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2-10-17 23:14:4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五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课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第二到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五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桂花树下摇桂花的欢乐的情景。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想象摇桂花的欢乐,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但在创新能力、概括、思维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本班学情特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总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能力目标:能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母亲说的“外地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含义。

  3、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四、教法学法

  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教师利用电教手段或通过用图画创设多种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师基本采用了全放的方式,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适当的点拨,学生通过动口说、动手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快乐,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3、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朗读。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在教学中我把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

  说学法:

  素质教育应强调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在是教学生念书,而是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因此,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训练指导。

  1、质疑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学生可以围绕“作者喜欢桂花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提问,然后抓住重点词语“摇花乐和桂花雨”进行质疑。这样不仅让学生主动探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读、思、议、想、练的方法学习课文。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读懂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和探究,注重以读为本,做到师生、生生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实现共同提高、共同体验成功欢乐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桂花图片:这是什么?

  2、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3、这篇课文的第一句说道:“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昨天我们品味了。

  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谦虚,不骄傲;是因为它的香气迷人,令人陶醉。喜欢桂花,更重要的因为原因是什么呢?

  创设了一个特定的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体引入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印象。这样设计运用旧知引入新知,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和本节课的新知产生有机的联系。

  (二)、精读感悟课文2——6自然段

  第一步:质疑问难,直奔重点。

  1、课件出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2、学生抓住“摇花乐”和“桂花雨”进行质疑,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写下有思考价值、牵一而动全身的问题。(怎样摇?摇桂花的心情如何?摇桂花的“乐”在哪里?是怎样的桂花雨?为什么叫桂花雨)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自主探究的源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样设计直奔课文的重点,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

  第二步:精读感悟,自主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2、3、4自然段。要眼到、心到、手到。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自己学习2、3、4自然段,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问题。

  2、勾画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自学,小组内交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本,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地探究。教学生是为了不教,注重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4、集体交流。随学生的交流而灵活探究,学生说到那一个问题,教师就引导大家来学习这一处。以学生的感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以读代讲,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交流的要点:

  2自然段回答为什么摇桂花?采用指名读的方式。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理解“浸”,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桂花的芳香。

  4自然段回答桂花有什么用处,采用引读的方式学习。

  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A提出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急切的心情?接着指名读,评议,齐读。

  B教师和学生分角色读读母亲的对话,互换角色读。

  C体会摇桂花的快乐

  首先指名读有关的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呀!”评议,听出快乐吗?

  接着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想象与作者一起感受摇桂花的快乐,学生看图想象边表演边说摇桂花的动作,和作者一起分享童年的欢乐。

  然后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在桂花树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桂花雨吗?桂花雨美吗?美在哪里?此时落在你头发上、脖颈上、身上的不是雨滴,而是那细小、芬芳的桂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最后学生兴奋而激动地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大家一起喊。分组读,评议。

  D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3、4自然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经过自学,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有了一番摸索的功夫,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困惑不解。一旦进入探讨阶段就会全身心投入。汇报交流的过程既是学生畅谈见解和观点的过程,又是师生“阅读反思”的过程。发表自己见解,听取别人的意见,思索别人的看法,反驳错误的观点。重视以读促理解,重视各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默读、范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各种情境中,主动读书,自主发现。在充分的读中体会到课文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读、悟、说、想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让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语言文字训练。以情促练,又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快乐,进入语言学习的奇妙境界,这便是以练激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顺学而导,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真正地推动课堂对话的发展。并在训练设计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教法学法化,学法教法化”。

  第三步、突破难点,升华感情

  重点理解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的5、6自然段,读后提问你们能读懂母亲的心思吗?学习小伙伴讨论、交流。接着进行说话练习:外地的环境好,还是(_____)。外地的生活好,还是(_____)。然后抽生读5自然段读出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了理解,对全文的感情有了深化,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全文,读出作者对“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的桂花的热爱之情。带着对课文的感悟和体验回到课文,实质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对整体的回顾。

  3、拓展了练习。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说一说你童年难与忘怀的人和事,或说一说你喜欢的植物或家乡的特产。

  读写结合的练习,其目的是从读后的感慨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落笔成文,完成读写结合的迁移。

