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吹牛皮》是一首诙谐幽默、富有童趣的快板书,其中运用两只蝈蝈对话的方式,形象地再现了两只蝈蝈你一言我一语吹牛的有趣形象。
夸张且琅琅上口的语言,趣味且充满寓意的内容深得幼儿喜爱。通过本次活动,也教育幼儿在生活中要做个实话实说的孩子。
活动目标:
1、学会快板书,并尝试进行表演。
2、初步感受快板书中语言和节奏的特点。
3、体会幽默的寓意,培养幼儿实话实说的良好品质。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快板书,并尝试进行表演。
难点:感受快板书中语言和节奏的特点。
活动准备:课件、快板
活动过程:
一、欣赏快板片段,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快板)
幼:快板。
师:说快板书时,我们要用到什么呀?
幼:快板。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快板书。(播放视频)
【评析】通过欣赏,让幼儿充分感知什么是快板书。说快板书要用到快板。
二、基本部分
师:今天陈老师也来给你们说一段快板书《吹牛皮》。
师:你猜为啥吃他俩?
幼:他俩吹牛皮。
师:对,谁叫他俩吹牛皮。
师:小朋友,我问你,是谁在那儿吹牛皮?
幼:两只蝈蝈。
师:大蝈蝈吹牛皮说了些什么呀?
幼:我在南山吃了一只鸡。
师:我们来听一听。(播放课件)二蝈蝈怎么说的?
幼:我在北山吃了两只鸡。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大蝈蝈服不服气?
幼:不服气。
师:大蝈蝈很不服气,他是怎么说的?
幼:我在东山吃了三只狗
师:二蝈蝈也很不服气,他又是怎么说的?
幼:我在西山吃了四头驴。
师:他俩谁都不服气,这回是怎么说的?幼儿回答。
师:他俩吹牛皮吹得正起劲,这时发生了什么?(幼儿回答)
师:你猜为啥吃他俩?(幼儿回答)
【评析】通过课件,教师引导幼儿把今天要学的快板书内容学会。看着简单,其实内容很多,有数词、量词还有方位词,孩子不容易记住,需要反复说。为下面的环节打好基础。
三、分角色说快板书
1、师:下面老师打着快板,请小朋友们拍着手和老师一起说快板书《吹牛皮》。
2、请几个打得好的孩子到前面来说《吹牛皮》。
3、幼儿分男女两组比赛,男孩说时,女孩拍手伴奏,女孩说时,男孩拍手伴奏。
4、大家一起合着说一遍。
【评析】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幼儿学说快板书的内容。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说的打的都不错。
四、揭露主题思想
小朋友,你们觉得蝈蝈能吃得了它们吗?对,这对蝈蝈在吹牛皮,也就是在说大话,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他们两个牛皮吹大了,结果怎样?(被大公鸡吃掉了)
总结:今天,这两个蝈蝈吹牛皮吹得太大了,最终没命了,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实话实说,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评析】虽然是一个有趣的快板书,但是孩子们从中懂得了深刻的道理,情感得到升华。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由于这首快板书生动有趣,易于被幼儿所接受。我应用了观察法、提问法、演示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增,课堂气氛也十分的活跃,由于快板书的内容较复杂,学习效果不是很好。
教学艺术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发现也有不足之处:
1、个别幼儿表现欲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可能我也是为了追求课堂的流畅性,在不爱发言的孩子身上缺乏关注性,缺乏情感的激励。这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
2、课堂的'上的灵活驾驭能力还不是很强,备课中备孩子这一环节没能掌握好,在课堂上由于快板书的内容较多,孩子们没能很好的记住,导致最后不能完整的自己说出快板书中的内容。
3、课件的使用和上课的环节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当演示到快板书中的两个蝈蝈对话的内容时,每句话应该让孩子们多说几遍,在脑海中有个深刻的印象,也许效果会好很多。
短短的一节课,我和孩子们完全融入了快板书之中,在今后的语言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的反思,争取不断地进步。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在我们的身边,随着环境被破坏,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地震、海啸、火车相撞,谈起这些时,孩子们无不表现出了对灾难的恐惧和对灾区小朋友的关心。仅仅只有这些?我觉得灾区小朋友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也很值得我们的孩子学习。虽然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但是马上要成为小学生的他们,在学习中不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吗?作为我园绘本项目组中的一员,我研读过很多的绘本,一直很欣赏《小种子》,除了绚丽的色彩、简单的造型,从第一页贯穿至最后一页的“生生不息”,让人感动,也正是孩子们所需要的宝贵精神。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能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表达。
2、从故事中体验种子生根发芽的不容易,从而感悟永不放弃精神的可贵。
活动准备
秋叶若干,颜料,毛笔,背景画轴,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画面,大胆猜想: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
小结:这是秋天,秋天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草仍然绿着,树却慢慢的变黄。
(二)故事讲述,体验小种子的不容易:
1、逐图观察:
提问:你觉得小种子能跟得上其他的种子吗?
