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2-12-22 06:46:5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班音乐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小班音乐教案合集9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

  2、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准备材料:《洗手帕》磁带、钢琴、手帕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讨论: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3、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讨论: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

  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

  6、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7、与幼儿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乐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对幼儿进行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始以一条脏毛巾的话题讨论方式进入活动主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鼓励幼儿自己来介绍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具体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语言,再加上有徒手练习的铺垫,先前进行个别的纠正和辅导,使得实际练习有条不紊的开展。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的真实过程,都学会了用正确方法洗手。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帮助幼儿了解西瓜的生长过程。

  活动重点:幼儿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歌表演《种瓜》。

  活动准备:

  1、西瓜节奏图2、关于"西瓜"的谜语一个3、钢琴,音乐《种瓜》、《劳动最光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劳动最光荣》做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发声练习:和劳动有关的词"啦"、"唻"等进行发声。

  3、节奏练习:出示西瓜节奏图进行节奏练习。

  二、基本部分1、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着是绿色,吃到嘴里是红色,吐出来时是黑色"打一种水果名称。(教师小结对了是"西瓜"。)

  (2)师:西瓜真好吃,你们想来种瓜吗?看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

  2、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引导归纳歌词:

  我在墙根下种了一颗瓜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

  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3、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2)教师弹唱歌曲一遍,幼儿再次欣赏,提醒幼儿注意认真地唱出附点。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提问:种出来的西瓜怎样呀?(幼儿回答教师小结)4、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分句学唱歌曲,提醒幼儿学会听前奏开始演唱并启发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1)请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分句学唱歌曲两遍。

  (2)请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先请幼儿小声跟随教师演唱一遍。

  5、请全体幼儿看课件记忆歌词,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结束部分

  1、全体幼儿歌表演《种瓜》。

  2、音乐游戏《种瓜》:教师扮演种瓜人,幼儿扮演西瓜随音乐进行游戏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性质,初步学会做游戏。

  2、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兔子、大灰狼头饰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兔跳

  兔宝宝们,今天天气多好啊,妈妈要带上宝宝们去游玩啦!跟着妈妈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出发吧!(念儿歌2遍:小小兔子跳跳跳,跳到树林里,竖起耳朵仔细听,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嘿呀,小心狼来了。)

  二、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啊!我们到了,宝宝们,森林美丽吗?(出示大森林图片)

  2、妈妈把刚才念的儿歌编成了一首歌曲呢!宝宝想不想听?

  3、妈妈清唱一遍,宝宝竖着耳朵仔细听妈妈是怎样唱的。

  4、宝宝跟着妈妈一起在座位上唱2遍(可以配上动作)。

  5、在草地上一边做动作一边唱歌(幼儿即兴随机做动作)。

  6、宝宝,听!什么音乐?谁要来了?(弹奏2句狼的音乐)

  7、狼的音乐听上去是快的还是慢的?是粗的还是细的?(让幼儿感知狼的可怕)

  8、听着音乐学做狼的`动作,启发幼儿做出狼可怕、凶狠的样子。

  三、游戏《小兔和狼》。

  1、妈妈和宝宝玩《小兔和狼》的游戏,注意!当听到狼来了,宝宝要想个办法不让狼发现,宝宝不能发出声音。

  2、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兔子玩游戏(2遍)。

  3、幼儿戴上头饰扮狼玩游戏2遍。

  四、启发幼儿想出躲避狼的不同方法:

  刚才宝宝用了逃跑、躲起来的方法对付老狼的,你还能再想想,还能用什么方法对付老狼?

  五、结束部分。

  宝宝们真聪明,狼啊!没捉着一只小兔,灰溜溜的走了,我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到别的地方去玩了!

