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2-12-07 07:38:5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范文

小班教案范文1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5的实际意义。

  2、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习数的兴趣,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设计一个温馨的数字5的家,家中有客厅、书房、饭厅、玩具室。

  活动材料:

  1、1~5数字点卡、数字卡若干。同类,但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5以内物品的图片若干,如4条小鱼、5只松鼠、3只青蛙、2只小兔、1朵花等。

  2、同类的物品若干,如布置在饭厅中的5个小碗、4把勺子、6个盘子、5个苹果等;布置在玩具室中的6根跳绳等:布置在书房中的5把剪刀、5枝铅笔等。

  3、同类,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若干,如客厅中的花瓶中插有5朵颜色不同的花、镜框中数字5一家的合影、鱼缸中有5条不同种类的鱼;玩具室里有4只不同的皮球、6个不同的娃娃、5辆不同的汽车等。

  【活动过程】

  1、创设到数字5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1)老师扮演快乐的数字5,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2)介绍到数字5家里的要求:经过5座小桥、穿过5片森林,最后来到有5座小房子的地方,根据房子上的数字标记找到5的家。(复习5以内的`数,会手口一致的点数)

  (3)数字5的家门前有若干张图片,幼儿正确点数图片上的物品,并找出相对应的数字点卡或数字卡后,方可进入数字5的家。(复习计数和说出总数)

  2、寻找数字5家所有5的物品。

  (1)幼儿分成4组,分别进入数字5家的客厅、书房、饭厅、玩具室。

  (2)寻找家中是5的物品,如5朵花、5个小碗、5条鱼、5个苹果、5个人的合影等。(启发幼儿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的影响,将同品种物体归类)

  (3)将家中是5的物品用数字卡或点卡作出标记。

  3、寻找数字5家不是5的物品,并想办法使其变成5。

  (1)找数字5家不是5的物品,如4只皮球、4把勺子、4本书、6个娃娃、6根跳绳等。

  (2)鼓励幼儿想办法使其变成5。重点引导幼儿感知4添上1是5,6去掉1是5等等。

  (3)将调整好的物品用数字卡或点子卡作出标记。

  4、请幼儿吃数字饼干,感谢他们到数字5家做客,并对活动作评价、小结。

  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的5,如5层楼、5点钟、5月、5岁、5元钱等等,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百科:5(是4与6之间的自然数,是第3个质数,它还是圆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数。

小班教案范文2

  画气球

  【教学目标】

  1、辅导孩子采用圆曲线画气球时,不要强调画圆,应着重鼓励孩子设计式样新颖的气球。

  2、深色仍采用勾线平涤,可换一种深色勾线。

  【教学准备】

  幼儿作画工具,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逢年过节,不管是在大街,还是在公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气球随风飘动,空中仿佛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好看极了。小朋友没有喜欢玩气球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画气球。

  二、讲解、示范。

  1、气球由球体和拒球线组成,画得扁一点歪一点都没关系,只要注意画几个气球时,要有高低,不要排列太整齐,球体上可随意画一些花纹图案,让气球更漂亮。

  2、除这样画外,小朋友们还可以设一些形状更有趣的气球,如熊猫气球,小牛气球,娃娃脸气球等。

  3、画好气球再画北景,先用曲线随意画出云姑娘的`外形,再加上眼和嘴,最后在云形上端画几条曲线,表示云姑娘的刘海。

  三、幼儿作画。

  教师在一旁指导幼儿构图。

小班教案范文3

  活动目标:

  1、看看、猜猜黑白皮毛的动物,尝试了解辨别各种动物的花纹。

  2、喜欢、亲近黑白皮毛小动物。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去动物园观察各种各样的动物,认识一些常见动物。

  材料准备:ppt课件、黑白皮毛小动物图片若干、常见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点击ppt图1:森林游乐园开张了,今天是开张第一天,熊猫经理宣布:第一天先欢迎和他身上皮毛颜色一样的朋友。猜一猜会有哪些朋友来?(幼儿自由讨论)

  2、小结:熊猫经理身上的皮毛是黑色和白色组成的,所以只有身上皮毛是黑色和白色组成的动物才能来。

  二、猜测、推断,感受动物的皮毛特征

  1、点击ppt图2:先后出现大棕熊、北极熊和小企鹅

  (1)大棕熊是熊猫的朋友吗?为什么?

