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项链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项链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项链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有的幼儿已经会按一定的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的规律排序。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以给妈妈串项链的情景,开展此次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环节让幼儿说说妈妈,激发对妈妈的爱,从而来给妈妈送礼物。第二环节让幼儿初步了解abab和abbabb的模式规律。第三环节让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模仿,鼓励幼儿自我创新排序规律。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物体的颜色进行排序,初步了解abab和abbabb的规律。
2.在为妈妈画项链的过程中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蜡笔、已经画有一段项链的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讨论(引导幼儿说出妈妈的'特征,从而爱妈妈来送礼物给妈妈)
1.你们喜欢自己的妈妈吗?(爱)你们为什么爱妈妈呢?(因为妈妈漂亮;妈妈也爱我,给我们做饭吃;妈妈天天照顾我们;妈妈给我们买书和玩具;妈妈天天送我们上幼儿园……)
2.你们都爱自己的妈妈,那么你们想送给妈妈什么礼物呢?(漂亮的花,衣服,项链……)
二、观察感知(初步了解abab和abbabb的模式规律)
1.出示教师制作的项链:我也非常爱自己的妈妈。老师做了一条项链,准备送给自己的妈妈。
2.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珠子的排列顺序:这条项链的珠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他们是怎样排队的?(引导幼儿了解有规律abab和abbabb)
3.珠子还可以怎样排队也又漂亮,又有规律?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巩固模式排序的规律,鼓励幼儿有创新)
1.提要求:我们也来做一条想来送给妈妈吧。但是妈妈喜欢有规律排队的项链。
2.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操作纸进行操作。
3.鼓励已完成操作的幼儿尝试在没有提示的操作纸上为妈妈画项链。
4.交流分享。引导幼儿说说,送给妈妈项链有么颜色,怎样排队的。
项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利用绘本中的情境,帮助幼儿掌握间接排序的经验。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编规律,并按照规律排序。
3、让幼儿体会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刺猬的项链》PPT2、彩色珠子,绳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学习间接排序的规律教师讲述: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他浑身长满了刺,你们说是谁?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刺猬)(出示图)这只小刺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拉亚。拉亚总是孤单的一个人,因为它浑身都长满了刺,所以它经常紧紧的缩在一起,小动物看见它就跑!每天。拉亚都是一个人玩,一个人吃饭,有一天,小刺猬拉亚从院子里捡来了许多豆豆。
1、提问:小朋友看,这些豆子有什么不一样呀?(颜色、大小)
2、拉亚看着这些小豆子,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提问:猜一猜,它会用这些豆子做什么呢?(幼儿讲述)3、听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刺猬把豆豆变成了什么?教师讲述拉亚拿起小豆子穿呀,穿呀,穿成了一条项链。你觉得拉亚的项链美吗?你能不能说出拉亚项链的秘密?你觉得项链美在哪里?
(幼儿发现红绿规律)一个红、一个绿。原来这条项链是用一个红、一个绿。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
4、第二天,拉亚戴着这条美丽的项链出门了。森林里的小动物看到拉亚的项链会是什么反应呢?(出示图片)瞧,小动物什么表情啊?这次为什么没有躲开呢?(幼儿讲述)教师讲述故事:(小动物们看到拉亚的项链,都在想拉亚的项链真好看,他们也想有这样的一条项链!拉亚看到小动物们不再害怕他了,还想跟他做项链,心里很高兴。于是拉亚说:"走,我带你们去捡豆子,它们可以做成美丽的项链哦!"拉亚带着小动物去树林里捡豆子去了,他们回来之后也做了项链。)二、大胆尝试1、小动物们捡了好些豆子准备大展身手了。他们已经开始了。看小兔子第一个做好项链,我们去看看小兔子的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呢?(图片)(幼儿发现红黄绿规律)项链里面有颜色的秘密。我们一起来说说秘密: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绿,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绿……2、过渡:小兔子的项链穿好了,真漂亮!可是旁边的小猴子着急了,我们来看看小猴子遇到什么麻烦了?(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完整的项链,幼儿说出规律)3、老师这儿也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串项链用的红、黄、绿豆豆,你们能按照规律,帮小猴子穿好项链吗?