在雪山上的种子还能发芽吗?
掉进沙漠里的种子还能发芽吗?
小结:种子发芽需要很多条件,水分、阳光、温度、空气,缺一不可。
2、连续观察三张图片:
提问:看看这几张图片,你觉得他们是同一个季节吗?
小结:原来种子发芽,要经过好几个季节。
提问:现在还剩几株小树苗?
你觉得这个时候的小种子会想什么?
过渡:其实种子的生长很不容易,除了自然的磨难,他们还会遇到其他的磨难呢!
3、回忆、提升:
提问:你觉得小种子最后能活下来吗?
看到同伴的失败,他会退缩吗?为什么?
还记得小种子为了长成巨人花,它经历了哪些磨难?
小结:小种子经历了春、夏、秋、冬,经历了飞翔、落地、发芽、开花,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磨难,真是不容易!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他很坚强,从没有放弃。
(三)联系实际:
1、介绍班中一个孩子的经历:
教师:其实在生活中,我发现我们的身边也有一颗小种子哦!
(播放PPT)
小结: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像小种子一样,没有放弃,最后成功了。
2、幼儿分享、交流:
教师:在生活中,我是小种子,你也是小种子,一定也发生了很多像小种子一样的事情。能说出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幼儿分享)
3、汶川大地震:
教师:世界上生活着很多的小种子。
(播放汶川大地震资料)
教师:遭遇了这么严重的灾难,生活在汶川的小朋友,一定会放弃吧?
(观看PPT)
小结:我们的生活总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只要你不放弃,总有成功的.一天。
活动评析
语言活动《小种子》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现存的问题,以“汶川大地震”为抓手,以绘本《小种子》为线索,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孩子感悟到生活中永不放弃精神的可贵。
在活动的第二部分,采用不同的图片呈现方式:逐图观察、连续观察、循序观察,不仅有效达成了环节目标,同时大大激发了孩子观察的兴趣,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
但是,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活动形式还可丰富。活动中基本以师生对话为主,很多孩子想说却没有机会,可以在活动的第三部份“联系实际”时,增加一些生生互动的环节,请孩子们互相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2.情感渲染还需思考。情感的渲染是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特别是在活动的结尾部分——观看汶川大地震图片,但是由于教师比较急促,草草收场,没有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观察图片、思考体验,看得出孩子们还有很多想说的没有说。可以多准备一些地震中灾区小朋友的照片,更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孩子多多感受,充分体验。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一、谈话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到故事乐园去游一游好吗?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音乐,不过老师是有要求的噢!小朋友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跟老师做动作。
(小朋友们起立,小板凳摆一摆。)老师和小朋友互动。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做的真好,小板凳摆一摆。现在 我们开始出发了,小朋友们坐好了,嘀嘀嘀……汽!咦,
故事
乐园门口挂着一则谜语,小朋友们来猜一猜,猜对了,才可以进入故事乐园,小朋友们听好了。
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红眼睛,三瓣嘴,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真可爱!
