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案

时间:2022-08-20 13:19:4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手指教案模板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手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手指教案模板6篇

手指教案 篇1

  手指的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2、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3、板题:手指 齐读

  二、初读,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默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2、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能够使描写更生动,更耐人寻味,更能吸引读者,请同

  学们再读大拇指一段,认真体会。

  3、你能描写一下春天的景色吗?注意,请运用拟人的写法。

手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的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会规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

  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教具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质疑,导入新课(7)

  1.齐读课题,提出疑问:“绿手指”指什么?

  2.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才能称为好园丁?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10)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他读课文。

  3.全班齐读。

  三、自主识字,交流评议(13)

  1.抽读生词,同桌互查。

  2.抽个别读。

  3.开火车读。

  4.交流识字方法。

  四、默读课文,了解内容(10)

  1.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2.说给同桌听。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园丁的美好情怀。

  重点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CD。

  教学过程

  一、查检复习(10)

  1.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2.默写生字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20)

  1.学习起因部分。

  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勾画有关诗句,交流理解。

  ⑵想一想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老奶奶是个“好园丁”,堪称“绿手指”。

  2.学习经过部分。

  ⑴哪一句话能概括老奶奶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的过程?勾画出来,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⑵这部分中,又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3.学习结果部分。

  ⑴重点读老奶奶话,体会她内心活动。

  ⑵想想从哪里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三、交流讨论(5)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

  四、布置作业(5)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写一写。

  板书设计

  培育出纯白金盏花将获重金——起因

  二十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经过充满理想

  绿手指满怀信心

  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结果的老园丁

  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

  教后感

手指教案 篇3

  【儿歌内容】:

  一个手指点点点(伸出一个手指点宝宝)两个手指敲敲敲(伸出两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敲)三个手指捏捏捏(伸出三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伸出四个手指在宝宝身上挠一挠)五个手指拍拍拍(双手对拍)【教材分析】:

  手指谣它是能为孩子提供可操作的内容,可以锻炼孩子双手的精细动作,同时也增强了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手的灵活性,从而开发了孩子的智慧。小班的孩子正是处于手部各技能发展的.初期阶段,《手指歌》这一个歌谣操作难度较浅,让孩子们五个手指点点、敲敲,让孩子们这样的游戏中发展手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1.感知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喜欢用手指做游戏。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活动准备】:让幼儿学会手指游戏《小手拍拍》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认识自己的小手小朋友我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来一起来玩一玩《小手拍拍》吧。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放腿上!

  小朋友,《小手拍拍》好玩么?小朋友把小手拿出来,看看我们的小手有几个指头!

  师:对,我们的小手有五个手指,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二.学习儿歌并进行手指游戏

  (一).欣赏儿歌,理解内容1.教师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我们的手指可以跟我们做游戏,今天老师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手指的儿歌,听听看儿歌中的手指宝宝们在做什么游戏呢?(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点点点、敲敲敲、捏捏捏、挠挠挠、拍拍拍")2.请小朋友们再来听一遍,听听几个手指点点点?几个手指敲敲敲?几个手指捏捏捏?几个手指挠挠挠?几个手指拍拍拍?

  (二).学习边念儿歌边进行手指游戏1.尝试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进行手指游戏 刚刚我们已经听过了儿歌,也看了手指游戏,我们再来听一遍,会念的小朋友跟老师一起一边念儿歌一边来做这个手指游戏2.幼儿表演儿歌 先集体后个别(教师做适当的帮助)3.完整的朗诵儿歌并进行手指游戏三.小结提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手指游戏《手指歌》,可以一边念一边拍,有空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念一念,拍一拍,也可以找好朋友一起玩,在家里也可找爸爸妈妈一起玩。我们还有很多有趣的手指游戏呢,下次老师带我们小朋友再来玩!