小结:小朋友可真厉害,一起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好吗?真的每个小朋友串的项链都和它的一样诶!小猴子太开心了,他感谢你们。
在一旁的小鸭子着急了,吵着也要一条漂亮的`项链,你们愿意帮忙吗?三、幼儿操作1、小朋友,先想看,你准备用什么样的规律帮小鸭子做项链?小朋友还有什么不同的排放规律吗?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四、情感升华,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小鸭子在大家的帮助下有了一条漂亮的项链,你帮助了他,你快乐吗?幸福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幸福(播放幸福拍手歌音乐魔法数学故事屋:小刺猬的项链(序列逻辑推理)有一天,小刺猬拉亚发现红豆和绿豆串在一起,可以做成美丽的项链。他带着其他的小动物捡了很多的红豆、绿豆和黄豆,大家用不同的排列方法,串成了美丽的项链。大象看见了,也好想有一条……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拉亚和伙伴们一起运用"排序",做了一条怎样的项链送给大象吧
活动反思:
此活动将绘本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而且将分享合作能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给人已美妙的感觉,这是我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组织的最好的一节数学活动。
项链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
2、认识偏旁禾字旁“禾”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的词语
(三)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感悟大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宝藏,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大海。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项链吗?今天呀有一个小娃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串项链,你知道他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我们去看课文。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项链》,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lán yòu xiào zhe xiànɡ hé bèi wá guà huó jīn bái de
蓝 又 笑 着 向 和 贝 娃 挂 活 金 白 的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和: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禾字旁“禾”,认识禾字旁“禾”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
zhe 笑着 de 好的
着 的
zháo 着火,着急 dì 目的
hé 和气 luò 落叶
和 hú 和了 落
huo 暖和 là 丢三落四
de 轻轻地 dái 大夫
地 大
d ì 大地 dà 长大
zhǎnɡ 长大
长
chánɡ 太长
区分的地得
1、的后面跟名词
2、地后面跟动词
3、得前边是动词或者形容词
反义词
黑——白 笑——哭 大——小 软——硬 前——后
来——去 快——慢 宽——窄 长——短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双禾字旁“禾”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五、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加一笔
白------(自 )
变一笔
贝------(见 )
写偏旁
蓝——( ) 和——( )
笑——( )
加偏旁
口——( ) 舌——( )( )( )
反义词
黑——(白 ) 哭——(笑)
六、升华学习
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并且用这个字组词语,再用所组词语说一句话。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认识了一个偏旁
4、初读了课文
八、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说一说课文
我们前边学过的课文都是诗歌,课文还有一种是自然段的形式。有的课文是由一段段自然段组成的。怎样找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都要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每一个自然段是由一句一句话组成的,怎样找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就要找这个自然段中有几个句号“。”,几个问号“?”,几个感叹号“!”,几个省略号“……”等。今天呀,我们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开始找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同学们可要细心呀。
三、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图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2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
(3)大海什么样?(蓝蓝的,又宽又远)
(4)沙滩什么样?(黄黄的,又长又软)
(5)浪花什么样?(雪白雪白的)
(6)什么是海螺?
海螺为暖海产种类,主要生活栖息在低潮线、水深1-30米的碎珊瑚底质的浅海。海螺壳可供观赏,制作工艺等。
什么是贝壳?
贝壳是生活在水边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其分泌物可形成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所以称为贝壳。是惹人喜爱的天然工艺品 。
(7)
着:多音字
着:多音字
zhe 盼着
着
zháo 睡不着 ,着火,着急
的:多音字
的 好的
的
dì 目的
和:多音字
hé 和气
和 hú 和了
huo 暖和
反义词
长——短 远——近 黑——白 笑——哭 大——小
4、学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句号。)
(3)小娃娃的项链是什么做的?(海螺和贝壳)
(4)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小娃娃的脚印)
(5)你感觉到小娃娃的快乐了吗?(感觉到了)
反义词
去——来 前——后
着:多音字
zhe 笑着着
着
zháo 睡不着 ,着火,着急
5、老师总结:本文写了小娃娃来到海边捡拾起田螺和贝壳,串成了一串漂亮的项链。而小娃娃也给大海用自己的脚印串了一串金色的项链。大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宝藏,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大海。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
五、接力朗读
五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
六、考一考你
连一连
(一)
蓝蓝的 沙滩
黄黄的 大海
小小的 浪花
雪白的 贝壳
彩色的 脚印
快活的 项链
(二)
又宽又远的 浪花
又长又软的 大海
雪白雪白的 沙滩
(三)你能照样子说一说吗?
