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2-10-29 10:40:5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范文集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范文集合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筑路工作的劳动,感受歌曲的情绪是坚定、明朗、有力的,表现工人紧张劳动和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的精神。

  2、感知歌曲前后节奏,重点学习×·×××节奏型,并能用动作表达出来。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大路歌》录像带,各种节奏图和沙盘。

  2、三幅反映劳动的图画,分别是:打桩、拉船、拉石滚。

  活动建议:

  1、听音乐进场。

  2、复习歌曲“嗨唷嗬”,要求精神饱满、有力度。

  3、欣赏《大路歌》,看图了解节奏。

  (1)看打桩图用声音打桩:×·×

  (2)看拉船图用声音学拉船×·××

  (3)看拉石滚压路图用声音学×·××××·×××

  (4)欣赏第一遍:提问:这首歌曲讲了什么事情?听了觉得怎么样?

  (5)欣赏第二遍,同时欣赏录像。提问:这首歌哪些节奏和节奏图上是一样的?

  (6)第三遍欣赏:玩“听听找找”的游戏,让小朋友听节奏找节奏图卡。

  (7)欣赏第四遍:请能力强的幼儿用动作表演,其他幼儿伴唱。

  (8)欣赏第五遍:全班幼儿表演,强调幼儿按节奏表演。

  4、复习歌曲《国旗国旗红红的哩》、《小星星》。

  5、随音乐出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壮族人民喜爱“对歌”的风俗。

  2.学会领唱、对唱,培养即兴创编歌词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影片《刘三姐》的VCD,对歌的挂图,壮族音乐《小金风》《什么水面打筋斗》。

  活动过程

  1.复习壮族舞蹈《小金风》。

  2.欣赏影片《刘三姐》片段,讲述刘三姐与阿牛哥、莫老爷、秀才们对歌的`故事,了解广西壮族人民爱对歌的风俗习惯。然后讨论对山歌的形式以及壮族的服饰、道具等。

  3.欣赏对歌的音乐《什么水面打筋斗》。

  (1)听录音,要求幼儿安静仔细地听。

  (2)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中的内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雨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4.学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1)整体教唱歌曲,要求幼儿唱好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

  (2)教师唱领唱部分,幼儿集体唱齐唱部分。

  5.学习创编歌词。

  (1)教师示范创编歌词,例如“什么有脚不走路”……

  (2)幼儿学习创编歌词。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闯关游戏中感知磁铁具有磁性、有磁极、磁性具有穿透性等特征,并运用磁铁的特征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通过比较、分析等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记录。

  3、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在活动过程中乐于合作、分享与交流。

  活动准备:

  1、红蓝条形磁铁人手一个,铁钉、曲别针、木棒、纸、布、塑料,等各种小物品若干;铝、铜制品若干;芭比娃娃图片若干(背面贴有小磁铁);各种材质的盒子、袋子、杯子等物品。

  2、闯关图一张;幼儿记录表

  人手一份,记录笔等。

  3、硬纸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谈话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有一群非常美丽、善良的芭比娃娃,被巫婆施了魔法关起来了,要想救出她,必须闯过4关才行,小朋友愿意去营救她吗?(老师相信你们都是勇敢善良的好孩子)

  2、出示闯关图,交代闯关规则。

  3、给每人一个营救芭比的武器——条形磁铁,准备行动。(磁铁怎么能救芭比呢?)

  二、闯关活动。

  出示闯关图,交代闯关游戏规则。今天的营救工作很紧张,大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动作要快,而且时刻保持安静,万一暴露了,就不能顺利救出芭比。

  第一关:完成门票。

  师:发给幼儿人手一张记录板(上面有门票):“但是你们必须要完成门票上的记录才能开启营救芭比的魔法之路。”

  1、请幼儿猜想看哪些能吸,哪些不能吸,并将结果填在记录表里。

  2、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进一步完善门票。

  3、表达交流。

  第二关:扫雷行动。

  1、雷找出来,否则一不小心踩到就会爆炸。

  请大家先来猜一猜哪些是地雷,哪些不是?为什么?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迅速找到铁制品?

  (幼儿发言)并将你的猜想记录下来。

  2、动手操作,记录结果。

  幼儿用手中的条形磁铁一一进行实验,区分铁制品和其他金属,学会根据磁铁的磁性鉴别和判断铁制品与废铁制品。并进行记录。

  3、表达交流。

  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实验的结果。

  第三关:真假武器。

  1、教师:打败巫婆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制成威力无比的武器,但是现在有两张武器的示意图,其中只有一个武器是真正能制成并打败巫婆的。请大家跟你们组的小朋友一起动手试一试,看看到底哪个是真正的武器。

  2、幼儿动手操作,发现图一不能完成。请幼儿大胆发言,猜想原因。

  3、教师小结:磁铁有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第四关:营救芭比。

  1、师:马上就要看到芭比了,可是巫婆施了魔法,让她们每人身上都背了一个小磁铁,并且把她们藏在了小瓶子里、盒子里,还有袋子里。小磁铁门,你们千万要记住两点才能救出芭比:(1)、不可以直接用手去拿芭比;(2)、必须用你们手中的武器,在盒子、瓶子、袋子的.外面救出芭比。听明白了吗?