  音乐声中,幼儿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语言念诵,感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并能进行节奏型的变化组合。

  2、初步感知休止符,能在稳定的节拍下变化休止符的位置。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节奏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的用语言或动作表现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的节奏型。

  难点:能通过自主摆放图片,进行节奏型的变化和念诵。

  活动准备:

  会唱《摘菜歌》蔬菜图片:青菜、胡萝卜、两只蘑菇、葱手、脚的提示图片4个锅图片

  活动过程:

  (一)歌曲表演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平时喜欢吃什么蔬菜呀?(幼儿回答)对,蔬菜里有丰富的营养,各种蔬菜都吃,身体才会棒!

  2、那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菜园摘一些新鲜的蔬菜做一道美味的蔬菜汤好吗?(幼儿回答)

  3、师生表演唱《摘菜歌》

  (二)感知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

  1、啊!新鲜的蔬菜摘回来了,看看有些什么呢?教师逐一出示蔬菜图片。重点提问几只蘑菇(两只)

  2、我呀要把这些蔬菜一样一样的放进锅里,开始做蔬菜汤了。我这道蔬菜汤是一道魔法蔬菜汤,念几遍咒语就能把它变熟了,想不想听我念咒语呀?

  3、教师在预示动作后按|XX|XXX|XXXX|X—|的节奏型有节奏的念青菜、胡萝卜、两只蘑菇、葱。

  4、愿意帮我一起来念魔法咒语吗?

  5、念魔法咒语的秘诀:要根据蔬菜的排列顺序正确念出蔬菜的名字。

  (三)节奏中加入肢体动作

  1、我来尝尝汤的味道怎么样了?(教师做尝的动作)咦,奇怪,怎么一点味道都没有啊!(幼儿思考)原来不能只念咒语,还要加上魔法动作才能让汤的味道鲜美可口。

  2、教师在预示的动作后边有节奏的边念读边间隔加入拍手、拍腿的动作。

  3、刚才,我念魔法咒语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呢?(幼儿举手回答)

  4、哪个蔬菜是拍手的?拍几下呢?(幼儿回答)念哪个蔬菜的时候是拍腿的?拍了记下呢?

  5、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在图片下方贴上相应的手脚图。

  (四)进行节奏的变化组合练习

  1、我们把锅里的.蔬菜翻一番,让它熟的更快、更入味。

  2、教师随机变换蔬菜图片顺序。蔬菜的顺序变了,新的魔法咒语该怎么念呢?

  3、不断变换图片顺序,幼儿探索正确念诵变换后的节奏型,并加上拍手拍腿的动作。

  (五)感知、练习休止符,学习用动作稳定内心节拍

  1、蔬菜汤的香味把一个馋嘴的小猫引来了,它偷吃了锅里的菜。(教师随机把一张图片反转)它偷吃了什么菜呢?

  2、教师示范对消失图片的处理。休止符O

  3、提问胡萝卜没有了该怎么办呢?|XX|OOO|XXXX|O—|

  4、依次做处理,到最后所有的蔬菜都没有了。

  (六)分组合作,自主变化节奏进行练习

  1、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蔬菜汤呢?

  2、把小朋友分成4组,每组4个小朋友,每组发放一口锅图片,4个蔬菜图片(青菜、胡萝卜、两只蘑菇、葱)

  3、提出要求:a每个小朋友选一种蔬菜,然后互相商量4个蔬菜怎样排队,b大家一起看着图片有节奏的念咒语加动作。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评价。

  (七)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大家一起去找偷吃了蔬菜的小猫。

  活动反思:

  1、您设计的活动是否适合儿童?

  答:适合,本次活动主要想通过音乐、图片和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儿童对蔬菜的喜爱,鼓励儿童在饮食习惯中多吃蔬菜,不挑食。

  2、有几个儿童参与不积极,为什么?

  答:有两个儿童参与不积极。原因是个别幼儿对音乐、节奏等不感兴趣,加之性格比较内向,无法达到激励的目的。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的内容。

  2、体验相互关爱帮助的情感。

  3、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玩偶(小黄鸭)PPT,符合歌词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偶,引出课题。

  指导语:这是谁?我们一起来和小黄鸭打个招呼吧!