例:又宽又远
又唱又跳 又细又长 又说又笑
又大又圆 又小又少 又大又红
七、课文升华
儿歌欣赏:大海摇篮
蓝蓝的海水,
静静的沙滩,
海滨是我童年的摇篮,
浪花吻过我天真的笑脸,
螺号波动我快乐的心弦。
啊!大海摇篮,
轻轻地陪伴我金色的童年。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白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白”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的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的”共8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又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又”共2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和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和”共8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四个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带拼音书写汉字,组词。
项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2、探索间隔排序的规律。
3、注意倾听、接纳同伴间多种排序的方法和策略。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2、难点:能掌握间隔排序的规律。
活动准备:
1、教具:有间隔图案排列的图片或实物,3种果叶交替排列穿成的门帘,梧桐树叶、银杏树叶、枫树叶、柳树叶3种图案人手若干,透明胶、粘好双面胶的底板。
2、幼儿用书第7页《动物图卡》中“穿项链底板”、第13页《实物卡、数卡、符号卡》、第15页《实物卡》、第27页《分马夹》、第28页《分分合合(一)》。
活动过程:
(一)观察欣赏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图案纹样。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有间隔图案的图片及实物。
教师:这些物品上都有什么?(两个图案的有规律的排序)这些图案是怎样排列的?他们有什么规律?帮助幼儿总结出相应规律1212、122、112、121等 。
2、引导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
教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有间隔排列规律的物品?请幼儿自由讨论并说说,老师和小朋友共同记录怎么拍的规律。
(二)观察实物门帘,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1、教师出示用3种物体有规律的交替排列穿成门帘。
教师:门帘是由哪些物品穿成的.?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排列的规律(ABC、ABC)
教师:这3种物体是如何排列的?
(三)尝试运用3种树叶图案进行间隔排序。
1、教师:这里有3种图案,看看都是些什么图案?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排列方法。
3、师幼讨论:你能用这3种图案设计出一条漂亮的项链吗?你想怎么有序地排列3种树叶呢?
4、请个别幼儿尝试将3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5、引导幼儿发现间隔排序的规律。
教师:这3种物体是怎样间隔排序的?
讨论:是否还有其他不同的间隔排序的方法?可以怎样排列?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完成树叶项链。
教师:请用3种树叶有序的排列成一条漂亮的树叶项链。
2、完成水果项链。
教师:请用3-4种水果有序地排列成一条漂亮的水果项链。
3、完成给苹果连线。
教师:用线条将左右两边的苹果相连,使每排的苹果数目都为5。
(五)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活动结果,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同伴的不同策略。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各种图案,让幼儿运用3~4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序。
活动反思:
《漂亮的果叶项链》是大班的一节学习规律排序的数学活动。执教老师在这一简单、乏味的数学规律排序活动中插入了情景元素,利用小熊去小猫家做客这一情境贯穿活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从PPT课件出发,边放PPT边讲故事,提问“小熊去小猫家的路上看到了什么?”(两种花的简单规律排序,三种花的简单规律排序)然后,出示一段未完成的规律排序小路,让幼儿找出规律并将路补充完整,如此一来让幼儿体验了成功帮助小熊的快乐,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然后是让幼儿猜测小猫裙子上的花边规律。操作一是让幼儿们一组合作制作一条有规律排序的项链,如此一来,小朋友们体验了和同伴一起合作的快乐,一起成功的喜悦。最后一个操作是为自己制作一条果叶项链。
本次活动执教老师从规律的简单排列慢慢过渡到复杂排列,完成了从易到难的教学过度,有利于幼儿对该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提问的有效性把握到位,以及操作过程中要求的交代都简单清楚明了。但是对于创设故事情境没有做到首尾呼应,如果最后结尾可以和前面的故事相呼应就更好了。
项链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想象角色的心理变化及行为。
2、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语言清楚完整。
3、懂得坚持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老牛头饰、小猴、公鸡、小狗、小猫贴绒头饰各一。根据故事情节制作的四条项链。奖牌一枚,四个动物对待项链的不同态度的图片(七张)。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教师戴上老牛头饰:“小朋友,你们看,我是谁?”今天,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有趣的跑步比赛,等一会我要给动物们戴上这几串特殊的项链,这是什么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如果谁能够戴着项链跑到终点就能取得胜利,谁想和我一起当裁判?
2、通过看看、想想、讲讲,设置问题,师生共同理解故事情节
(1)、小裁判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他们各自戴了什么项链?瞧,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一起发令吧!