手指教案 篇4

  目标

  1.能根据要求活动手指和手臂。

  2.提高肢体动作能力的创造能力。

  准备

  一段节奏明快活泼的音乐。

  过程

  1.我会做。

  ――教师用手指着头部说:“这是我的头,你能摸到自己的头吗?”引导幼儿边用手指头部边说:“这是我的头。”

  ――教师手指其他人体部位,提出类似问题。

  ――引导幼儿闭眼做类似游戏,如用手摸肩,用手碰背等。

  2.向手挑战。

  ――你能用尽可能多的办法活动自己的手指吗?

  ――启发幼儿大胆创造,想出多种活动手指的办法。如拇指绕圈动作,捻指动作,弹指动作,弹琴动作,用食指和中指做剪刀状,等等。

  ――引导幼儿听指令活动手指。如:你能尽最大可能张开五指吗?使幼儿体验手指充分伸展的感觉。

  ――你能用你的手臂做些什么动作呢?

  ――引导幼儿听指令接受挑战。如:你能让手臂像波浪一样运动吗?

  3.做做手指操。

  ――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创编、表演各种手部动作,感受、体验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见附)。

  建议

  1.引导幼儿活动身体的特定部位,有利于探索人体运动的灵敏性、定向性,提高幼儿身体感知觉能力。

  2.可运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幼儿探索人体各部位的游戏。

  附:手指游戏

  两间窗门紧闭的小屋,(将手捏成两个拳头)

  打开窗,迎来阳光,(用两手的拇指、食指做成两个小圈圈)

  10个又高又壮的小朋友,(举起10个手指)

  8点钟上幼儿园。(颤动手指)

手指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说儿歌配动作,手口协调。

  2.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自制手指套若干(纸制)。头饰“羊”“狗”。

  活动过程:

  1.认识手指:

  “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五个手指一样吗?”比一比手指的长短、粗细。

  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请小朋友记住手指的名字。让幼儿指着手指记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出示手指套,每个幼儿一个指套,玩“手指戴帽游戏。教师说指名,幼儿将指套套在该指上,或幼儿任意自套自报指名。

  2.引起说儿歌的兴趣:“手指很能干,能做各种动作。”教师演示儿歌中的手指动作。食指拇指碰碰,让幼儿看看像什么动物的'嘴,(小鸡)。做食指中指并拢分开(像剪刀)。捏个拳头敲敲(像榔头)。做翘起拇指(是赞扬)。

  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带领幼儿学念儿歌,逐渐配上相应的动作,达到手口协调。

  3.复习朗诵儿歌“小羊买鱼”,出示角色头饰“羊”“狗”,分角色表演儿歌。

  附儿歌: 手指谣

  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鸡叫叫:叽,叽,叽。

  食指中指并拢,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

  五个手指捏紧,做个拳头敲敲:咚,咚,咚。

  伸出拇指翘翘,夸你戴上红花:好,好,好。

  小指小指钩钩,我们笑笑跳跳:嘻,嘻,嘻。

  小手小手拍拍,大家歌儿唱唱:妙,妙,妙。

  活动反思:

  活动不仅要求幼儿学会儿歌的内容,而且要求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相应的动作,如果通过对儿歌的学习能使幼儿对手指的名称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灵活转换各手指等。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手指游戏。

手指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数字1—5的实际意义。

  2、感受数字1—5的字形。

  活动准备

  1、画有手指的图片5张(上面分别画有1、2、3、4、5根手指),幼儿人手一套1—5的数字卡(每套数字卡共5张,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

  2、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我们的`小脸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名称)

  2、请幼儿两两结对子,数一数五官的数量(如:几只眼睛?几张嘴?)并找到相应的数字卡。

  二、数手指

  1、教师伸出不同数量的手指,请幼儿说出手指数量。

  2、教师出示手指图片,请幼儿数手指图片卡上所示的手指数,并找出适当的数字卡配对。

  三、两人一组玩游戏

  1、每个幼儿一套1—5的数字卡。两人一组,相互抽出一张数字卡,请对方出示相应数量的手指。如果手指数量出示对的话,则这张卡归这个幼儿所有。最后比一比谁拿到的数字卡多。

  2、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抽数字卡,请对方画出相应手指数,并描摹这个数字一遍。如将数字描摹正确,则这张卡归这个幼儿所有。最后比一比谁拿到的数字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