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水果拼盘”是湘版教材六年级下册“丰盛的大餐”中的一课。本课通过学习制作水果拼盘,使学生涉足应用设计领域。在小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生动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提高评价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掌握制作水果拼盘的方法和步骤,体验制作乐趣,感受集体拼摆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同时鼓励学生将之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教学重点:
切、摆水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材料进行整体造型
教具准备:
课件、各种水果、实物投影仪、纸制水果切片、纸盘、评价小星、名称小卡
学具准备:瓷盘、水果、黄瓜、水果刀、塑料垫板、牙签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的双休是怎么度过的?
生:我的双休在玩游戏……
[师生随意的交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情境的创设做了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我昨天去参加了一个朋友的生日宴会。丰盛的午餐过后,热情的主人给我们端上来一盘时令水果,有新鲜的橘子、草莓、苹果、奇异果,真诱人哪!可是,放在那里谁也没有吃,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是因为很不好意思。(生:剥皮多麻烦!)
2、师:是啊!剥皮、切块真麻烦,还得弄脏手。如果端上来的是一份水果拼盘,能省去所有的麻烦,还能带来视觉的美感,增进食欲。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制作——水果拼盘。(出示课题)
三、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以前见过水果拼盘吗?课本上为咱们提供了一些漂亮的拼盘照片,我们去看一看,同时请小声地议一议:你觉得一份水果拼盘要经过哪几个制作步骤?
学生分组讨论,统一他们对于水果拼盘制作的初步认识。
[这样的形式有利于让高年级的'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理性分析,培养他们对事物的分析辨别能力,并从中获得认同感。]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1、构思2、切3、拼摆
四、方法探索
1、师:让我来考考你们:这个最普通的橙子,你们觉得它能有哪几种切法?
生:横竖切成块(生:切成圆片、半圆片、扇形片;生:去皮,分瓣……)
老师依次出示切开的不同形态的橙子。
2、师:说得真全面。可是,不同的水果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切法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看老师课前搜集的一些图片资料,呆会儿告诉我你有什么新发现。
播放课件——抽象图案的水果拼盘图片
[学生带着问题欣赏着、判断着美丽水果拼盘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好看的形态,思索着。]
3、师:你们发现了用来制作拼盘的哪些原材料?
生:草莓、橘子、西瓜、梨、哈密瓜……(生:除了水果还有一些是蔬菜,有黄瓜、胡萝卜、西红柿)
4、师:因为使用的水果的多样性,水果拼盘的造型才有形状、色彩、大小的对比和变化。你观察注意到哪种水果的造型方法了吗?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各自观察到的适合水果外形特色的切的方法,教师一边协助并说明。
[学生的观察所得和推测在展示台上得到验证,不妥当的切的方式老师及时纠正,高明的方法得以推广,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种水果的切的方法。老师也切来了足够多的水果,可是堆在盘子里不怎么好看,请名同学来帮帮我。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上台做拼摆训练,其余的学生在课本的空盘子里画出设计稿。
6、师:他沿着盘子的“圆形”造型,大的圆形橙片中央点缀小的紫色葡萄,真好看!再看看你们的设计,有不一样的吗?
生纷纷到实物投影仪上介绍展示自己的设计。
7、师:除了同学们拼摆的这种抽象图案,水果拼盘还有许多种具体的形象造型,让我们一起去惊叹一些同学的鬼斧神工之作吧!
播放课件,欣赏水果雕刻的生动形象。(师生共同辨认它们所使用的蔬果材料)
8、师:经过精心的构思和切、雕加工,水果有了生命有了灵气。老师这里有一份水果拼盘——蝶舞,知道我使用了哪些材料吗?
生:翅膀用的是苹果、橙子,触角是胡萝卜
五、创造表现
师:同学们真是慧眼!不知道是不是都有一双巧手呢?今天,请咱们班的8个小组利用现有的材料展开构思,制作一幅最能体现你们团结合作精神的水果拼盘,并为它取一个动听的名字,咱们火拼一场,看看哪组能够胜出,好吗?
(教室里顿时热火朝天,每一位学生都在组长的带领下策划着,或切苹果,或舀酸奶,或插接或指挥,所有的个体都有参与到制作活动中来了。)
六、欣赏、评价
学生逐次将小组作品摆放到教室后的展台上。
1、师:48位“评委们”!带着你们的神圣小星,排好队,咱们开始第1轮的——评分。把小星放到你们认为造型最美的水果拼盘下面,最棒的作品即将产生了。
长长的“评委”队伍围绕着教室的四周缓缓行进,冠亚军以10票、9票、8票的成绩胜出。教室里一片欢呼。老师拿出相机拍摄下学生的作品。
老师播放课件,传来欢乐的音乐声。
2、师:48位“厨师”们,桌上的水果拼盘十分精美、诱人,你们辛苦了!咱们现在进行第二轮——劳动果实分享!伸手品尝一下最诱人的那块水果吧!
