学阶段有关数的问题多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同时实数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

  (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数学思考:(1) 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类意识。

  (2) 经历从有理数逐步扩充到实数的过程,了解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解决问题:通过无理数的引入,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

  情感态度:(1) 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2)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难点: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对一个非负数开平方和对一个数开立方运算。课本对学生掌握实数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但实数的知识却贯穿中学数学始终,所以我们只能逐步加深学生对实数的认识。本节主要引导学生熟知实数的概念和意义,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类比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1)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疑问,创设出思维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动脑、动手,使学生在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3)教具:三角板、圆规、多媒体。

  学法分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看、动脑想、多交流、勤练习”的学习,增强参与意识,让他们体验获取知识的历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会观察”、 “会类比”、“会分析”、“会归纳”的能力。

  四、教程分析:

  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出实数的概念

  内容:问题:(1)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怎样分类?

  (2)什么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吗?

  意图: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引入无理数后数的范围的扩充作准备.

  学生回答: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3、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

  , , , , , , , , , ,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

  意图:通过将以上各数填入有理数集合和无理数集合,建立实数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数概述并板书: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 number)。教师点明:实数可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最后多媒体展示具体分类,并对有理数和无理数从小数的角度进行说明。

  二、议一议,

  1、在实数概念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分类。

  无理数与有理数一样,也有正负之分,如 是正的, 是负的。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你能把 , , , , , , , , , ,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等各数填入下面相应的集合中?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2)0属于正数吗?0属于负数吗?

  (3)实数除了可以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外,实数还可怎样分?

  意图:在实数概念形成的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的.分类.上面的数中有0,0不能放入上面的任何一个集合中,学生容易遗漏,强调0也是实数,但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单独作一类.提醒学生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要按同一标准不重不漏.

  让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

  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在有理数中,有理数a的的相反数是什么,不为0的数a的倒数是什么。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例如, 和 是互为相反数, 和 互为倒数。

  三、想一想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a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 ,绝对值为 ;

  2、如果 ,那么它的倒数为 。

  意图:从复习入手,类比有理数中的相关概念,建立实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等概念,它们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是一致的

  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板书:实数a的相反数为 ,绝对值为 ,若 它的倒数为 (教师指明:0没有倒数)

  增加练习:(多媒体展示)第一组1. 的绝对值是

  2、 a是一个实数,它的绝对值是

  第二组:1、 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2、绝对值等于 的数是 , 3、 的绝对值是

  4、正实数的绝对值是 ,0的绝对值是 ,负实数的绝对值是

  例题: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1) (2) (3) 学生上黑板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如何书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最后与学生共同纠正。

  明晰:实数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媒体展示两个举例)

  四、议一议。

  探索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1、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那么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你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 、 和 这样的无理数的点吗?

  2、多媒体展示 的做法和 和 的做法

  如图OA=OB,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后,引导学生达成以下共识:

  探讨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数轴也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1)A点对应的数等于 ,它介于1与2之间。

  (2)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4)每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4)和有理数一样,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五、随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第一组:判断题:

  ①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②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⑤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 ⑥两个无理数之积不一定是无理数. ⑦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⑧数轴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表示实数.

  第二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1) (2) (3)

  3、在数轴上作出 对应的点。

  意图:通过以上练习,检测学生对实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小结

  1、实数的概念

  2、实数可以怎样分类

  3、实数a的相反数为 ,绝对值 ,若 ,它的倒数为 。

  4、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一一对应。

  七、作业

  课本习题2. 8 1、2、3题

  结束语:多媒体展示: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八、板书设计:

  实数

  1、实数的概念 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

  2、实数的分类 5、例题

  3、实数a的相反数为 , 6、学生练习

  绝对值 ,若 ,它的倒数为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学背景、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分式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值为0的条件。因为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整式及因式分解的基础上,又一代数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小学所学分数的延伸和扩展,而学好本节课,为今后继续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特别是对“分式有无意义的讨论”为以后学习反比例函数作了铺垫。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设计,关系到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预设教学目标时,我力求准确。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3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从而了解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代数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分式概念是《分式》这一章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因此我把理解分式的概念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这样的障碍:不善于概括数学材料、缺乏对字母及其他数学符号用于运算的能力,所以判定分式有意义、分式的值为0时的条件,自然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而部分学生容易忽视分式的分母值不能为0这个条件,因此我认为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是通过类比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式分母值不能为0的理解。

  一、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八年级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学习能力较强。通过小学分数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分数的相关知识。学生可能会用学习分数的思维去认识、理解分式。但是分式的'分母不再是具体的数,而是抽象的含字母的整式,会随着字母的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帮助学生确实掌握所学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置了巩固性练习,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将作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及变式处理.

  2.教学方法:

  针对本班学生情况,为了适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究.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体会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为了提高课堂效果,适当的辅以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3.学法指导

  观察、概括、总结、归纳、类比、联想是学法指导的重点。

  在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在活动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的方法,扩展知识的过程,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归纳,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学习知识,从而达到 “学会”和 “会学”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如何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坚持以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设计原则, 所以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为以下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为了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和运用数学,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一道有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捐款的事例,并设置了6个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整式及其运算入手,引导学生从旧知中去发现分式,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和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更好地进行分式概念的建构活动。落实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发现,在第二个环节 “类比联想 形成概念”

  我将采用“议一议”的方式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式子的特征,类比分数,合理联想。从而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分式的概念及一般表示形式。

  第三环节“指导运用 巩固概念”

  通过小组内互举例子,互说判定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强化分式概念,并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因分数负迁移所造成的认知障碍,注意辨析 与 的本质区别和 不是分式的问题,指出判断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分式,不是决定于这个式子里是否含分数线,关键要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最后指出“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同时还让学生明白:分数线具有 (1)表示括号;(2)表示除号双重意义。

  到此学生对分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并不完整。接下来如何识别分式有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探究学习的好素材。课本中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直接给出的,而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忽视这个条件或是对分母整体不为零认识模糊,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

  我在第四环节“循序渐进 再探新知”

  创设了以下活动供学生自主探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首先是组织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表格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分式中的字母赋值,将“代数化”了的分式还原为他们熟悉的分数。通过填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现将会有差异,此时正是倾听与交流的好时机,通过互相说服和推广,他们最终会达成共识:分式的值与字母取值有关,分式并不都有意义。继而引导学生通过再次类比分数,将陌生问题向熟悉问题转化,自主得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建立完整的分式概念,同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我抓住这一契机,给出:

  (2)、概括分式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对一般表达式 里的分母B作出取值限定:B不能等于零)为了能让学生对刚获得的新知识进行最基本的应用,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例题1是一个有关分式求值及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的问题,比较简单,可以由学生在自主完成的基础上同桌交流,然后师生评述,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获得成功感。

  我又顺水推舟,再给出以下分式,让学生讨论,(实践练习1):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你知道吗?(采用组内合作然后组间抢答的形式。)(1)、 (2)、 (3)、 接下来,我又乘胜追击,问学生:(变式练习):那么以上各分式,当 取什么值时,分式无意义?

  几个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消化知识。

  (五)、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在掌握了如何求当未知数取什么值时,分式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以后,我将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对学生来讲思维又将象每个跳动的音符一样活跃起来了。我问学生:例2:同样的,以上各分式,当 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零?

  由于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在本质方面还是肤浅的,很多学生可能只考虑满足分子为零即可,所以我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时间,这时就有考虑问题较周到的学生通过(2)(3)两个题发现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找出了症结。这样我就能及时的对症下药,指出“分式的值为零必须在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分式的值为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分子的值为零;(2)、同时分母的值不等于零。从而进一步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为了使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顺利地纳入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所以在接下来的第(六)环节“ 巩固深化 分层作业”里,我将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是如何得到分式概念的?分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分式意义的本质?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你的收获有哪些?最后教师整理学生的发言,归纳小结:

  A、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分数线可以理解为除号,并含有括号的作用.