  (2)北极熊你们认识吗?它生活在哪里?它是熊猫的朋友吗?为什么?

  (3)出示企鹅,它生活在哪里?它是熊猫的朋友吗?为什么?

  2、小结:小企鹅的`肚子是白色的,翅膀是黑色的。和熊猫经理一样,小企鹅的皮毛是黑色和白色组成的,可以去森林游乐园玩。

  三、猜朋友。

  1、哎呀只来了一个朋友太少了,我们再来请请看,好吗?

  (引导孩子学讲穿黑白衣服的动物朋友你们快来呀,快来游乐园玩呀?)

  2、猜一猜,是谁呀?为什么猜它是斑马呢?

  图3:出现斑马局部皮毛、再次点击ppt图3出现斑马全身图

  3、猜对了吗?斑马是熊猫的朋友吗?(引导幼儿学说斑马穿的衣服也是黑白的,一条一条的,和熊猫一样,是熊猫的好朋友。)

  4、听动物叫声,猜猜是谁?

  图4:先点击声音

  5、它是谁呀?奶牛是熊猫的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奶牛穿的衣服也是黑白的,一块一块的,和熊猫一样,是熊猫的好朋友。)(图5)奶牛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我们每天生活中离得开牛奶吗?(点击ppt图6)喝牛奶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引导孩子谢谢奶牛,你们辛苦了。)

  6、森林游乐园一共来了几个朋友呀?分别是谁呀?

  图:先后出现企鹅、斑马和奶牛的皮毛花纹

  7、师结:企鹅、斑马和奶牛都是穿黑白衣服的动物朋友。它们的花纹有的是黑白一条一条的,有的是黑白一块一块的。

  8、咦,它是谁?怎么还有黑白一点一点花纹的?

  图8:出现斑点狗

  小结:它的名字叫斑点狗,它的皮毛上面有一点一点的小黑点,比奶牛的花纹小。和熊猫经理一样,斑点狗的皮毛也是黑色和白色组成的,可以去森林游乐园玩。

  9、图9:熊猫经理的朋友们在游乐园玩得真开心。

  四、找朋友。

  穿黑白衣服的小动物还有好多,我们去边上看一看找一找,找到了带他们去游乐园玩。

小班教案范文4

  教学目的:

  1、辅导孩子采用圆曲线画气球时,不要强调画圆,应着重鼓励孩子设计式样新颖的气球。

  2、深色仍采用勾线平涤,可换一种深色勾线

  教学准备:幼儿作画工具,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逢年过节,不管是在大街,还是在公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气球随风飘动,空中仿佛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好看极了。小朋友没有喜欢玩气球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画气球。

  二、讲解、示范

  1、气球由球体和拒球线组成,画得扁一点歪一点都没关系,只要注意画几个气球时,要有高低,不要排列太整齐,球体上可随意画一些花纹图案,让气球更漂亮。

  2、除这样画外,小朋友们还可以设一些形状更有趣的气球,如熊猫气球,小牛气球,娃娃脸气球等。

  3、画好气球再画北景,先用曲线随意画出云姑娘的'外形,再加上眼和嘴,最后在云形上端画几条曲线,表示云姑娘的刘海。

  三、幼儿作画

  教师在一旁指导幼儿构图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树叶贴画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叶子是各种各样的,能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述,并尝试用落叶进行拼贴画。

  2. 自然融入情境,乐于参加活动,体验亲情,萌发关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利用散步活动,采集和捡拾落叶。

  2. 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幼儿感受深秋的凉意。

  3. 自制两棵树。

  4. 粘贴材料(固体胶、双面胶、白纸和纸工剪刀等)

小班教案范文5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爱护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2. 能用自己的话大胆说出小鸭的外部特征及生活习性。

  3. 通过观察,能说出xx喜欢吃xx。

  4. 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小鸭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大胆说出小鸭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情境创设:小河、草地

  2.小鸭叫声的音乐磁带。

  3.小鸭手偶。

  4.小狗、小猫、小鸡布偶及小动物们爱吃的食物。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教师拿小鸭手偶,扮演小鸭,随音乐在小河里捉鱼,在草地上跳舞!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教师以自我介绍的口吻介绍小鸭的外部特征,及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二.进行部分