  六、谈板书喜欢桂花怀念家乡

  桂花雨

  摇花乐怀念童年生活

  一个好的板书,不仅能清晰地显示出课文的内容,还能突出文章的重难点。并能让学生能根据板书,理解文章的中心,复习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所以有人说板书是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它能体现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特点,把文章的重难点展现出来了。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天来了》,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春天来了》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的第一个学习主题。本课内容是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而编写的。本单元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有好奇心,爱问“为什么”的习惯。这个单元在内容上从四个主题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今天我说的是第一主题。这个主题教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找春天的活动,发现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春天来了〉〉这个主题我计划教学为两课时,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根据教材特点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觉得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的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其目的就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找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4. 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 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认识到,要想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1.课前让小朋友们搜集一些有关反映春天的资料。

  2. 播放春天美丽景色的资料。

  3.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

  二.说教法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一年级儿童好动、爱玩的特殊性,我预设的基本教法是:启发式、活动式、合作探究。我选择这些基本教法的理由是从课程性质和儿童的特性而决定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课程,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活动,所以我设计的基本教法是注重活动、强调活动,让儿童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各种活动,在各种活动中,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儿童的心灵感受世界,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通过儿童的观察、搜集资料、讨论合作、亲身经历、体验,从中获得感受。生活知识的获得与思想品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感悟出来的,不是由老师硬性地传授给他们的。

  三.学法指导

  关于学法,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在很多情况下,教法与学法是紧紧的交织在一起的。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必要的具体指导。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进教科书

  〈〈春天来了〉〉这一课,教科书是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课本中展示了一幅幅春天美丽景色的图片。课本中的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感受春天的美丽,用不同的语言来赞美春天,同时小兔乖乖又提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我要组织学生仔细看图,发现教科书展示的春天之美,引导教室中的儿童与课本中的儿童进行对话与交流,生活中的小朋友与课本中的小朋友一起感受春天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活动二:走出教科书,找春天

  本科教学内容是与我们北方气候相匹配的。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春天的很多信息它并没有设及到,教材以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新课程倡导品德与生活教学更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一基本理念,所以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带领学生到学校周围或校园里看一看、找一找,看看你眼中的春天再哪里,再学法上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找春天,并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最能表现春天特征的现象写下来,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达到主题目标的第一点,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活动三:合作交流,春的信息

  课本中的资源是有限的,开发运用课外资源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讲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反映表现春天的资料,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我也向同学们播放介绍一些精彩的春天景象,直观形象的画面,符合低年级认知特点,儿童喜闻乐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四:讨论交流,春天的变化以及春游中的应有的文明行为