二、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我们可以进入故事乐园了,今天的故事就是--聪明的小兔板书课题:聪明的小兔老师领读课题三、新授故事--聪明的小兔1、初步感知A、老师讲故事,边讲边贴头饰。
B、提问:
(1)、这是谁?它的名字叫什么?它去干什么?
(2)、突然,谁来了?
2、深入学习师:小朋友们听的真认真,小朋友们最爱看动画片了,下面我们看动画片--聪明的小兔A、看
课件
B、手动点图逐图讲解图1、瞧,聪聪多么快乐呀,它唱着欢乐的歌去拨萝卜,你们也来做一只快乐的小兔子好吗?
(唱歌,模仿小兔子的动作,表情。)师:哟,好大的萝卜呀!
图2、突然,谁来了?大灰狼的样子看起来怎么样?
师:红红的大嘴,锋利的巨齿,多么凶恶,可怕啊。
(出示词卡--凶恶,老师领读)师:面对这样的大灰狼,假如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呢?
图3、聪聪跑回家了,大灰狼又是怎样做的?
(伸进爪子,掀翻凳子。模仿狼的动作。)图4、聪聪急中生智大声喊什么?
师:伙伴们,快来呀!大灰狼来了,快拿刀砍它,接着又装出另一只兔子的声音:好呀,我来啦!
(模仿小兔子的声音。)图5、师:小朋友们,大灰狼一听,怎么啦?最后,是谁胜利了?你们说聪聪聪明吗?
(出示词卡--聪明,老师领读)图6、大灰狼惊惶失措跑了,小兔子的心情怎么样?
(模仿小兔子的表情)师:如果,狼认为小兔子只有一个人,它还是不走怎么办?
四、
游戏
--拨萝卜师:小朋友们学得多认真啊!我们做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的名称是--拨萝卜。游戏的规则是:每一组的第一个小朋友先拨,拨不动请第二个小朋友帮忙,拨不动,请后面的小朋友都来帮忙 ,做游戏之前,先跟老师学习拨萝卜的动作。
老师示范拨萝卜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来做游戏!
游戏开始小结:团结起来力量大,经过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终于拨出了大萝卜,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再看一遍动画片。
五、巩固故事内容A、看课件
B、师:小朋友们,我们来演一演,一边看动画,一边学表演。
(1)、小兔子唱歌来拨萝卜。
(2)、大灰狼来了。
(3)、大灰狼掀翻了凳子。
(4)、聪聪想办法。
(5)、大灰狼跑了。
(6)、聪聪高兴极了。
六、结束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了聪明的小兔这个故事。温顺,善良的小兔子能够吓走凶恶的大灰狼,靠的是什么呢?对,小朋友们以后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惊惶失措,要动脑筋想办法,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好吗?好,今天的活动就到这儿,小朋友们再见!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明白“一对”的含义,能说出生活中配合使用的两样东西,初步关注、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爱护小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锁和钥匙实物
2.挂图
3.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找朋友》
小朋友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开心吗?看到小朋友这么开心,有一对好朋友也来参加
我们的游戏了,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谁?
2.两个好朋友。
(1)教师出示锁和钥匙实物。锁和钥匙说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幼儿:……
(2)雨伞和雨鞋说他们也是一对好朋友,对吗?为什么? 幼儿:……
3.谁和谁是好朋友。
(1)教师出示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在故事里,谁和谁是好朋友?谁和谁不是好朋友?为什么?
(3)小鸟为什么说不和鸟笼是好朋友?它和谁是好朋友?(教师引导幼儿爱护小鸟。)
(4)教师再次讲述故事一遍,并把幼儿说的好朋友自然的融合进去,使幼儿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4.寻找好朋友。
(1)请幼儿说说:在我们班级里,谁是你的好朋友?