(2)、引导幼儿观察四张图片,讲述动物们对项链的最初反应:听到令响,动物们撒开腿向前跑去,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用摄像机把他们拍下来了,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个别交流后表达,在表达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记号、细节,启发幼儿推测动物的心理。最后教师小结:小猴盯着桃子项链抓耳挠腮,差点儿摔了一跤;公鸡将项链上的玉米数了一遍又一遍,越数心越痒;肉骨头项链被小狗的口水弄得湿漉漉的了;香香的`鱼干引得小猫不停地叫唤。不好,食物项链把动物们馋得口水直流,他们能坚持跑完吗?我们来猜一猜。
(3)、继续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动物各自的反应。动物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我们继续看下面的“照片”:小裁判,你看见了什么?小猴和公鸡在说什么?做什么?小狗在干什么?小猫呢?他是怎样想的呢?
(4)、操作贴绒,了解故事的结束部分,明白小猫为什么得冠军的道理。比赛结果马上出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究竟谁能获得冠军?谁戴上了这块金灿灿的奖牌?教师边讲述边操作:“小狗吃完了肉骨头项链,很快就第一个冲到了终点;随后小猴、小猫、公鸡都先后到达终点,”现在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判断。最后教师小结:有的裁判认为小猴聪明,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应该得冠军;有的裁判认为小狗跑得最快,应该得冠军;也有的认为小猫不吃鱼干坚持跑到终点应该得冠军,你们讲得都有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进行的可不是普通的赛跑,而是毅力赛跑,只有戴着自己的项链跑到终点的才能获得冠军,请大家检查一下项链。现在那么说谁能获得冠军?把奖牌贴在获胜者身上。
(5)、迁移提问,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小朋友,你有没有碰到过困难但是坚持下去的事情呢?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小结:是呀,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困难,这时候你可以想想今天的戴项链比赛,想想得冠军的小猫,坚持下去,或许你会获得成功。
3、完整欣赏故事录音,进一步理解故事
(1)、这次比赛真有意思,我们再来边听边看。
(2)、给故事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3)、今天的比赛真精彩,以后开运动会时再请大家做裁判。
故事:戴项链的比赛
今天,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有趣的跑步比赛,他们请来了老牛作裁判,比赛前,老牛宣布比赛规则:动物们必须戴上由自己喜欢的食物做成的项链参加比赛,谁能够戴着项链跑到终点就能取得胜利。小猴、公鸡、小狗和小猫都戴上了各自喜欢的食物项链精神抖擞地站在起跑线上,信心百倍地准备比赛。
随着老牛的一声令响,动物们撒开腿向前跑去,没跑多远,小猴盯着桃子项链抓耳挠腮,差点儿摔了一跤;公鸡将项链上的玉米数了一遍又一遍,越数心越痒;肉骨头项链被小狗的口水弄得湿漉漉的了;香香的鱼干引得小猫不停地叫唤。这可怎么办呢?
小猴看了看旁边的公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急忙叫住公鸡,提出交换项链后继续跑;小狗实在忍不住了,就停下来吃起了肉骨头项链了,小猫看见了他们。心里想:“我不能象他们那样馋嘴,我一定要坚持到底,取得胜利。”
小狗吃完了肉骨头项链,很快就第一个冲到了终点;随后小猴、小猫、公鸡都先后到达终点,小狗认为他是冠军,可是其他动物都不同意,最后老牛裁判说:“今天我们进行的可不是普通的赛跑,而是毅力赛跑,只有戴着自己的项链跑到终点的才能获得冠军,请大家检查一下项链。”小狗难为情地低下了头;小猴也红着脸说:“我的项链不是我自己的……”老牛裁判接着说:“小猫在比赛中碰到困难后能够坚持到底,小猫获得了这次比赛的冠军!”
项链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情节结构的巧妙及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认识虚荣心是导致其悲剧的原因,而社会制度才是根本原因。就项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美、享受的追求。
教学重点 难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事物的本质。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构思和结构
过程:
一、自读课文;
二、把握线索:
全文围绕“项链”,依次展开“借”、“丢”、“赔”的环节;
三、结构: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假项链
四、构思精巧(结合练习完成)
项链是赝品到文末才道破,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文中作了铺垫和暗示,共三处:
(1)借时,女友很大方,毫不迟疑说“当然可以”;
(2)还时,女友竟未打开,说明并非贵重首饰;
(3)买时,老板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说明并非原配卖出,
这更增加了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作业:找出文中作者议论的话,看看其含义如何。
第二课时
要点:人物分析,写法特点,主题讨论
过程:
一、人物形象探讨
1、关于本文,有人认为是悲剧,有人认为是喜剧,你认为呢?
2、关于玛蒂尔德的梦想你如何看待?