  学生在课堂上就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不一致的问题进行交流是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之一,新课程理念特别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协调能力,所以我采用这一教学活动形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走下讲台,深入到儿童中间去组织、去倾听、去引导、去交流,蹲下身来欣赏每一位儿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活动五:留住春天的景色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画一画,唱一唱,写一写,照一照……这些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理念。教科书让学生画一画春天的嫩芽,我把这个建议拓宽了,我让学生画一画你所知道的最能表现春天特征的景象画下来,这样教室中的儿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画笔把对春天的热爱表达出来,告诉课本中的小朋友。这样生活中的小朋友与课本中的小朋友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一起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春天给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各位评委,我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否科学,敬请各位指正。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新课程条件下教学内容是有弹性的,教学过程中常会生成动态的新的资源,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面对课堂教学中临时生成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努力做到及时去捕捉这些闪光点,营造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为每一个学生表现或发展自己创造机会,让课堂焕发生命。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婆娑舞姿——中外芭蕾舞剧》。《中外芭蕾舞剧》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第二版模块十三中的内容。依据在教育目标上以审美为核心,教育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我精心的选择了课内作品《四小天鹅》,《红色娘子军》以及课外作品《胡桃夹子》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小天鹅》是选自俄国浪漫派作家柴可夫斯基写的舞剧《天鹅湖》中的第二幕作品,《红色娘子军》是根据梁信同名电影剧本改编、创作的,在中国舞剧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一部作品。而柴可夫斯基的另一部舞剧作品《胡桃夹子》则作为课本外作品放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我们知道舞剧是世界文化艺术长河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它孤芳自赏,但它的很多素材也源自生活,所以在高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此,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所选择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唱舞剧音乐及为舞剧音乐配乐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确舞剧的主要手段、舞剧的灵魂以及舞剧的民族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学唱、讨论、辨听等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感受舞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体会舞剧所带给我们心灵上的强烈震撼。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对舞剧的认识,尤其是对中国舞剧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在完成以上三个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感受、体验音乐在舞剧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和比较中外国芭蕾舞剧以及用肢体语言感受芭蕾舞剧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既要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要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困难,从而遵循音乐教育应当从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新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学。为此我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1、视觉图象法。这是一种最直接的视听上的有效教学方法。比如我在让学生了解芭蕾舞的足尖艺术时,我播放了《仙女》的资料片段。影片不但详细的阐述了足尖舞的发展历史,而且还搭配了唯美的画面展示。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通过舞剧表演画面配以舞剧音乐及道白,把学生置入了唯美、梦幻的情景中,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形成,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作品。为接下来总结芭蕾风格特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对比欣赏法。在此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选取了两种形式的对比欣赏。一、同一旋律不同风格的比较——我请学生分别欣赏了两段不同风格的《红色娘子军》主题曲。一段是这样(老师试唱),另一段是这样(老师试唱)。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聆听感受音乐要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音乐的节奏拉宽了,速度放慢了,调性也显得阴暗了),而发生这样变化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从而总结出音乐对渲染舞台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无声与有声的比较——我请学生欣赏无声的《胡桃夹子》中《茶舞》的片段,然后请学生在老师给出的三段音乐中选择合适的音乐为其配乐,再次欣赏有声的舞剧片段进行比较,从而确立音乐在舞剧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以上这两种方式比较进一步实现音乐是舞剧的“灵魂”这一教学目的。

  3、体验感受法。在舞剧中音乐往往会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比如在教授《红色娘子军》这部分时。我会叫学生聆听音乐,想象音乐塑造了娘子军怎样的光辉形象,并且用肢体语言表现一下。从而解决了用肢体语言感受芭蕾舞剧这一知识性重难点,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4、采用“引导——比较——总结拓展”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这一模式的课堂教学,使课堂结构有理有节,抑扬得当,从而使学生能够紧紧地围绕教师的课堂设计自觉有序地进行有效性学习。除此之外我还采用了范唱引导法、问题聆听法、讨论法等其他多种教学手段。

  通过以上几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老师的设计中进入一种无意识学习状态,使学生自主地的得出学习结论,从而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验证出自己的结论。

  由于本课主要是以欣赏中外芭蕾舞剧为主,西方芭蕾那精湛的技巧表演及中国芭蕾独特的民族风格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为此我采取了“视听”结合的激趣导入,即播放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舞剧《四小天鹅》。以轻快跳跃的旋律和高超精湛的舞技来感染学生,并要求同学现场模仿芭蕾舞中足尖站立的动作,从而激起学生对芭蕾舞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体现了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理念,趁着学生热情未褪之余再播放《仙女》中足尖舞发展历史的片段向学生展示了舞剧这一高雅艺术的发展道路,从而让学生从风格、体态、动作、服饰四个方面总结出芭蕾舞的特点,进一步地激发和感染学生对芭蕾舞剧学习和迫切需要了解的欲望,并通过“我也露一手“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主动地尝试芭蕾舞中旋转、弹跳、托举等一些难度动作并结合视频资料进行解说,从而顺利的总结出舞蹈是舞剧的主要表现手段,也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铺垫。自此顺利地进入教学的第一个知识性难点——感受和体验音乐在舞剧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解决音乐是舞剧的“灵魂”这一知识性难点,我设计了为舞剧《胡桃夹子》选段《茶舞》选配合适的音乐,老师分别给出了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让学生通过画旋律线、拍节奏型、看人物表演等不同方法来体验和感受舞剧中所表现的故事情节,使学生从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中选出合适画面剧情的那段音乐。从而达到了教学达标中的第一个重难点的突破。接着欣赏中国舞剧《红色娘子军》中选段《万泉河水,让学生从服装、道具、剧情、题材、音乐等各方面与外国舞剧进行比较。总结出中国芭蕾独特的“民族风”特色并从而进入第二个重难点欣赏——认识和比较中外芭蕾舞剧并用肢体语言感受芭蕾舞剧。在这一环节中,为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A、 请你们欣赏《红色娘子军》主题曲,思考音乐塑造了娘子军怎样的人物形象?同学们可以通过分析音乐要素和朗诵歌词来总结得出。