  3. 教师引言,引出儿歌《小鸭》。

  4. 学习儿歌《小鸭》,巩固对小鸭的外部特征及生活习性的认识。

  5. 鼓励引导幼儿说出小鸭的外部特征及生活习性。

  6. 鼓励启发幼儿大胆向好朋友介绍小鸭。

  三.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到“小河”里学小鸭捉鱼,在“草地”上学小鸭走路。教师指导。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引言:听!谁在哭?小朋友玩得正高兴呐!谁在哭?(教师环顾四周)哦!原来是小猫、小狗、小鸡在哭。你们为什么哭呀?是不是也想跟我们一起捉鱼呀?可你们......(启发幼儿自己说出小猫、小狗、小鸡的生活习性)。啊?不想捉鱼?哦!原来它们是肚子饿了!宝贝们,小动物可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会它们的肚子饿了,我们该怎么办?(幼儿……)看!这有小动物们爱吃的食物!我们去喂他们吃吧!可你一定要说出xx爱吃xx,这样说小动物们会更喜欢你们的!

  2.幼儿送食物,并说出xx爱吃xx。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特别是在活动延伸部分,幼儿都显得特别积极,并能大声说出小动物的特征和习性,给小动物喂食物时 ,一个个的认真样,真是可爱极了,活动结束时都不愿离开!此次活动中唯一不足的是结束部分,我要把活动延伸和结束部分换一换,幼儿的兴趣还挺高,我就结束了活动,如果把这两个部分换一换,我想这节活动就更完美了!

  小百科:鸭子英文名称:Duck。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动物,是由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是一种常见家禽。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动物。

小班教案范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宝宝:你想到哪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 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

  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问: a、 小兔怎么了?

  b、怎么会摔交的?(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c、是谁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应该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

  木偶表演

  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

  3、分糖 幼儿每人一颗 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 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

  音游《汽车开来了》。

小班教案范文7

  一、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画、包、扎、剪、贴等的技能,让幼儿学习装饰瓶子的多种方法。

  2、引导幼儿了解废弃瓶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让幼儿认识到废弃瓶子可以制成美丽的装饰品。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啤酒瓶、罐头瓶或可乐瓶。

  2、准备不同材质的物品: 油性涂料或彩绘颜料、画笔、花棉布、毛线、许愿星、剪刀、 广告纸、缎带、剪刀、双面胶、麻布、麻线、剪刀、双面胶、干树叶、干花、双面胶。

  3、多媒体课件《瓶子宝宝的新衣裳》,照相机一台。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用谈话的方式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⑴展示幼儿带来的各种瓶子)师:今天老师把你们收集的'瓶子宝宝请到了班里做客,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收集到的呢?

  ⑵你在哪里经常能看到这些废弃的瓶子呢?(垃圾桶、垃圾箱、垃圾场)

  ⑶瓶子里面原来是装什么的?这些瓶子还能做什么用呢?

  ⑷小结: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瓶子,由于人们把瓶子里装的东西用完之后就随手扔掉,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瓶子变一变呢?

  2、观看课件(装饰后的瓶子),了解瓶子还能用来装饰,能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逐一观看并讨论:

  ⑴、这些漂亮的花瓶是怎么做成的?(引导幼儿说出画、包、扎、剪、贴等方法)

  ⑵、是用什么东西把瓶子化妆成这么漂亮的呢?(引导幼儿认识并说出油性涂料、花棉布、毛线、广告纸、缎带、麻布、麻线、干树叶、干花等这些材料的名称)

  ⑶这些瓶子宝宝穿上衣服后真漂亮,让我们也给自己的瓶子宝宝打扮一下吧!

  3、分组进行操作,教师适时指导。

  要求幼儿大胆想象动手创造,鼓励能力弱的幼儿积极完成。

  4、展示作品

  互相欣赏、分享成功的喜悦。

  ⑴、瓶子宝宝们可真漂亮你想把穿好衣服的瓶子宝宝放在哪里?(书桌上、客厅里等等)

  ⑵、拍照游戏:请幼儿手拿瓶子宝宝自由结伴,老师为孩子们拍照留影纪念。

  ⑵、每位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瓶子宝宝拿给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们欣赏。

  四、延伸活动

  小朋友们的小手真巧,给瓶子宝宝穿上了这么漂亮的衣裳。让我们回家好好找一找: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废弃物品可以利用?下回我们再来打扮它们。

小班教案范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风与树叶之间的关系。

  2、感受风吹树叶飘动及风停了树叶静止的动静结合之美。

  3、学念儿歌《树叶》。

  4、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念儿歌《树叶》。

  活动准备

  1、“风”头饰一个。

  2、树叶31张。

  活动过程

  一、听讲儿歌《树叶》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树叶》,请幼儿仔细倾听。

  二、说一说

  1、教师:风来的时候,树叶怎么样?

