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众心捧月似的关心照料下一天天的成长,但是他们从未认真体会过长辈抚育自己的辛苦,更不会主动地去关爱他人。而幼儿期是世界观、自然观、生命观的萌发时期,也是一个更多的依赖情感而不是依赖理智的时期。培养孩子爱的情感,是幼儿期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本学期,我班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地情感性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关爱、尝试关爱:
一、体验“爱”、表达“爱”
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大部分孩子的“自我中心”的意识很强,有些孩子甚至凌驾于父母或其他长辈之上,任意使唤,不满意就发脾气。形成一种“自私心理”
在本学期初,我们对30名幼儿在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说父母在家干些什么?哪些事情是为你做的?”
54%幼儿只能说出父母在家烧饭、洗衣,表现出对身边的人不关心的倾向;绝大多数幼儿想不出长辈为自己做了什么,有的幼儿也只能说出“妈妈喂我吃饭”后,再也想不起来妈妈还为自己做了什么。反映了幼儿的潜意识里,不知道长辈为自己做了什么。
为此我们制定了“亲亲好妈妈”“我给爷爷奶奶捶捶背”“妈妈辛苦了”“到超市帮妈妈买东西”“能干的我”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知道父母亲人都很爱自己,学习用行动和语言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
整个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配合,有的家长创设了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做一些小事情,来表达对长辈的爱;有的家长还将孩子在家帮大人做事的情景用照相机拍摄下来,以做永久留恋。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比以前懂事了,知道体谅父母了,也更有礼貌了。
二、迁移对“爱”的体验
新“纲要”指出要培养幼儿“保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于是,我们尝试将孩子对身边熟悉的人的“爱”的体验,迁移到动植物方面。自然角中,孩子们每人带来了自己喜欢的1—2棵植物,如大蒜、洋葱、青菜、萝卜、刀豆等,每天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植物朋友浇水,看看它们长大了没有,并尝试用画日记的方法,来记录自己植物朋友的成长过程。
当青菜开出第一朵小花时,孩子们都睁大了惊奇的眼睛;当刀豆结出第一个豆夹,孩子们欢呼雀跃;
孩子们把收集到的各种植物的`种子放在一起,做发芽试验。有的芽还没发出来就烂了,有的因为星期天没有及时浇水而枯萎了,也有的刚长出来就给虫子吃掉了,孩子们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积累到了有关植物发芽的经验;
孩子们都很喜欢动物,因此饲养小动物也成了我们激发幼儿体验“爱”的情感活动之一。看,一下课,孩子们都围在自己带来的动物朋友身边仔细观察着议论着:龙虾的两只大钳子真厉害,金鱼的眼睛是突出来的…….谈筱雯带来小白兔死了,孩子们很伤心,不停的问“小白兔怎么会死的啊?”“它还能活过来吗?”当知道死去的小白兔再也不能活过来时,他们留下了伤心的眼泪,但也初步积累了生命的死亡的经验。
第二次,孙倚蔚又带来了小白兔,这次,孩子们开始想办法,怎么保护小白兔让它们不会死去,有的孩子从家里拿来了小白兔喜欢吃的胡萝卜,说小白兔要吃东西才不会死的;有的幼儿拿来了棉花,说小白兔是因为冷了,才会死的…….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知袋子的多样性,了解各种袋子的不同作用。
2、知道购物时要使用环保袋,增强环保意识。
3、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知袋子的多样性,了解各种袋子的不同作用。
活动难点:知道购物时要使用环保袋,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袋子,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袋子。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王国,你们猜一猜会是什么地方?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布置好的“袋子王国”内参观。
教师:我们进入了什么王国?这里有许多什么?
2、教师拿出准备好的袋子的种类,让幼儿观察。
教师: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袋子,感知袋子的多样性。
1、教师:谁能说说你看到这些袋子的感受,这么多的袋子都一样吗?一眼看上去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引导幼儿每人拿一个袋子进行观察,说说自己拿的袋子的特征。教师:如果让你观察袋子,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呢?(启发幼儿说出从袋子的形状、颜色、质量、外形特征方面进行观察)请幼儿说出各种袋子的不同特征,仔细的观察。全方面的说说。
3、集体交流自己观察的袋子特征。
教师:请你说说自己观察的结果。
三、了解袋子的共同作用和每种袋子的特殊作用。
1、教师:虽然袋子各种各样,但是它们都是有一个共同特征,想想是什么呢?它们都可以装东西,可是装的物品都不一样,你知道你的袋子可以装哪些东西吗?用这个袋子装上你说的这些有什么好处?