  B、 学唱主题音乐并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主题音乐配上合适的动作。——以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编排舞剧片段等几种教学环节。让学生直接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感受中国芭蕾舞剧所带来的艺术魅力的目标,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与外国舞剧之间的差异。

  C、 欣赏《红色娘子军》扩展的主题音乐对比比较主题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音乐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实现这一环节时教师采用了对比欣赏法和视觉图像法,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音乐在舞剧中地位和作用这一第一知识性难点,达到前后呼应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我让学生讨论总结出西方传统舞剧与中国民族舞剧的异同,最后总结概括出什么是舞剧艺术。这样基本完成了能力目标的教学达标,突破了第二个重难点的教学。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我特意安排了课后拓展内容:感受中国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京剧艺术、戏曲音乐在里面的作用。从而完成了本节课所有的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遵循“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仔细分析和创新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了师生互动、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落实。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缺点,比如在教学的环节中老师应该用不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动手动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共同发展。这也正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说课稿 篇4

  近日参加一次说课活动,第一次接触到苏教版的教材,分到《秋声赋》这一课,四十五分钟准备。

  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笔者想到,自然科学的研究要尽快的运用到生产中去,才能发挥其价值。那么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呢,是不是也要尽快的进入到实践中去?由此进一步设想:社会科学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思想)领域,它的实践(生产)第一线应该就是培养青年人的成长的校园吧。基于此种“幻想”,在课堂设计中,笔者力图引入学科的前沿理论到中学(主要是高中)的课堂中来。以下是经回忆整理的材料,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教材分析:首次接触到苏教版的教材,对教材的编排非常喜欢,觉得这是比较接近语文课的一种教材。《秋声赋》在本册课文中被编入第四个文本研习专题:笔落惊风雨。这一安排体现了编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在教材处理时会借助对文本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这一专题的编排有一个特点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编者在概括诗词赋时分别使用了这样三句话:“诗从肺腑出”、“词别是一家”、“文以气为主”。我认为诗词文均是作者肺腑喷出之“气”,编者这样说只是一种话语表述的方式,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可把此作为互文见意来理解,绝不能曲解,把这三句话作为三者的不同特点以至误导学生。

  另外,在具体学习《秋声赋》时,我还会把第一专题的“经世济民”版块与此文作对比。儒家传统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这里得到了体现。《秋声赋》写于晚年,当时欧阳子就是处于很不得意的人生阶段。另外还应该注意到,宋代正是儒释道三教(此处仅指哲学思想,与宗教无关)融合的时期,在独善其身时往往身上表现出道家的思想,如文中的“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于草木而争荣”即可表现出这一点,这个在宋代是很正常的现象,师在传授时不须讳言。如著名的《太极图说》即出自周敦颐之手。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熟悉《秋声赋》这篇文章;

  2、 在朗读中体会赋文的特点;

  3、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初步了解欧阳修;

  教学重点:

  同目标1、3。

  教学难点:课文的二、三段用语典雅,引经据典,体现了赋的特点。可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学习中很可能会象文中的童子那样“垂头而睡”。

  教法设计:

  针对教学目标,本课在诵读的基础上,以问题带动学习的参与,生成课堂。

  教学过程:

  一、 以课文在全册的位置分析导入

  二、 诵读

  1、范读,整体感知(如能找到好的诵读资源最好,否则由老师范读)

  2、学生读,扫清字词障碍

  3、师生边读边议,找出文章的思路:

  夜读――闻秋声――童子所见――欧阳子所感(此为文章主体部分)――童子昏睡

  (在此环节,可顺便解决赋体文的特点问题)

  三、 问题设计:

  1、欧阳子对秋声的描述如此优秀(千载以下,此文仍在传诵即是明证),可童子们为何听得“垂头而睡”呢?