(2)你们还知道谁和谁是好朋友?请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或“不对”来评判。
5.结束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用丰富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2、知道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活动准备:
课件、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自由谈话,引出话题
教师出示课件封面
1、教师提问:画面上是谁呀?农夫在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锄地可真累呀!农夫种田可真辛苦!有一天,这个农夫在田里劳动,发生了一件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这个动画片有点特别,只有图像,没有声音,所以我们要认真、仔细地看。
(教师简洁明了地提出观看动画片的要求,将幼儿的注意力直接指向了故事动画片的图像。)
二、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1、欣赏无声故事动画片第一部分(从开始到那该有多好啊)
(1)幼儿观察提问:刚才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为什么这只兔子会撞在树桩上呢?(追问:咦,这是怎么回事呀?)
(个别幼儿提出问题后,教师积极回应,并将问题抛给全体幼儿,鼓励幼儿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幼:有可能兔子的眼睛瞎了,看不见;有可能它不会急转弯;也许后面有猎人在追它;有可能它没来得及停住;也许它奔跑时没有看前面;还有可能它今天太高兴了。
(2)提问:兔子自己撞在树上的事情会不会天天发生?
幼:不会,只会难得发生一次;今天是碰巧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师:这样不会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说是偶然的事、碰巧的事、难得的事。农夫看到了这只兔子,他是怎么想的?
幼:拿回家,美美地吃了一顿;要是每天都有一只撞死的兔子那该有多好啊。
老师小结:农夫觉得自己的运气真好,不费力气就白白捡了一只兔子,他特别高兴。那以后他会怎么做呢?我们再来看看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教师抓住幼儿心中的困惑,以追问的方式呈现核心问题,引导幼儿想象、推理,为更好地理解成语故事作了铺垫。)
2、继续欣赏无声故事动画片(到第二只撞死的兔子)
(1)提问:为什么农夫天天守在树根旁,不去种田呢?
追问:就是呀,这是为什么呢?
幼:因为他还想等兔子来撞树;因为他太想吃兔子肉了;兔肉太鲜美了;因为干活很辛苦。
(2)师:农夫每天在树下等兔子,他再也不去地里干活了。如果农夫一直这样等下去,那田里的庄稼会怎样?
幼:他不去给庄稼除草、浇水、施肥,庄稼会死的;他的田里会长许多杂草;别人丰收了,他家的人却要挨饿了。
(3)讨论:你觉得他会等到兔子吗?为什么?等不到兔子那他最后会怎么样?
老师小结:农夫不像以前那么勤快、专心干活了,他总希望再有兔子窜出来撞在树干上不再种地,每天守在树干旁,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兔子,而农田里的庄稼因为他无心照顾而慢慢枯萎了。
(教师及时在幼儿的疑问中捕捉宝贵的教学资源,并以学习同伴的身份参与提问,既提高了幼儿提出问题、大胆表达自己见解的.积极性,又将重点问题提炼出来,吸引幼儿深入探索,有利于幼儿逐步形成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学习品质。)
三、完整欣赏有声故事动画片
1、提出观看要求。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看一遍故事,这次我要把声音放出来。大家听一听,想一想,农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2、讨论、交流。
(1)师:你觉得农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幼:他是一个懒惰的人,不想干活,只想捡便宜;他是一个很傻的人,以为兔子天天会来撞树;他嘴巴很馋,天天想吃好东西;他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以为会等到第二只、第三只兔子。
(2)师:生活中有没有像农夫这样贪吃的、偷懒的、傻傻的人呢?你想做个怎么样的人?