2、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说说书中每种呆子的特征及用途。
四、迁移幼儿生活经验,说说自己见到的'其他袋子,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1、教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袋子呢?你们在购物的时候,用什么袋子装东西呢?
2、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在购物的时候,会使用环保袋,这样就可以重复利用袋子。不会浪费一次性袋子,为我们国家节省了资源,更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有利于环保。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如:一开始在引导幼儿观察塑料袋时,可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可回收标记”的存在,进而主动探究这个标记的意义。而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提供各种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来帮助幼儿理解“环保”等这类较为抽象的概念。这样,幼儿获得的才是具体化、情景化和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2、和同伴合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小蚂蚁、糖果、小蘑菇、下雨、太阳图片;《小蚂蚁避雨》伴奏、歌曲。
2、纸面教具:打印小蚂蚁、磨菇图片,制作成头饰。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歌曲,并结合课件图片播放动态图,为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听一听,故事里除了小蚂蚁还有谁?小蚂蚁把什么当做伞?
──仔细看看,小蚂蚁一开始在做什么呢?
──雨停了,小蚂蚁对小蘑菇说了什么?小蘑菇又对小蚂蚁说了什么?
再次播放课件图片,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学说、尤其是歌曲前面的主歌部分。
教师播放慢版伴奏,请幼儿依据图片跟念主歌歌词1~2遍。
1、让幼儿尝试跟随琴声和教师一起唱出歌曲。
教师和幼儿在教室中创建故事的场景,共同来表演歌曲。
1、讨论表演的动作。
──小蚂蚁是怎样搬东西的?如果一只小蚂蚁怎么搬?两只一起呢?
──听到蘑菇的召唤,小蚂蚁们要做什么动作才能去避雨呢?
──最后一句歌词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2、教师帮幼儿总结表演的动作。
前奏处,扮演蘑菇的人蹲在地上,扮演蚂蚁的'人扛食物。
第一段[1]~[11]小节,小蚂蚁先搬食物,然后做感到下雨的动作。
第二段[1]~[11]小节,小蘑菇做呼唤、邀请的动作。
[12]~「21]小节,小蚂蚁做感谢的动作,比如鞠躬。
[22]~[25]小节,小蘑菇做不用谢的动作,比如摆手、摇头。
[26]~[35]小节,小蚂蚁和小蘑菇拉成一个圈,开开心心地转圈。
3、戴上头饰,再次播放歌曲由教师演磨菇,几个幼儿扮演蚂蚁,其他幼儿观看并跟唱歌曲。
4、幼儿来扮演小蘑菇和小蚂蚁,再次表演。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4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争做居住楼里的好孩子,感受与邻居和睦相处,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2、懂得别人的事情帮着做,体验互相关心的快乐。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过程:
1、请家长帮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电话号码;请幼儿了解同住大楼里的人的姓名、职业等等
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住的大楼或小区,引起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知道自己住在哪里吗?地址是哪里呢?大楼里住了哪些邻居呢?他们是干什么的呢?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教师请幼儿分组讨论互相讲讲自己的邻居。
2、教师为幼儿讲《你帮我,我帮你》的故事,引导幼儿懂的一些交往的礼仪
(1)教师有表情地讲故事,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小草为什么会长得高、长得大,它得到了谁的帮助?小草它是怎么想的?我们应该学习它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讲讲邻居互相帮助的'事情:你得到别人的帮助吗?别人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别人帮助自己时你心里感觉怎样?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大楼里的好孩子呢?我们还可以怎样来帮助自己的邻居?