3、 玛蒂尔德是小职员之妻,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爱慕虚荣,向往荣华富贵,又因不能实现而倍感痛苦;但也有其诚实、善良的一面,坚强而有毅力,却仍念念不忘一夜虚荣,(假项链的结局是对她的虚荣心的沉重打击。)
4、写法特点:心理描写
细腻、深刻、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文章的开头部分
二、主题: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①小说尖锐地讽刺了爱慕虚荣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②小说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无常。
③小说对女主人公的追求奢华生活遭到失败的不幸表示同情, 对其以诚实劳动偿还债务的行为予以肯定,对主人公的虚荣心作了批评。
三、讨论:导致其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丢项链?(文中关于“偶然”的议论是否得当?)其实,即使不是这次,下次还会受挫折,她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必不为其所容,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所以,社会存在,这矛盾就存在,其失败、悲剧就必不可免,这才是根本原因。
由此,我们应注意什么或能有什么启示呢?
(1) 超越自身经济条件去追求美、享乐,往往会失败;
(2) 片面追求外表美而不注意提高自身素质,这样的美不会长久,也不是真美;
(3) 只有合乎自己身份、地位的美,才是协调的美,不会有不伦不类不美之感。
四、续 写
5、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
1、会是什么心情?
2、她以后的生活会怎样?
要求:
1、充分展开想象。
2、想象应合乎人物的性格,要体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六、课堂小节
五、课后作业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虚荣”的看法,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项链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绘本故事中,巩固间隔排序的经验。
2.大胆尝试自编规律,并学习按规律排序。
3.懂得并感受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绘本ppt、小动物项链图若干、穿项链材料若干。
幼儿经验准备:有按规律排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巩固间隔排序1.观看ppt第一段,了解故事大意。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刺猬拉亚"。
2.巩固间隔排序"拉亚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它的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小结:原来拉亚用一颗红豆、一颗绿豆这样有规律的方法把豆子串起来,穿成了一条漂亮的项链。
二、大胆尝试,学习按规律排序1.观看ppt第二段,学习按规律接着往下排(1)"拉亚带着漂亮的项链,小动物们不再害怕它了,而且还希望拥有一条像拉亚一样漂亮的项链。"(2)交代操作要求"小动物们齐动手,拣来了红豆、黄豆、绿豆,请你按照规律,帮小动物们完成它们各自的项链。"(3)幼儿操作,并讲述操作结果"你帮助了谁?穿了一条怎样的项链?"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帮助,小动物们都带上了漂亮的项链,可高兴了。
2.观看ppt第三段,尝试自编规律并排序(1)过渡:看,大象也赶来了,看到小动物们都有了自己的'项链,好羡慕!可是它个子大,想要一条特别的项链。
(2)尝试自编规律,并按规律排序。
"请你用小动物们找来的豆子穿一条特殊的、有规律的项链。"(3)展示、讲述操作结果三、情感延伸,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1.讨论:小动物们在你们的帮助下都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项链,你帮助了小动物,你有什么感受?
2.音乐中结束活动。
项链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情节,大胆地猜想故事发展和结果,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
2、 通过感受、学习故事中生动的词汇,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动。
3、 懂得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应向有坚持性的小动物学习,提高自控能力。
活动准备:
1. 背景图和故事中的小动物立体图片
2。幼儿使用的立体图片
3。幼儿相关的`经验。
组织形式:
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 以“报告小朋友好消息,小动物们要召开跑步比赛了,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来参加比赛了?”出示小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激发听故事的兴趣。了解四个不同的项链,和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是特别的比赛?帮助幼儿理解这次跑步比赛的规则。
2. 利用立体教具讲故事,在故事环节中引导幼儿思考并猜想“小动物们为什么在僻静的地方停下来,他们干什么?”、“他们想了什么办法?”、“小羊为什么不换项链?”、“小猴子说是第一,水牛裁判会把奖牌发给它吗?为什么?谁应该得奖牌?”……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包办理解故事情节和小动物的心理变化。
3. 第二次完整、生动地讲故事,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的内容,之前并交代任务“仔细听听你喜欢故事中的谁、哪句话、哪个词为什么?”丰富幼儿的词汇,并对其进行思品教育“懂得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应向有坚持性的小动物学习,能克服困难”。
4. 和幼儿一起讲故事。
活动延伸:
1. 引导幼儿拓展情节续编较复杂故事情节,如除了“换项链,小动物们还会想出什么方法?”;假如他们进行“第二次比赛,会是怎样的故事呢?等等,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
2. 在活动区中投放相关的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