  师:今天小黄鸭在来幼儿园的路上迷路了,后来它会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吧!

  二、欣赏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第一遍。

  提问:

  (1)小黄鸭迷路了,他的心情怎么样?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黄鸭后来找到家了吗?

  (4)你是怎么知道的.?

  2、完整欣赏歌曲第二遍。

  指导语: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这一次要交给你们一个小任务“听出这首歌曲有几段”。(教师再次演唱)

  幼:两段。

  提问:(1)第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幼:小花鸭迷路了。

  师:小花鸭在哪里迷路了?然后怎么样了?

  (幼儿回答)

  提问:(2)哪位小朋友听出来了第二段小黄鸭怎么了?

  师:谁把小黄鸭送回家的?

  3、理解歌词内容。

  4、指导语: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说说看。

  (朗诵歌词)

  三、学唱歌曲。

  指导语: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呢?

  先来试一试第一段(幼儿跟唱)

  师:第二段也来试一试。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2. 了解相关的音乐小常识。

  教材分析

  歌曲《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2/4拍,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五声F宫调式。

  《卖报歌》曲调明快、流畅,并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对光明的渴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猴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挤奶》、《采茶》、《北京的金山上》。

  练声《小动物的.叫声》、《国旗红红的哩》、《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学习歌曲《卖报歌》。

  1、老师讲述故事: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真好听!小毛头很快就学会了。不久,聂耳叔叔请小毛头到电影厂的晚会上唱了首歌,歌声很快就传了开来。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都爱唱这首《卖报歌》。今天我们也来学唱《卖报歌》,好吗?

  2、老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唱了什么?

  3、老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帮助幼儿逐句理解歌词意思)

  4、学习按节奏念歌词。

  5、学唱歌曲。

  (1)、老师大声唱,小朋友小声唱。

  (2)、小朋友自然声唱歌。

  (3)、集体演唱歌曲一遍。

  (4)分组进行演唱歌曲。

  6、情感教育。

  (1)小朋友学了这首歌曲,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应该怎样做?

  (2)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小朋友们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三、课堂小结

  在学习《卖报歌》的时候,大家应该感受到了小报童酸涩的童年有多么悲惨吧。旧社会的小朋友饥寒交迫,没有钱上学。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美好。大家带着这种感情,课后好好复习《卖报歌》,下一节课谈谈自己学习了这首歌的感受。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的柔和、舒缓的旋律及可爱的童声。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用动作表达对歌词的理解。

  2.借助生活中的经验以及自身动作、语言、歌唱的参与,体验歌曲的和谐、温馨的氛围。

  3.乐于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享受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全家福”照片、幼儿用书《让爱住我家》

  2.《让爱住我家》歌曲磁带、VCD片

  3.在活动前看过幼儿用书《狮子爸爸和刺猬妈妈》,并听故事《狮子爸爸和刺猬妈妈》,讨论“什么样的家庭是我喜欢的”。

  活动过程:

  1.欣赏照片、图片,立理解其中内容。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照片和幼儿用书《让爱住我家》。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交流对照片和图片内容的理解。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你们喜欢不喜欢家里人吵架呢?为什么?

  2.欣赏歌曲第一段,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

  教师:歌中唱的`这个家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温暖的样子。

  3.欣赏歌曲童声部分,进一步感受歌曲和谐、温馨的氛围。

  欣赏歌曲童声部分,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教师:谁在唱歌?小姐姐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歌词的内容,教师用唱的形式反馈。

  教师慢速地带领幼儿练习演唱“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两句。

  4.再次欣赏歌曲童声部分,教师引导幼儿跟唱并用动作提示。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爱是不吵架,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的动作。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听童声部分边用动作表演,记忆歌词。

  5.完整的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友爱。

  幼儿边完整地欣赏,边猜猜小姐姐家中还有谁。

  播放VCD《让爱住我家》,让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边看边跟着一起表演歌曲。

  6.教师和幼儿齐唱“让爱天天住我家,让爱天天住我家,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感受家庭的温暖。