3、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教师:在居住楼里,遇到大人,我们要有礼貌的称呼他们,当他们需要我们帮助时,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和小伙伴要友好相处,互相关心。
活动反思: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幼儿通过交往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积累交往的经验。为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交往技能。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整理。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5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对于整理玩具都有一定的经验,他们会把玩具放回原处,也知道娃娃类的玩具放在一起,汽车类的一起,机器人类的在一起,但他们在收玩具时缺乏策略,没有考虑到玩具的容纳关系可以节省很大的空间。所以,设计本次集体活动,帮助孩子获得玩具收纳的策略,获得经验的提升,帮助孩子在以后的自由活动中合理地收纳自己的玩具。《新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由此,我设计了这一社会活动《小熊回家》,目的就是让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中主动创设活动、参与活动,积极投身实践,帮助孩子获得玩具收纳的策略,在今后的自由活动中合理地收纳自己的玩具。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引起兴趣,了解什么是搬家。第二环节,场景介绍,了解哪些东西需要搬。第三环节,情景操作,观察幼儿搬家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在帮小熊搬家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
2、引导幼儿联系实际,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课件、小熊家的场景、各类玩具、日用品、筐、袋子、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了解什么是搬家
1、这几天有个小朋友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你们有没有看见过搬家呀?搬家是怎么回事呀?(幼儿自由畅谈)
2、小结:搬家就是从现在的家搬到新的家里,包括现在家里的很多东西都要一起搬过去。
二、场景介绍——了解哪些东西需要搬
1、小熊家门口有什么?(有花园、有车库)
2、小熊家里又有什么?(有家具)
3、小熊发愁了,因为今天它有好些东西要搬到新房子里去,这么多的东西它搬也搬不完,小熊有些什么玩具呀?我们一起去看看。
4、小结:小熊的玩具好多好多,有小汽车、布娃娃、机器人、小火车、小珠子、小飞机。
三、情景操作——观察幼儿搬家的方法
1、你们愿意帮小熊的忙吗?不过小熊说了请你们帮忙搬的时候可得动动脑筋,想想用什么好办法才能又方便又省力,记住还要把东西放在家中合适的地方,我这里有些袋子、绳子,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帮帮你们的忙。
2、幼儿实践(教师观察)并介绍经验。
3、你们用了很少的时间就帮小熊搬好了家,小熊谢谢你们。
(1)你帮小熊搬了什么?
(2)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搬的?(你是怎么搬的?)搬好的东西放在哪里?
4、事情一多,小熊把储存在旧房子地下室里的东西忘记搬来了,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5、小熊真着急,现在时间挺紧张的,你们能不能一个人一次就把这些玩具都搬到小熊家?(你有什么办法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请一个幼儿尝试)
6、讨论:某某小朋友用了什么办法,一个人一次就把所有的玩具都搬走了?如果是你来帮忙,你还会用什么好办法?(发散思维,再请两个小朋友来试一试)(一次就把许多东西搬走的办法真是省时间,用自行车来帮忙的方法还可以省力。)
7、小结:今天这么多小朋友想到的办法都能帮小熊一次就搬走它的玩具,真是了不起,谢谢你们,下次小熊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6
活动目标:
1.知道"陌生人"的含义,懂得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2.能初步识别陌生人的哄骗行为,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
3.提高遇到危险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视频:《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我不怕》PPT
2.歌曲《小兔子乖乖》
活动过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哄骗提问
1.播放歌曲《小兔乖乖》。这首儿歌小朋友们熟悉吗?这首儿歌的名字谁知道?那《小兔乖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小兔子开门了吗?
3.小兔子是怎么知道大灰狼不是妈妈的?
教师小结:小兔子让大灰狼把尾巴从门缝里伸进来瞧一瞧,判断出这不是妈妈的尾巴。小兔子真聪明,遇到问题不慌不忙,动脑筋想办法,值得我们学习。
4.提问:如果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做呢?是所有的人敲门都不开吗?(引导幼儿联系实际思考判断。并通过追问:是所有的人敲门都不开吗?进一步引导幼儿判别自己的亲朋好友等熟悉的人会开门,不认识的人就不开门。)
教师小结:当敲门的是自己熟悉的叔叔、阿姨时我们可以开门,不认识的人我们就不能开门,我们把这些不认识,不熟悉的人称为"陌生人"。
5.讨论:为什么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呢?(会骗人、会偷东西、会把小孩带走……)教师小结:对,陌生人有可能是坏人,我们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
二、观看事例,引发思考
1.有个叫小雨的小朋友自己在街上玩的时候碰到了一位陌生的阿姨,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2.播放视频《不跟陌生人走》,到"阿姨想带小雨走"停止。
提问:
(1)如果你是小雨,会跟那位阿姨走吗?
(2)为什么?
3.我们看一下小雨到底会怎样做,继续播放视频,请幼儿看完后提问:
(1)那位阿姨是怎样把小雨骗走的呢?(她说妈妈有事,请她来帮忙接小雨的)
(2)这位自己称是妈妈同事的阿姨小雨认识吗?
教师小结:所以无论别人怎么说,只要你不认识的人都是陌生人,陌生人都不能轻易相信。(通过引发幼儿思考,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陌生人"的含义。)
(3)小雨的`好朋友用了什么办法救小雨呀?