  风走的时候,树叶又怎么样?

  你们喜欢这些树叶吗?为什么?

  2、教师朗诵儿歌(加动作),请幼儿小声跟读。

  3、教师朗诵儿歌(加动作),请幼儿大声跟读。

  三、游戏

  1、飘起来,停下来。

  教师戴头饰幼儿拿树叶,教师一边跑一边念“风来了”,幼儿把树叶举到头顶左右摇晃,脚在原地碎步跑,一边说“树叶飘飘”,教师念“风走了”并往回跑,幼儿把树叶放下站着不动,一边念“树叶悄悄” 。

  2、跑跑停停。

  请几名幼儿上台围成圆圈,教师是风,幼儿是树叶,教师边跑边念“风走来了,树叶飘飘”,幼儿也跟着跑起来,教师念“风走了,树叶悄悄”时停下来站着不动,幼儿也停下来站着不动,其余台下幼儿配风声“呼呼呼……”

  四、回顾儿歌

  幼儿和教师一起读一遍儿歌。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活动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教具准备充分,能用直观教具(“风”头饰、实物树叶)和游戏教学,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教师语言甜美、教学表情丰富、教学语言抑扬顿挫、注意组织课堂。但对于调动幼儿跟读方面做得不到位,幼儿读儿歌的参与率偏低;活动的结尾部分“回顾儿歌”设计得不好,由动到静,对幼儿来说不适合,因为其动“动起来了”就很难收得住,再去回顾儿歌参与率必然低,幼儿活动的特点是由静到动,孩子情绪高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在游戏中结束活动,那样会更好。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

小班教案范文9

  活动目标:

  1.采访、讨论,感知发现城市美容师的工作特点。

  2.愿意将自己的想法积极地表达出来。

  3.爱惜自己生活的环境,能初步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城市美容师的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视频、PPT、联系好的环保工人以及他的装备、音乐伴奏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客人,自然导入

  小朋友,看,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呀?(环保工人进入)

  对了,他是一位环保工人,打个招呼吧!我们的马路、街道,那么的干净、整洁,全靠他们了。

  评析:邀请孩子熟悉又不熟悉的环保工人进入课堂,与他们近距离接触,感知他们的苦与乐。我们的活动有时候会因为这些“特别嘉宾”的进入而更显活力。

  二、采访叔叔,了解工作

  1.叔叔来到我们身边,现在,你们都是小记者,有什么问题,你来问问这位叔叔。

  问题设置预设:

  (1)你扫的垃圾臭不臭啊?(当然臭了,你们经过垃圾箱时,是不是都捂着鼻子啊?那我每天都要把这些扫干净。)

  (2)你天天扫马路,累不累啊?(很累很累,每天下班,我的手和脚都是又酸又累。)

  (3)你除了扫马路,还做什么呀?(还要清理垃圾箱,还有好多人在墙上乱贴小广告,多难看啊,我们要及时清理掉。)

  (4)你天天几点钟起床上班啊?(我们要在你们的爸爸妈妈上班之前,把马路打扫干净,垃圾箱清理掉,所以,你们都在睡觉的时候,4点钟,天还没亮呢,我们就已经在工作了。)

  老师小结:看来,环保工人的工作不但辛苦,有时还有点危险,因为,他们就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工作。每天,他们面对的都是又脏又臭的垃圾,他们要早早起床,工作就在有灰尘、有噪音、有好多车的马路上,多辛苦啊。但是,没有环保工人的劳动,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没有这么整洁了。

  评析:此环节深受幼儿喜欢,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常常让我们成人大吃一惊,确实来自他们的'视觉,他们的疑问,特别是生活。环卫工人叔叔的回答很有趣,展示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感叹连连。

  三、讨论交流,尊重劳动

  你觉得环保工人的工作重要吗?可是这里有一段视频,你看看……

  (播放视频:马路上乱扔垃圾、垃圾扔在筒外、口香糖吐于地上等等)

  你看到什么了?他这样做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叔叔,你觉得我们小朋友说得对吗?(你们说得真好,如果你们都这样做,那我的工作就轻松多了。)

  小结:对了,孩子们,我们不光要保护环境,还要尊重环保工人,尊重他们的劳动哦!