  活动延伸:

  回去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唱<让爱住我家>,感受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温暖气氛。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象走和小鸟飞的不同音乐性质。

  2.能随着音乐变化做大象走和小鸟飞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挂图、音乐

  活动过程:

  1.律动《春天》导入。

  2.欣赏音乐《大象和小鸟》。

  (1)幼儿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出示图片,再次倾听音乐,感受不同音乐性质。

  (3)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探索大象走和小鸟飞的动作,并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3.分角色合作表演。

  (1)男孩扮大象,女孩扮小鸟。听到"大象"音乐时,小鸟蹲下,大象围着小鸟走;听到"小鸟"音乐时,大象蹲下,小鸟围着大象飞。

  (2)交换角色合作表演,表演时,教师鼓励幼儿表演,要用眼睛看着自己的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 篇9

  20xx—20xx学年度

  第X学期

  幼儿园逐日计划

  单 位:佛山市历下区天真幼儿园

  班 级:小(xx)班

  教师姓名:xxx

  所在学科:xxx(第xx教研组)

  二0一四年X月 至 二0一四年X月

  主题一:【奥尔夫音乐教案】

  计划时间:3周

  第x周(20xx年x月x日——x月x日)

  上午备课格式:

  星期xx月x日 上午

  一、 晨间活动:

  二、 早操活动:

  三、 教育活动:

  活动一:音乐领域《变变变》

  活动目标:

  1.感应和听辨“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2.乐意用肢体表示短短长的节奏;

  活动准备:

  飘带若干、图片、铃鼓一个、白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三位小精灵送给国王的礼物国王可喜欢了,她吹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

  二、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1.徒手感知

  师:我们一起来吹一个小小的泡泡,再来一个小小的,最后来个大大的。(教师用泡泡的大小来表示“短短长”的节奏,反复进行几次)

  2.配合音乐,肢体感知

  (1)配合音乐再吹“小小大”的泡泡

  (2)视觉感知“短短长”的节奏(教师随音乐在白板上画出“短长”线条,幼儿用手指指)

  (3)肢体创编

  教师激发幼儿利用肢体各部位表示短短长,叫根据具体情况重复数变。

  (4)全体幼儿在活动区域内随意根据音乐表现“短短长”的节奏。

  (5)合作表示肢体的“短短长”

  幼儿两两合作,互相在肢体上画出“短短长”

  三、道具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师:漂亮的`彩带也一起来庆祝国王的生日

  每位幼儿持一根飘带,随音乐在空中画出“短长长”的节奏,其余音乐处随意旋转飘带。

  (1)教师与一位幼儿示范一次

  (2)全体幼儿一起操作

  四、听辨乐器演奏的“短长长”节

  1.教师出示乐器,利用两种演奏方式(敲奏、摇奏)表示短音和长音

  2.请幼儿听辨短音和长音,并且用肢体表示

  3.教师利用乐器演奏各种长短节奏组合,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描画音值,并念出其长短节奏组合

  五、导出活动

  播放音乐做肢体律动,走出教室。

  (不用写导入、展开、结束了,直接写1.2.3等等)

  ★活动反思: xxx

  活动二:Xx领域xx《xx》(待添加)

  (一)活动目标:

  1. 2. 3.

  (三)活动准备:

  (四)活动过程:

  1. 2. 3.(不用写导入、展开、结束了,直接写1.2.3等等) ★活动反思:

  四、 户外活动:

  (体育游戏还是户外自由活动《活动名称》)

  玩 法:

  补充备课(格式):

  第一周(20xx年 月日——20xx年月日)

  星期X 20xx年月 日 上(下)午

  一、生活活动指导:

  二、区域活动:

  (一)材料投放:

  (二)活动过程:

  (三)指导重点:

  三、户外活动:

  体育游戏《xxxx》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准备:

  (三)玩法:

  (四)指导重点: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