(4)我们怎样判断陌生人说的话是真是假呢?
(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得出一些常用的判别方法,如:给家里人打电话,询问警察叔叔,找老师帮忙等等)
4.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小雨真的被带走的话,会有什么后果?(会被卖掉,被带到其他的地方去,就见不到妈妈了)
5.总结:所以我们坚决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判断推测,引发讨论
现在我要来考考咱们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知道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做了。
情景一:陌生人给小朋友玩具。
这幅图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陌生人给小朋友玩具)提问: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播放情景二:陌生人给小朋友好东西吃。
这幅图上发生了什么?(陌生人给小朋友东西吃)提问: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播放情景三:陌生人带小朋友找妈妈。
问题:遇到这幅图上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我们的身边大部分都是好人,但也会有坏人。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也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做个机智勇敢的好宝宝。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会有条理地收拾、整理物品。
2、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3、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乐意为他人服务。
活动准备:
布置场景:小猪憨憨的家。
多媒体课件《小猪憨憨的生日》。
活动时候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活动主题
播放多媒体课件“今天是小猪憨憨的生日,小动物们都去为他庆祝生曰,小朋友仔细看看小猪家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呢?”
教师引出问题,“憨憨不会整理,你们会整理吗?” “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们在平时生活中,会整理什么东西呢?”幼儿自由讨论。
二、带幼儿到情境中去,并提出活动要求
“大家真的很棒,会整理很多东西。那你们想不想到小猪家里去,帮助小猪整理乱糟糟的家呢?”
简单介绍小猪家的东西。“小猪家的.东西可真齐全,有沙发、有茶儿、有挂衣架、有鞋架、有玩具柜”。“请小朋友开始帮忙整理吧!”
整理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小朋友都整理好了吗?你是怎样整理的呢?
三、再次观看多媒体课件,学习正确的整理方法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小猪整理的!”请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提问:小动物是怎样帮助小猪整理他家的呢?向幼儿提出更高的整理要求。
四、分小组进行检验,有没有有序的整理
“小朋友们,你们刚才都整理做对了吗?”“请你们去检查一下,你想去哪个区域,就举手告诉老师”。
五、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带着孩子一起,检验劳动的成果。
“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有序地整理好东西,现在跟着老师,来夸夸自己吧!”“我会整理,垃圾扔进垃圾萎。“我会整理,鞋子放在鞋架上”。
活动开始孩子们通过倾听故事引出问题:憨憨不会整理?你们会整理吗?让孩子说说平时是怎样整理的?然后带幼儿到情境中去使幼儿亲身体验,亲自参与整理。再通过讨论,观看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学习掌握有序的整理方法,整个活动我都是让幼儿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让幼儿自由选择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再一次进行有序地整理。活动中,通过师幼间,同伴间平等的对话交流,让孩子独自探究完整整理的原则和方法,使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真正转变为幼儿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整个活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尤其是最后孩子看见凌乱的小猪家,通过孩子们自己的劳动变得整整齐齐,那种喜悦的感觉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出来的。活动的过程是层层递进,环节非常紧凑一环扣一环。
当然我也发现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活动最后检验整理成果的时候,我怕孩子整理不好衣帽架,所以我就自己动手去整理了,其实我应该充分地相信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整理。
有几个小朋友被玩具吸引住了,我没有用很有效的方法把他们的精力回转过来。
活动中自身语言还不够精练,所提出的问题过于烦琐。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活动课的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图片或影像)。
2、准备准备色彩工具(水粉色、调色盘、水桶),多煤体课件。
3、教室布置: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张贴网络下载的环保宣传画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游戏并导入新课。
1、游戏:一年之中节日有很多,这些节日你都知道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关节日的小游戏。请大家注意抢答。
(分别出示:3月8日、9月10日、3月12日、3月15日、12月25日、4月22日)
2、导入新课:那我们今天来认识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二、新授。
1、简介世界地球日的由来:那么世界地球日究竟是怎么来的?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看了下面课件你们就明白了。(出示简报)
2、引导幼儿感受地球的美好
(出示太空中的地球图片)我们所居住的是一颗十分美丽的星球,有着非常迷人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分别出示自然风光和动植物图片)
3、引导幼儿感受地球现状
(出示:但是)但是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生态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吧。
(分别出示照片)
4、引导幼儿交流资料:其实这些只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老师为小朋友了不少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下资料,再说说感受。
5、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感受
谁愿意把自己的资料用最简短的一两句话介绍给全班小朋友听,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从刚才的发言中我能深切的感受到小朋友们对我们的家园充满了忧虑,因为我们都明白:地球只有一个,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6、欣赏作品
师:其实绝大多数人类是非常喜欢大自然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人们用绘画、雕塑、电视剧等等各种艺术的方法批评那些破坏环境、捕杀动物的恶劣行为。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几幅这方面的绘画作品。
三、学生创作。
作品欣赏完了,下面请大家动手试试。
要求:以世界地球日为主题,用你手中的画笔表达你对地球环境被破坏的现状的担忧,还可以写上一段文字说明。
幼儿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品。
1、说说自己的作品。
2、评评别人的作品。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9
活动目标:
1、倾听诗歌,在图片、背景图的帮助下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诗歌中不同角色形象的本领,及其关心、帮助同伴的方法。
3、通过讨论,知道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用书、彩笔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出示树叶课件)小朋友,下雨天里树叶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教研组意见:出示课件用谈话的方式引出活动主题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刮风的背景图,营造焦急、急需帮助的情境,引导幼儿猜测会发生些什么事?