  2、幼儿分头行动,分别在玻璃瓶里、纸盒里、塑料袋里、以及布包里用磁铁救出芭比。(通过操作感受磁性的穿透性)

  3、比比谁救的芭比多,并把她们吸在磁棒的另一头,小结营救芭比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对磁铁的穿透性特征的认识。

  三、分享与交流

  让芭比躺在小床上(记录板)复活。请小勇士们告诉芭比,我们营救她们闯过哪几关?用了什么办法?(帮助幼儿提升对磁铁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

  四、延伸活动

  1、欢度胜利,在操作板上做使芭比随音乐跳舞的游戏。

  2、师当磁铁、幼儿当芭比或者幼儿两两组合,做“磁铁和芭比”的游戏。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经验:

  1、了解京刷脸谱左右对称的特征,能够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脸谱。

  2、掌握用剪刀抠出面具的眼晴、鼻子、嘴巴等镂空技能,制作面具。

  二、活动材料:

  1、多种脸谱范样若干,印有小旦、小生、花脸的卡纸,松紧带等;油画棒、水彩笔。

  三、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京剧脸谱,了解其左右对称的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卡纸上为脸谱五官化妆,并涂上漂亮的颜色,指导幼儿左右两边同时画,力求对称。

  3、画好后,指导幼儿掌握用剪刀抠出面具的`眼睛、鼻子、嘴等镂空技能。

  4、重点关注幼儿使用剪刀的技能,绘制的面具左右是否对称,用色是否大胆、有新意。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1、让小朋友通过图片展示认识“邮局、邮箱、邮递员”。2、小朋友自己动手学会写邮编、贴邮票,完成信的制作。3、体验“寄信、邮递员盖邮戳、收信”整个过程。

  活动准备:明信片、邮票、笔、油画棒、胶水。

  活动过程:

  一、 开场游戏:给手指做早操

  手指操

  金锁银锁,咔嚓一锁,

  大门打开,老师来了 ,

  全体起立,

  做早操,一二、一二、一二

  跑步走,一二、一二、一二

  全体起立,解散。

  小朋友们都说得好、做的棒,所以每个小朋友都发一个礼物作鼓励。(分发明信片)

  二、认识明信片:明信片的组成——邮编栏、留言栏、地址栏、邮票栏

  三、图片展示:认识邮局、邮政标志、邮箱、邮递专用车、邮票、 邮递员、邮戳

  四、制作信: 写邮编(226200)——画图画留言——贴邮票—— 写地址、收信人姓名(教师完成)

  五、明确寄信、收信过程:(寄信)邮局——邮箱——邮戳——邮 递(邮车、邮递员)——幼儿园(收信)

  六、活动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伙伴们一起欣赏自己画和邮票图案 。

  2、把信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邮局寄信。

  家长助教活动之三:孩子,让我快乐 (梅妈教后感)

  9月18日下午我有幸参与了幼儿园大六班的家长助教活动, 虽然与孩子们相处只有短短的一小时,但却让我收获了从未体验过的快乐。

  快乐一:真心的欢迎

  听说我要来,孩子们午睡醒来就早早的趴在窗户口张望了。当我出现在教室门口的那一瞬间,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梅译尹妈妈!”教室一下子沸腾了,所有的小朋友扯着嗓子向我问好,生怕我没听到。这是我第一次被这么多人真心欢迎,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声声稚嫩的童音、一句句诚挚的问候,让我享受到了像明星出场一样的待遇,快乐无比。

  快乐二:被需要的感动

  看到我手中的明信片时,孩子们那种迫不及待的眼神;拿到明信片后,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议论时的兴奋;图片展示时,孩子们瞪大眼、张大嘴巴一本正经的表情;回答问题时,孩子们踮着脚尖拼命举手时的动作;写邮编、贴邮票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时的骄傲……整个过程,孩子们个个都积极投入,全身心的参与,我被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与尊重所感动。这次活动,让我收获了被真心需要的快乐。

  快乐三:女儿的认可

  之前,女儿对我要去他们班上课表示了同意,但她还是有点小小的担心,一会儿教我儿歌、一会儿教我诗朗诵的,就怕我表现不好。活动结束,接女儿回家。路上我问:“今天妈妈的`课上的开心吗?” “开心。”“你们平时上课也这么热闹?”“不是的,大家很开心的时候,就会很吵很闹。”我莞尔一笑,女儿已经给了我很高的评价。得到女儿的认可与肯定,让我最开心。

  活动中,我得到了姚老师、顾老师、施老师的配合与帮助,也让我体验到了合作的愉快。同时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同样作为一名老师,她们比我更有耐心、更会包容,更懂得激励学生的方法。在此,我表示感谢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