  B、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但分母必须含有字母.

  C、分式分母的值不能为0,否则分式无意义.

  D、分式的值要为0,需满足的条件是:分子的值等于0且分母值不为0

  E、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包括整式和分式)。

  (2)、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其中有一题自编涉及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的题型。这样设计对学生是个挑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兴趣,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三、教学设计说明

  回顾整节课的设计,我主要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教材处理:认真处理教材,目的只有一个——为我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类比;联想已有知识经验;分析新的问题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之中。

  2、通过分式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发现事物特征、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引发自行学习的内在动机。

  3、在学生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后,通过一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题组(例题及变式训练),逐题递进,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学生“互举例子、组内合作、组间抢答等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问题设计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5、小结部分通过师生共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旧知识建立逻辑性的稳固联系,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6、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有所收获。

  (二)、关于教与学方法的选择:我在设计中始终关注:如何精心组织,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探索、交流与创新,因此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

  (1)、应用数、式通性的思想,类比分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协作,完成对分式概念及意义的自主建构,突出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养成;

  (2)、加强应用性,通过再探新知、变式延伸两个环节,发展数学应用意识,突出分式的模型思想。

  (三)、关于评价: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要多表扬,多肯定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我在活动中注重运用态势、语言对学生进行即兴评价,肯定成绩,使其具有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让他们展开联想的思维,培养其能力为主旨而发展的。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3.使学生能联系几何课中学习的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会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2.难点:二次根式的乘法与积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本节的中心内容,化简和运算都是围绕其进行的,而运用此性质计算化简又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和混合运算的基础.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通常与如勾股定理等几何方面的知识综合在一起.

  本节难点是二次根式的乘法与积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积的算术平方根在应用时既要强调这部分题目中的.字母为正数,但又要注意防止学生产生字母只表示正数的片面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与根式的乘法公式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综合应用性质或乘法公式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一定要满足.

  三、教学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归纳的方法,类比的方法,讲授与练习结合法.

  1. 由于性质、法则和关系式较集中,在二次根式的计算、化简和应用中又相互交错,综合运用,因此要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脉络清楚,条理分明,在教学时就一定要逐步有序的展开.在讲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时可以结合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让学生把握两者的关系。

  2.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 ( )及比较大小等内容都可以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一组具体的式子,引导他们做出一般的结论。由于归纳是通过对一些个别的、特殊的例子的研究,从表象到本质,进而猜想出一般的结论,这种思维过程对于初中学生认识、研究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有着重要

  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培养的思维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手段

  利用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察例子得到结果

  类似地可以得到:

  由上一节知道一般地,有=(a,b)

  通过上面的例子,大家会发现 =(a,b) 也成立

  (二)新课

  积的算术平方根.

  由前面所举特殊的例子,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地,有 (a≥0,b≥0).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要注意a≥0、b≥0的条件,因为只有a、b都是非负数公式才能成立,这里要启发学生为什么必须a≥0、b≥0.在本章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有字母都表示正数,下面启发学生从运算顺序看,等号左边是将非负数a、b先做乘法求积,再开方求积的算术平方根,等号右边是先分别求a、b的两因数的算术平方根,然后再求两个算术平方根的积.根据这个性质可以对二次根式进行恒等变形。 化简,使被开方数不含完全平方的因数(或因式):

  1、 2、 3、

  说明:1、当所得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因数(式)中,有一些幂的指数不小于2,即含有完全平方的因式(数),我们就可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并用=a(a)来化简二次根式。

  2、 (a≥0,b≥0)可以推广为 (a≥0,b≥0,c≥0)

  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

  1、将被开方数尽可能分解出平方数;

  2、应用=(a,b)

  3、将平方项利用=化简

  小结:1、积的算术平方根与二次根式的乘法的互逆性;

  2、灵活应用他们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及化简二次根式

  作业;由于本节课后习题较少,可适当补充紧贴教材的课外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