1)天气怎么样?
2)刮风时会发生些什么事?(教研组意见:通过观察引导的方式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读儿歌边提问:
1)在这幅图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教研组意见:在图片的帮助下通过欣赏、观察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2)天气又有什么变化?(下雨)发生了什么事?
3、在讨论中感受同伴间相互关心、帮助同伴的可贵。
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不同场景中不同角色的本领,及关心、帮助同伴的可贵。
2)刮风了,谁的妈妈放心不下娃娃?为什么不放心?
3)娃娃有什么本领,它变成了什么?送谁回 家的?为什么先送他回家?(教研组意见:通过讨论的形式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同时巩固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集体讨论,在生活中应该乐于助人。
1)你喜欢儿歌中的小动物吗?为什么?
2)我们小朋友可以向小动物学习些什么?
5、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本领,在生活中你帮助过谁?
结束部分 :想一想,还有谁会帮助谁?画一画。(教研组意见:由故事中的小动物互相帮助,扩展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懂得环境卫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难点重点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挂图,光碟。
活动过程:
1.播放一段环境优美的片段之后,向小朋友提问,想去这里玩吗?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想!问:为什么呀?答:有鸟,有花,有树,好,下面我们看一下这幅挂图。
2.接着,展示一幅环境恶劣,垃圾满天飞,动物饿死,树木枯萎的挂图,问:小朋友,小白兔怎么了?答:死了。问:它们为什么死了?答:没有东西吃。
3.通过用片段和挂图的对比,向孩子们讲诉了良好的环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污染的环境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告诉幼儿良好的环境是靠每个人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4.让幼儿自由讨论,如何让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周围变得更干净?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
3.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1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新年欢乐的气氛。
2.认知目标:了解不同国家庆祝新年的有趣方式。
3.技能目标:观察图片,理解图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
课件准备:《新年喜洋洋》动画视频;“外国人过新年”组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让幼儿感受新年欢乐气氛引出活动内容
过新年的`时候,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呢?
你们知道外国人是怎样过新年的吗?
二:出示组图观察图片了解不同国家过新年的方式
1.出示组图“外国人过新年-1”,引导幼儿了解德国人过新年的方式。
2.出示组图“外国人过新年-2”,引导幼儿了解巴西人过新年的方式。
3.出示组图“外国人过新年-3”,引导幼儿了解西班牙人和菲律宾人过新年的方式。
4.出示组图“外国人过新年-4”,引导幼儿了解日本人和意大利人过新年的方式。
三:鼓励幼儿进行哑剧表演猜测对应的国家
你喜欢哪个国家的过年方式?请你来表演,让大家来猜一猜。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招惹捕捉小蜜蜂。简单了解被哲后的急救方法 。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 图片--蜜蜂、马峰、黄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
2.故事:生气的'小蜜蜂
请幼儿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二、展开
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为什么要哲三个小朋友?
(2)看到小蜜蜂应该怎么办。
(3)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么办?
小结:告诉孩子们看见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如果来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需部位,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来更猛烈的追击。
2.讨论:如果被蜜蜂哲到了应该怎么办?