  评析:视频提供内容选取于生活中的典型,孩子们对画面很熟悉.互动交流特别热烈.情感激发,迁移反思,孩子们在看看、说说、互动中自然而然内化了一些正能量行为.

  四、观看PPT,价值判断

  老师这儿有几幅图片,你们来看一看,这些人做得对不对?(5幅图:乱扔垃圾、吐痰、开车时扔东西、捡垃圾……)

  评析:价值判断,进一步推动情感的升华,孩子们在判断对错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对照自己的行为、评价他人的行为。

  五、表达心声,结束活动

  环保工人的工作这么辛苦,这么重要,小朋友,你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说得真好,现在,我们来送个礼物给叔叔,唱首歌给阿姨听好吗?

  小结:环保工人就是我们的城市美容师,有了他们,我们的城市才能更美丽,孩子们,让我们都来做城市美容师,让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吧!

  评析:送礼物给环保工人,让孩子蕴含的饱满热情有了一个表达倾诉的方式,“叔叔进课堂”,此时的互动让活动达到了一个**。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了我们生活的小区、街道等都是有清洁工打扫干净的,他们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平凡,但却很伟大。懂得尊重环卫工人并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并学会从整理自己周边的环境卫生开始来养成个人讲卫生的好习惯!总的来说,幼儿对环卫工人、保洁工人的工作很了解,但对绿化工人的工作不是很了解。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幼儿发言的面很广,兴致很高。

小班教案范文10

  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英语活动,尝试用Hello/Hai/Bye bye向他人打招呼。

  2、初步感受英语文化。

  活动准备:磁带、录音机、手偶。

  活动过程:一、直接导入

  教师进入活动室和幼儿打招呼,hello hai。

  二、出示手偶和幼儿打招呼。

  1、 小朋友们,今天宋老师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宝宝看看有些谁哦?

  2、 DOG 和小朋友说HAI、 CAT和小朋友说HELLO、RABBIT和小朋友说I’m glad to meet you。

  三、出示会走路的`蜡笔小新。

  1、T:今天我还请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来了?

  S: 蜡笔小新

  T:今天小新来到杨山幼儿园小班,它非常高兴,它现在要来找朋友打招呼咯。

  3、 蜡笔小新找朋友打招呼

  四、教师和幼儿打招呼。

  1、 教师边唱歌曲、边做动作,hello hello hello hello I’m glad to meet you。

  五、幼儿游戏,听音乐和自己的朋友用HELLO /HAI打招呼。

  六、DOG、 CAT、 RABBIT分批和幼儿say :bye bye。

小班教案范文11

  幼儿园小班教案

  【设计意图】

  “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得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大”和“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大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动过程】

  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大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大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比比谁的鞋子最大?谁的头最大?谁的嘴巴张得最大?谁的手最大?谁穿的衣服最大?……

  游戏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师讲述故事《大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大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香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游戏四:吹气球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大和变小的物体?

  (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大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大。

  (2)用口吹难度太大,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

  (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游戏五:食物变变变

  1、大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大、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

小班教案范文12

  活动来源

  本活动源自《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小班?上)《彩色世界》主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第二版)。

  玩具汽车是幼儿常见并喜爱的玩具,把汽车作为绘画工具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而通过控制车轮的滚动来画出不同线条轨迹的作画方式,也符合了小班幼儿尚未掌握精细手部动作的特点,体现了“玩中学”的教学理念。另外,在“彩色世界”这个主题中,幼儿已经认识了多种常见的颜色,逐渐对色彩产生了兴趣,此次活动能丰富幼儿的操作经验,加深他们对色彩的感知。

  活动目标

  1.体验用玩具汽车作画的方式,享受与同伴共同创作的乐趣。

  2.观察不同车轮留下的不同纹路,感受操作中颜色的变化。

  活动准备

  玩具汽车若干辆,数张全开白包铅画纸,装满各色颜料的盘子(盘子中放有海绵以控制颜料用量),娃娃围裙若干件。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玩具汽车怎样跳舞?”