3、小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努力和劳动才能获得。所以我们都要做一个勤劳的人。
(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有声故事动画片,既能加深对故事内容的解读,又能提炼故事的内涵。)
四、介绍成语名称引发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
1、引出成语“守株待兔”。
师:你们喜欢听这个故事吗?一个懒惰的农夫天天守候在大树旁,傻傻地等待着兔子来撞树,这个故事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就叫“守株待兔”。虽然有时人们能够获得意外的收获,但是不能把他当作长久之计,如果我们即希望不劳而获,那么就像故事里的农夫一样,不但没有等到撞死兔子,反而连田里的庄稼也荒芜了,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当要脚踏实地的去努力才能成功。
2、引发幼儿进一步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
师:“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成语是我们中国语言中特有的一种词语,许多成语都像“守株待兔”一样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今天回家请每个小朋友学一个成语故事,并请爸爸妈妈写下来。明天你们做小老师,把自己学到的成语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让幼儿回家学习一个成语故事,然后做小老师讲给小朋友听,这一任务既满足了幼儿学习成语的需求,又让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3、欣赏歌曲《守株待兔》。
师:那现在我们回去一起表演故事《守株待兔》,好吗?
(歌曲旋律欢快,歌词诙谐,充满了讽刺味,将一个懒惰、贪吃的农夫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有助于幼儿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视角加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
活动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则成语故事,活动通过农夫因为有了一次不劳而获而存侥幸心理,结果一无所成的故事而告诫孩子们,只有脚踏实地才会有收获。活动开始我先提出观看动画片的要求,将幼儿的注意力直接指向了故事动画片的图像。接着教师将问题抛给全体幼儿,鼓励幼儿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以追问的方式呈现核心问题,引导幼儿想象、推理,为更好地理解成语故事作了铺垫。接着让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有声故事动画片,既能加深对故事内容的解读,又能提炼故事的内涵。整个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有时看起来古代成语很深奥,但只要利用课件画面和提问相结合,幼儿能很好的理解故事寓意,特别是问“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幼儿回答的很多,如:我想做勤劳的人;我想做为别人着想的人;我想做事认真的人……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从象形字慢慢演变过来的。
2、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脑动画《汉字变身》,
2、汉字:日、月、天、星、山、石、田、土
3、汉字和象形字配对若干,
活动过程:
1、汉字的起源(认识天、山等字)
这是什么字?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来得吗?
小结:我们的汉字是从象形字变过来的。那么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得吗?
2、汉字的演变(欣赏电脑动画《汉字变身》)
(1)你看到了哪个汉字宝宝变身?
(2)它是怎么变的?
小结:古时候字没有发明的时候,古人就把要讲的事画下来,我们现代的人把这些象图画一样的文字叫象形字。可是画画很麻烦,也很占地方,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就把这些象形字慢慢地简化了,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用得汉字。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比如日本、朝鲜人用的文字就是根据我们的汉字创造的。我们中国人很了不起吧!
3、猜一猜:出示象形字,猜一猜是什么汉字
(鼓励孩子猜的时候说出理由)
4、配对游戏:找朋友
教学反思:
本课结束时学生都热血沸腾。沉浸在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的魅力之中。他们能与枯燥的汉字历史、大量的文献资料融合在一起,依托的是兴趣。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之初的目标——激发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兴趣。为什么要探讨汉字的起源问题呢?翻开生活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从孩子们最熟知的“新华书店”、“肯德基”的牌匾到名胜古迹的楹联,从喜结良缘的“双喜字”到祝寿时的“寿”字,都让学生们感受到汉字无处不在,它很有用。汉字从生活中来,就应该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小孩儿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那就让故事的内容集中到汉字上吧!