3.总结做法:
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赶快拔出毒刺。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必要时去医院治疗。
4.了解几种常见的会带来危险的小虫子,分别结合画面介绍蜜蜂,黄蜂。马峰。蜘蛛,蜈蚣。
三、延伸
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蜂哲人时毒液就会被注入人体内,使人皮肤红肿,产生水泡,甚至中毒死亡。蜂哲人后自己也会马上死去。所以它们不会轻易蛰人,马峰。黄蜂攻击能力很强被它们蛰到很危险千万不要去触动它们的蜂巢。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虫子也会带来危险,不能用手去碰要远离。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3
活动目标:
1、知道预防h7n9和自我保法。
2、感受、体验关心他人的自豪感。
3、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甲流新闻视频(自制)、各类色彩笔、宣传纸、照相机、涝六步法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新闻播报”,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看了新闻,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甲型流感是一种传染病,如果小朋友发现自己和别人在身体上出现不适的症状:如发烧、咳嗽、流涕,就千万不要再到人多的地方去玩,应该马上到医院治疗,这样既不会延误病情也不会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2、讨论:预防甲流的`好方法。
甲型流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到认真地预防,甲流这种传染病就不会找到我们,你们知道预防甲流的好方法吗?
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让大家了解预防甲流的方法,感受助人为乐的自豪感。
你们想把这些好方法讲给谁听?
活动延伸:
绘制甲流预防卡。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的设计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幼儿预防甲流知识,并通过运用这些知识、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活动还进行了关心、关爱的情感教育,通过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帮助身边的人去预防疾病,孩子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着助人为乐的快乐和自豪感。
利用影像等形式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参与积极并能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促进了幼儿语言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结合,选择了幼儿关心且需要帮助幼儿解决的问题,因此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4
教学目的:
1、了解简单的防火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火灾自救的方法。
2、锻炼幼儿遇事不慌、不怕危险困难的勇敢精神,能够保护自身安全。
教学准备: 字卡图片 火灾场面范画 自救图解
教学过程:
一、出示‘火’字的字图卡,请幼儿观察
1、提问:这是什么字?“火”
首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其次让幼儿用知道“火”字是象形字,能解它的笔顺。那么火能燃着哪些东西? (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 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二、组织幼儿讨论并出示图片:
(1) 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乱拉乱接电线等)
(2) 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① 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姓名。
② 家中起火,不要惊慌,迅速用灭火器进行扑救。
③ 穿过浓烟逃生时,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④ 如果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⑤如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逃生。
⑥如果室外着火,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用浸湿的物品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⑦ 若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
三、 防火自救游戏:
小朋友站成一圈,选几位小朋友头戴福娃欢欢的火焰头饰沿着圈外走,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朗诵防火儿歌,当儿歌停止后,戴头饰的.小朋友迅速抱住圈上任意一位小朋友,表示他们的衣服着火啦。“着火”的小朋友迅速想办法自救,如就地打滚,脱掉外衣或假装用水淋湿身体。做完后摘下头饰,走到圈外,游戏从头在做。游戏可重复进行。
防火儿歌
小朋友,不玩火,莫让大家吃苦果;
是电器,都有电,手湿不要动电线;
不玩火,不动电,自我保护是关键;
发生火灾不乱走,及时拨打“119”。
心不慌,意不乱,镇定冷静快疏散。
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伏地。
逃生术,要记清,孩子家长都放心。
四 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了解简单的扑救、求救及自救的方法,知道用火时要小心,不能随便玩火。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安全教育集锦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5
活动目标:
1、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2、以游戏形式,教幼儿运用体态语言进行社会性交往,逐渐培养幼儿养成主动打招呼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同行》故事大书。
2、体能游戏“剪刀、石头、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教师模仿火车的声音,引领幼儿回忆故事《同行》,请孩子说说故事里的对话有哪些是用了礼貌用语的?(您早)(再见)
2、如果每天都有人跟你说这样的`话,你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呢?
(二)讨论
“你可以运用身体哪些部位打招呼?”“如何打招呼?”与幼儿讨论后并订出与之搭配的形体动作,如屁股相碰代表“嗨!你好吗?”双手交叉置于胸前,两膝微弯代表“我很好”。两人互相拥抱代表“谢谢”。与对方互击手掌代表“再见”。
(三)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做练习,待动作熟悉后,请幼儿随意在活动室中走动。此时教师手持铃鼓,拍一下代表“再见”,拍两下代表“谢谢”,拍三下代表“我很好”,拍四下为“嗨!你好吗?”。
2、幼儿需随铃鼓声向靠自己最近的幼儿打招呼。
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坐下来,并说说打招呼的感觉。如最喜欢和哪位小朋友打招呼,为什么?
3、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坐下来,并说说打招呼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