  1.幼儿穿上围裙,围圈而坐。

  “今天有好多玩具到小4班来聚会,看它们跳起舞来了。”(展示玩具汽车)

  “小朋友跳舞用什么跳的?”(用手、脚、身体……)

  “那这些玩具车跳舞用什么呢?”(用轮子)

  “请你们玩一下这些汽车,试试怎样让它们用轮子跳舞。”

  幼儿自由玩汽车。

  2.请幼儿演示开汽车的不同方式。

  “你是怎样让玩具车跳舞的?”

  小结:汽车跳舞的'路线可以直直的,也可以拐弯、转圈、扭来扭去……只要你觉得好看,让它怎么跳都行。

  (评析:玩汽车的环节,拓展了幼儿让汽车留下不同轨迹的经验,使接下来的创作有了经验的铺垫。如果教师在导入活动时先安排一段律动,之后提“小朋友跳舞用什么跳的”这个问题,就会比较自然而不会让幼儿觉得突兀。)

  二、示范作画――“把玩具车跳舞的路线画下来。”

  1.“这里有一些盘子,里面装着颜料,看都有些什么颜色?”(一起辨认红色、黄色和蓝色)

  “我们用这些颜料把玩具车跳舞的路线画下来吧。先把玩具车的轮子在颜料盘里蘸一下,再小心地拎起汽车,在纸上滚动,汽车跳舞的路线就出来啦!”

  2.请一名幼儿用另一辆玩具车的轮子蘸另一种颜色,在纸上滚动,引导幼儿观察两种车轮画出的不同效果。

  “这两条路线一样吗?你喜欢哪一条?”

  3.再请几名幼儿滚动蘸不同颜色的玩具车,一起欣赏画出的效果。

  (评析: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幼儿习得基本的操作方法,这对于刚接触绘画的小班幼儿来讲是需要的。这样能使幼儿尽快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享受绘画的乐趣。当幼儿见到同伴用汽车“滚”出来的作品时,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萌发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三、幼儿操作――“你来试一试。”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玩具汽车,分组与同伴合作,在铅画纸上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适度指点。

  (评析:教师能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幼儿自由尝试;全开的白纸足够多辆玩具车在上面“行驶”,便于幼儿大胆创作。教师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幼儿在操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进行了适时的引导。比如提醒不会把握画面整体的幼儿“将汽车往空的地方开”,把纸画满;鼓励用色单一的幼儿“让汽车试试不同颜色的衣服”,尝试使用不同的颜料;要求抢占位置的幼儿能“把身体让过一点”,谦让同伴等。用易于幼儿接受的语言促进了幼儿行为的调整,提升了幼儿的操作经验。)

  四、欣赏作品――“瞧,我画得多棒!”

  将铅画纸贴在活动室的墙,教师用彩纸剪成汽车状进行装饰,共同欣赏。

  引导幼儿交流讲述:你用了什么颜色作画,画在了哪里,这幅画上有几种颜色,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

  (评析:展示作品和交流讲述,能帮助幼儿回忆创作过程,巩固操作经验,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交流时,有幼儿发现作品中出现了黑色的线条,可颜料盘中没有黑色。教师肯定了幼儿的发现,同时鼓励他们在区域活动中“看看颜色怎么变魔术”,观察几种颜色在一起的变化。)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塑料小博士

  制作意图: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不灵活,手眼协调能力差,他们对颜色及常见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如按颜色、形状)及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序。为了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及分类、排序能力,制作了此游戏材料。

  教育价值:

  1.发展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动作的协调性。

  2.能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3.提高观察能力,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规律并进行排序。

  选用材料:大可乐瓶,呢绒绳,红、绿、蓝色踏踏迷,红、绿、粉色垫板,及时帖,大透明胶条,皱纹纸。

  制作方法:

  1、两个大可乐瓶剪去瓶口,把瓶身对接用大透明胶条粘牢瓶底向上,然后瓶身用及时帖装饰好,在瓶身的上半部分粘好五官,在瓶身的下半部分粘好用皱纹纸做的百褶裙,最好在娃娃头顶粘上压好摸并穿好五根呢绒绳的五角星即可。

  2.红、绿、蓝色踏踏迷,红、绿、粉色垫板分别剪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用打孔机打好孔。

  适用年龄:小班室内活动

  操作方法:

  1、能力弱的幼儿按图形,不分颜色进行穿接。

  2、能力较强的幼儿按图形、颜色分别进行分类穿接。

  3、能力强的幼儿在完成以上的操作后,教师引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穿接。(如按圆形的红绿、红绿规律穿接等)