  2、如何才能把“课”讲得更生动,你能帮欧阳子出出主意么?

  [对问题一的讨论,要紧扣文本。在讨论的起始,为了活跃气氛,可以以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来与之比较。可这这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要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来突破对课文难点的学习。教师要发挥导向作用。

  对文本解读发现的答案举例:

  (1)欧阳子是夜读有感,发而为文;而童子没有感觉,是在欧阳子的指使下被动听“秋”;情感基础不同

  (2)欧阳子采用赋体来形容秋声,童子没有这么丰富的'知识积累,故而不懂;文化基础不同

  (3)欧阳子历经沧桑,而童子风华正;人生感悟不同]

  [对问题二,只作为学生对文章学习的感悟与吸收,属发展范畴。如课堂不能完成,也可留作课外作业]

  四、 小结

  本部分为对课文内容短小精致的描述,是老师上课重点“灌”的内容。说到这里,我认为,高中语文课的学习,其精粹内容,对文化的传承,绝对以老师的“灌输”为主,学生讨论,课堂生成都只是为下面的“灌”打基础,以使“灌”的过程自流流畅,水到渠成。仅仅停留在“生成”的课堂对高中生来说是一种浅层次的课堂。

  五、 作业

  在熟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课本详细的注释,翻译全文。

  (本次作业即是对第二课时所做的预习。第二课时预计在第一课熟悉文章、了解作者的基础上,从文字细节上去“读”课文,以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知识积累问题。)

  说课感言:

  一、本课的创新之处:

  1、引入20世纪西方文论中对文本解读“向内转”与“向外转” 概念,本课的设计,采用“文章――作者――文章”的模式。即先讲文章,从中“发现”作者,然后教师补充,进一步了解作者,最后对作者的熟悉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文章内容。

  2、引入叙述学中的“当下作者”的概念。我们传统的读书方法“知人论世”,故尔在课文学习中多采用先介绍作者,再学习文章的模式。先读文章,可是作者的思想,往往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其实对作者的介绍,不但不能帮助对文章的解读,反而会让人迷惑不解:为什么作者会写出内容上非常矛盾的东西呢?而“当下作者”的概念,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写作文章时的“作者”,不等于就是生活中的作者。事实上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可能和作者的主流思想根本不同,甚至恰恰相反。在阅读《秋声赋》时就要注意欧阳修当时的人生遭遇、生活处境和思想状态,而不能以其一生的经历,用“知人论世”四个字来理解写作《秋声赋》时的欧阳修。

  二、本课的不足:

  1、备课时间仓促,又不能查阅任何资料。故而本课的教学设计,实际上只是一个框架。这样粗糙的东西,要想拿到课堂上去讲,老师至少还要阅读一下有关欧阳修的评传。

  2、老师在试图直接把学科研究中的理论直接引入到中学课堂上,这样的方式能不能为学生所接受,还有待于尝试,本次设想也许只是纸上谈兵。从这一点上说,“创新”也恰恰带来了“不足”:在上课时会不会也再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的情况呢?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本课为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科普小品文,课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作者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学生很容易掌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自然的一些知识,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设计理念

  (一)过程开放,体现探究性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在《大自然的文字》一课的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表情,去读懂教师脸上的文字,继而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在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大自然文字的作用是什么”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当学生就“课文是怎样把森林里的花岗石介绍得具体、生动、形象的”进行讨论交流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二)挖掘内涵,注重人文性

  1、体现课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课堂上,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的情感体验。

  2、渗透课堂活动中的人文性

  现代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如在“拓展延伸”这一活动中,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懂得的大自然的文字。这种实践性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亲近自然,很好的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三)感悟运用,突出个性化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1、个性化地体味语言

  在教学中,对于大自然文字的品读,我充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研读,强化个性体验,努力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

  2、多样化地语言表达

  语文课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所以要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地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课堂中小练笔的设计:“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大自然的文字,仿照课文,试着把这种文字介绍的生动、具体、形象!”这一环节,大多数学生不拘一格地写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