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2-11-17 08:00:2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教案模板汇编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大班教案模板汇编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认识并掌握条形统计图的计数方法,知道用条形图进行统计更清楚。

  3、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活动准备:

  1、记录纸每组两份,每份4张;记号笔

  2、4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境,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进行记录。

  师:“又到了超市需要进货的时候,请你们来帮经理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

  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你统计的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表格、画点点的办法,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

  二、尝试用条形图涂色的办法进行第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条形统计图和记录方法。

  师:这也是一个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有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下代表统计什么东西,纵坐标上的刻度代表统计的数量。如果统计出来苹果有2个,那么就画两个格子。

  2、师幼共同完成一份条形统计图

  3、再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师: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小结:用条形图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

  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

  三、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时候会见到统计图。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平行和垂直的线条表现高楼轮廓。

  2、欣赏焰火的绚烂,感受国庆节的气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16开长方形黑色纸,棉签,水粉颜料,油画棒。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在家长带领下欣赏焰火,观察夜晚的建筑。

  3、教师自身经验准备:收集节日夜晚的图片资料,了解国庆节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讨论:

  1、欣赏节日夜景的图片。

  师:10月1日是祖国的生日,这一天人们以各种形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国庆节的夜晚真美,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天空中舞蹈。

  让夜晚的高楼也变得跟平常不一样了。

  小朋友们看焰火下的高楼真漂亮!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夜晚下的高楼的特征。

  师:夜晚下高楼是什么样子的?高高的幼儿教育,一层一层的。

  你们还观察到高楼上有很多窗户,有的开着灯,有的没有开灯。

  二、布置任务

  师:小朋友们观察到节日的夜晚丰富多彩,我们要把它画出来。

  高高的建筑要用长长的线条来画。

  现在我们就用浅色的油画棒把一排排的高楼画的高高的。

  不同的建筑有高有低,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幼儿画高楼的轮廓。

  师:细细的油画棒从纸的最下面开始向上长出了高楼大厦。

  小朋友们用平行的线条把高楼分成好多好多层,这样住进去的`人就更多了。

  有的房子在前面,低低的,矮矮的,有的房子在后面,高高的。

  碰到被前面的房子挡住的高楼,要用“跳过去”、“躲起来”的方法。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抛、跳、跑等基本动作,促进手、腿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

  2、能积极参加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人手一份报纸。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坐在报纸上跟着教师做各种动作:长长的(脚伸直)、宽宽的(两脚分开)、山洞(双手抱住膝盖)、蝴蝶(两脚交叉双手跟着脚动起来)、由慢变快的动作

  儿歌:“两脚长长的,变成宽宽的,钻过小山洞,变成蝴蝶飞呀飞”。

  二、练习跳的动作。

  1、引导幼儿在“荷叶”上,跳上跳下。

  2、教师示范并说明双脚并拢跳过“荷叶”。

  3、引导幼儿双脚并拢跳过“荷叶”。

  三、自由探索。

  1、幼儿自主玩报纸,教师适时引导。

  2、介绍自己的玩法。“你和报纸是怎么玩的?”

  3、教师介绍自己的玩法——和报纸赛跑。

  四、报纸游戏:《看谁跑得快》。

  将报纸贴在胸前,向前奔跑,不让报纸掉落,奔跑时小手不能用手拿报纸,看谁跑得最快!

  1、教师示范并重点说明双手离开报纸。

  2、3-5个幼儿示范后,请全体幼儿玩游戏并提出游戏规则:“雷声”、“雨声”时,引导孩子们把报纸当作伞,集中到老师身边,蹲下来“躲雨”。

  五、游戏:比一比谁的`报纸扔的远,抛得高。

  “太阳公公又出来了,我们的好朋友报纸想变成风筝到天上去飞一会,怎么办?——-往上抛

  1、幼儿自由将报纸往上抛,教师适时引导:将报纸揉成团可以抛的越高。

  2、将报纸扔进纸篓里(由近及远让幼儿尝试)

  六、放松运动。

  你把报纸成功扔进纸篓了吗?扔进的放松哈哈哈大笑,没扔进的做伤心样唔呜呜呜……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能轻柔、有表情的演唱。

  2、用唱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3、了解少数民族歌曲独特风格。

  二、活动准备:

  l、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春天景色,观察柳枝风吹的动态,引导幼儿展开想象,教学反思《总结阶段 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2、根据歌曲设计图谱一幅。(也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谱)

  三、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课题

  教师:春天来了,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像姑娘的什么呢?你们听一听?(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二)、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l、教师出示图谱,边演示边完整清唱。

  ①教师:这张图谱可以帮助我们学唱歌,下面我来唱,你们看我唱到那儿了?

  ②教师演唱,提问幼儿。

  2、学唱歌曲。

  (1)教师指图演唱,让幼儿了解使用图谱的方法。教师:小朋友,这张图谱用美丽的画把歌词给画了出来,这谱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歌词,使我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每一句用什么样的情绪唱?

  (2)幼儿跟随教师边指图谱边演唱。

  (3)教师提示:

  ①幼儿注意唱好三拍子的旋律。(强、弱、弱)

  ②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3、学唱衬词,练习二声部唱。

  (1)这次演唱请小朋友唱歌词,每两小节歌词的后两拍教师用“沙沙沙”衬词演唱,从第9小节开始至结束师幼合唱。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2)幼儿分组轮唱衬词(教师参与),练习二声部唱。

  4、教师可鼓励幼儿创编动作有表情地边唱边表演。

  现在正值秋天,开始导入的一段谈话已经不适合季节了,因此我改成了直接介绍歌曲名称,然后再通过歌曲向幼儿介绍春天的美。

  这首歌曲很普遍,有部分幼儿以前曾经接触过,因此在学唱歌曲时幼儿表现的很轻松。

  由于幼儿练习二声部的机会不多,因此活动中幼儿显得有些难度。

  四、活动反思:

  《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歌曲。歌词简练,

  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因此这首歌曲深受幼儿的喜欢。活动中我尝试用填充图谱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歌词,加入了手的操作活动,再加上每贴一张图片就预示着一句新歌词的'产生,这样就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困惑,让幼儿愉快、主动地学习歌曲,使歌唱活动显得如此自然和顺理成章,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兴致盎然,令我也感受到一丝成功的喜悦。并且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谱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2、指导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与节奏的基础上,学习身体动作总谱。

  3、要求幼儿根据教师指挥的手势,迅速正确地做出动作反应。

  活动准备:

  1、乐曲录音磁带

  2、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图谱:秋天的池塘里真热闹,小螃蟹们开起了音乐会,它们表演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看,河蚌来了,小螺狮来了,小鱼来了,小鱼也吹起了泡泡,这时水草也跟着舞动起来,大家一齐跳起来。

  2、倾听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池塘里的.音乐会。

  幼儿边听音乐,教师边指图谱。

  师:你觉得它们的音乐会怎么样?

  3、师:让我们也来跟着音乐一起拍拍手吧。幼儿按乐曲的节拍随音乐拍手。

  4、引导幼儿编身体动作总谱

  5、指导幼儿分声部练习“ 身体动作总谱”

  (1)在总体模仿动作熟练的基础上,教师用模仿动作指挥幼儿分声部做动作

  (2)教师用指挥动作指挥幼儿分声部做动作。

  (3)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指挥做分声部动作。

  三拍子的音乐以前接触的较少,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有些困难,但经过慢慢的练习后,也能整齐的拍出来。

  看着图谱孩子们能够打出整首乐曲的节奏了,但是不知道他们配上乐曲后,会不会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