小班教案范文13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注意到车辆的车轮花纹,加深对车辆的认识。

  2、体会到合作做事的快乐。

  准备:

  各种颜色的颜料液、海绵、小碟子若干、玩具车、白纸。

  活动与指导:

  1、让幼儿把玩具车翻过来,看一看车轮上凹凸不平的.纹路,并用手摸一摸。结合实物向幼儿解释什么是凹,什么是凸。幼儿理解后,让他们再次用手摸一摸车轮上凸起来的部位和凹进去的部位。比一比它们摸起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布置幼儿将海绵在颜料液里泡一会儿,取出来后反过来放在碟子里(这一步视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而定。如果幼儿能力还做不到完成这一步骤,可以由教师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里,幼儿轮流使用)。示范指导幼儿把玩具车从海绵上经过,然后再把玩具车放在白纸上,从上面经过,拓出不同的车轮花纹来。幼儿拓完后,帮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名字。

  3、等幼儿拓出来的花纹凉干后,每名幼儿选一份作品,把选出来的作品用胶水粘连起来,组成长长的彩带。组织幼儿比较一下,自己手里的一张花纹图案和长长的彩带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好看一些,和孩子们一起把彩带挂起来,用来装饰活动室墙面。装饰好后,让幼儿去找一找哪一条彩带是自己拓出来的。

小班教案范文1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玩沙的快乐,感知、发现沙子的特性是松散的、细细的。

  2、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玩沙的.操作工具(铲子、小篓子、勺子、打洞的可乐瓶等),毛巾。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引起幼儿玩沙的愿望:

  师:“我们已经玩过沙了,你们都非常开心,不过今天我们在玩沙的时候你能发现沙子有什么秘密吗?”

  (幼儿选择地方自由地玩)

  2、 体验沙的特性:

  (1)在幼儿玩沙中,教师引导幼儿感知: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2)鼓励幼儿尝试从管子、瓶子里漏出来,观察沙子发生的变化。

  “你是怎么玩沙的?”(请个别幼儿演示操作)

  “你喜欢玩沙吗?”“你还能怎么玩?”

  “想不想用沙子来画画?”

  3、在沙子上作画:

  (1)教师用手指在沙子上画图:“看,老师画了什么?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

  (2)幼儿随意在沙上作画,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教师提醒幼儿玩沙时要注意卫生与安全,如:不能将沙子弄到自己和同伴的眼睛里;游戏结束后要将自己的玩具收拾好,放回原处。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演唱歌曲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小班教案范文15

  《请你跟我这样做》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2.通过多种形式感知音乐,能有节奏地进行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1.音乐小游戏“洗手歌”,感受快乐,集中幼儿注意力。

  2.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及情绪。

  T:香香的小朋友们找一个座位坐下,我们要听好听的音乐咯!

  (听音乐,教师可用点头、拍腿等方式让孩子初步感知节奏)

  T:听了这首音乐你们想干嘛呀?这是一首快乐有趣的音乐还是悲伤难过的音乐?

  3.游戏铺垫

  T:这个音乐中还藏着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呢!你们会玩这个游戏吗?

  师幼一起进行游戏,节奏由慢到快,内容由少变多(类似于音乐中的游戏内容)

  T:有这么多的小动物是什么地方呀?原来这首音乐说的是小朋友们去动物园玩“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呢,请你听一听这个游戏到底藏在音乐的什么地方?

  4.结合图谱完整欣赏音乐。

  (1)讲解图谱,熟悉游戏内容。

  T:这个游戏藏在什么地方?这里有什么动物啊?这些小动物是什么样的?

  T:这些箭头表示什么意思?他们一共去玩了几次游戏?每一次游戏都比前一次游戏怎样啊?

  5.分段进行游戏

  (1)进行第一段音乐的游戏。

  T:看,老师的小手会走路哦!伸出小手准备进行第一次游戏咯!

  (2)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后进行第二段音乐游戏。

  (3)用“你的`小手还可以在哪儿走”和“小手累了,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地方走”等方式进行第三、第四、第五段的音乐游戏。

  (4)结合图谱教师讲述第六段的游戏内容后进行游戏练习。

  6.完整音乐游戏。

  (1)教师带幼儿进行完整游戏,可用身体律动让幼儿感知乐句及旋律的上下行。

  (2)尝试请幼儿做领头人进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