从汉字起源的“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到“仓颉说”,从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甲骨文的故事到程邈在监狱里造出隶书的故事,把枯燥的学术知识一下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乐在其中。当然,历史文化的那份厚重是任何传说、故事所不能替代的。
在这节课上,不仅让学生们立足世界,了解了四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我们中国的文字,还让他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字一直发展演变下来。在感受这份奇迹的同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季节交替时,孩子们发现了周围环境的变化,宛丛惊喜地说:“郁金香开了,可漂亮了!”;一杨兴奋地说:“新滨公园的柳树长出叶子了,小草也变绿了”;雨彤神秘地说:“我发现桃树上有粉色的小花苞,桃花快要开了”;家旭也急切地说:“小路两旁都变成绿色的了,绿油油的一片”……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惊喜于他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对周围环境的留意。
《小草醒来了》是一篇充满童趣、拟人化的循环式结构的叙事散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重复的对话比较多,非常适合幼儿学习和理解。散文中通过对春风、春雨、小草的描绘,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亲近花草、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的温馨、美好,体验表演的快乐。
2.模仿小草睡醒的样子,能与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3.理解散文内容,尝试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和不同的语气来表演散文。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打雷的声音和画面 PPT 背景音乐《夜的钢琴曲》 雷公公、小草、春雨、春风、太阳的头饰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的内容,尝试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和不同的语气来表演散文。
活动难点
表演散文时注意语气、语调的不同变化。
活动过程
一、利用“声音渲染”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一声雷会把谁惊醒呢?
二、教师运用“肢体语言”,模仿小草被惊醒的样子,发散幼儿思维
师:我们睡觉醒来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草的样子。小草醒来后会看到谁呢?为什么?
三、快乐聆听散文,初步感知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温馨和美好
师:谁和小草打招呼了?它们是怎样说的?小草是怎样回答的?
四、完整欣赏散文,进一步理解散文
师:1.为什么春雨“轻轻打”在小草身上?2.为什么春风“轻轻抚摸”着小草?3.为什么太阳“笑眯眯”的看着小草?谁穿上了嫩绿的衣服?
五、利用道具表演 ,巩固对散文的理解,体验游戏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要评选“小小表演家”,请小朋友自选小草、雷公公、春雨和春风的头饰,一起来表演散文。注意表演的时候要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还要注意自己的语气,比如雷公公的声音比较低沉;小草的声音比较温柔;春雨的声音比较清脆;春风的声音比较舒缓;太阳的声音比较响亮,看一看谁能得到“小小表演家”这个好听的称号。
活动延伸
根据散文的句式结构尝试仿编散文。
附:
小草醒来了
轰隆隆,轰隆隆,一声声响雷惊醒了小草甜甜的梦。
小草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来了。春雨轻轻打在小草身上,“你好,小草!”小草说:“你好,春雨。”
春风轻轻抚摸着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说:“你好,春风!”
太阳笑眯眯看着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说:“你好,太阳!”
小草睁大好奇地眼睛,东看看,西瞅瞅,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穿上了嫩绿的衣服,多美啊!
活动反思
对于幼儿来说,特别的声音、形象的画面,这种视听觉的刺激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打雷的声音”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入了散文的意境中,在倾听中幼儿对雨声、雷声和风声有了进一步的辨别和区分,同时孩子们还用上了“呼呼”、“哗哗”、“轰隆隆”等拟声词,丰富了词汇。同时在倾听雷声中也进一步体验到了小草被惊醒的心理感受:害怕、着急、心烦、惊喜等等,为后面进一步表演散文积累了经验。
中班的'幼儿对于睡醒起床的经验已经比较丰富,对于生活经验的讲述也比较有针对性,所以在运用“肢体语言”环节,孩子们积极模仿小草睡醒的样子,不仅说出了小草“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来了,而且还做出了相应的动作。这说明孩子们已能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筛选、提炼并清楚的表达出来。有了模仿的经验、有了动作的提示,为后面表演散文做了准备。
游戏表演也是孩子们学习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在“快乐表演”中,小朋友自选头饰合作游戏,表演中不仅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还注意了自己的语气,比如雷公公的声音比较深沉;小草的声音比较温柔;春雨的声音比较清脆;春风的声音比较舒缓;太阳的声音比较响亮等,在散文表演中,孩子们体会到了合作游戏的快乐。
学习后,幼儿的兴趣浓厚,在早读活动和户外活动时自发地仿编起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