[同学们首次肆意地在课堂上吃着水果,分享着彼此的劳动成果,甜丝丝的感觉在嘴里,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满足感在心间。]
课后反思:
这节课热热闹闹地上完了,可是课上的若干细节若干笑脸在脑海里萦绕。有名叫丁松的男生独具创意,“晃来晃去的香蕉”的切法让所有的人笑破肚皮;孩子们认真地策划,甚至手绘出水果拼盘的设计稿;课上没有提到的材料——酸奶、炼乳也在拼盘中得以合理利用;我为他们的热情感动、为他们的独具匠心的创意感动、为他们开心的笑而感动。这节课我给他们比较大的空间——8人小组自由组合、材料准备、技法探索直至创造表现始终坚持给他们尽量多的主动性,他们从中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成功感愉悦感,体验到合作学习和创作学习的活动乐趣。只有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他们才会真正地喜欢学习。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同学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来设计一小块地毯,然后再拼成一块大地毯。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引导同学运用剪贴和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指导同学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3、在拼贴“大地毯”的过程中,是否发扬合作精神,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准备若干绘画和剪贴的小地毯的`范例和各种颜色的纸。
同学带一块泡沫拼图地垫。准备旧挂历纸、画报纸、油画棒、剪刀、水彩笔、胶水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地垫拼图游戏:由一个小组的同学一人拿一块地垫,拼插起来,看拼成的大地垫的图案是不是更美,更富有变化。
活动二:
出示一幅大地毯,然后把它拆成小块,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小地毯”图案是怎样组成的,“小地毯”都有用什么方法表示的?它美在哪里?
集体交流,再把发到手中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反复体会形式美。
活动三:
利用实物投影仪具体展示、分析设计“小地毯”的方法:剪贴、绘画,懂得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示自身独特的设计。
按设计方法不同同学自由组合,互相交流设计构思。同学运用间或绘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
活动四:
分组把做好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小组互评。
“地毯展销会”展示所有的地毯。
收拾与整理:提醒同学收拾好学习用具。坚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
让同学尝试用更多的旧资料,如布、线、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1、是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3、贴“大地毯”的过程中,是否发扬合作精神,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札记:
由于优秀教案上的失误,上第一个班时一局部同学把本课设计地毯与xx时的设计手绢混淆了,虽然做出来的效果很漂亮,但是当与他人的拼在一起时就显得很单薄、很纤弱。所以在上另两个班时,我先将手绢与地毯的图案进行了比较,使同学对二者的图案风格有一个直观地认识,这样再做设计时就再没出现手绢式的小地毯了。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知识目标:
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教学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
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
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
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札记: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装饰性特点
2 能够初步了解动物变形、装饰的一般表现方法和规律
3、使学生体会到图案的装饰美
教学重点:学会用装饰图案的方法表现大花鸡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动物装饰变形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老师用基本型组合了一只小动物,你们看一看,它是谁?大屏幕播放动画(大公鸡)
大公鸡的外形由哪几部分组成啊?(学生回答)我们初步了解了鸡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装饰画的方法来表现大花鸡。出示课题:《大花鸡》
二、 探究新知:
1、展示不同形态的鸡
因为鸡种类很多,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只形态不同的鸡,它们的颜色不同,有的尾巴向上翘,有的尾巴是向下的。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基本型组合来表现它们。
2、欣赏民间工艺品
因为鸡的外形漂亮,还有着美好的寓意,因此深受民间艺人的喜爱,创作出了多种鸡造型的艺术品,大家一起来欣赏,学生说出鸡造型的民间工艺品名称。为什么大家喜欢鸡的形象呢?谁知道?因为它有一个美好的寓意,来那么谁能说出鸡的寓意呢?(吉祥吉庆)另外在古代没有表,鸡还有一个什么功能?(报时)
在民间也出现了很多以鸡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现在我们就来欣赏
3、出示第一幅图片(一只真实的鸡和一只装饰鸡进行对比),有哪些不同?色彩、外形等,用了哪些方法进行了装饰?(简化、夸张、添加、拟人、变形等方法)
出示第二幅图片:出示农民画《鸡探石榴》,图案丰富吗?这里面有我们熟悉的什么线?(折线、弧线、波浪线等)肚子的部位用一个单独纹样来表现。为什么?出示花边纹样图片,这都是我们熟悉的折线、弧线和单独纹样,是不是非常简单?细心的同学们看看旁边的纹样与这幅图有什么关系?找一找它们用在了哪里?
4、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这种装饰画不仅在民间受欢迎,很多同学也喜欢这种艺术形式,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几幅学生作品。这些作品重点装饰了鸡的哪些部位?我们还可以自己的喜好进行大胆的变化,比如鸡冠可以变成火苗状、花朵状,尾巴可以变成扇形或其它形状,翅膀的位置外形都可以改变。
5、出示纹样素材
(1)看看它们能用在什么地方?
(2)这里边的纹样还可以怎样组合、变形、装饰?
(3)教师出示一幅再创造的图,引导学生了解其丰富变化
三、学生实践:
要求每位学生用装饰画的方法表现一只大花鸡,本节课完成一只大花鸡的外形及纹样装饰设计
可以画鸡的各种角度,并将其夸张变形 发挥想象力,在鸡的身上装饰漂亮的花纹 注意构图合理、大小适中
四、作业展评:
选两三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课题:前前后后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会用手指点画方法表现小蝌蚪的基本特征,圆圆的脑袋,细细的尾巴,黑色的皮肤。
2、通过观察、讨论、练习,会用点、按的方法画出小蝌蚪的身体,用手指侧面拉出尾巴,并表现出向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3、对手指点画感兴趣,体验与小伙伴在一起画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
墨汁、宣纸背景图、小蝌蚪找妈妈视频、抹布
活动重难点:
重点:会用点、按的方法画小蝌蚪身体,用手指侧面拉出尾巴
难点:通过拉出不同方向的尾巴来表示小蝌蚪是向不同方向游来游去的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导入
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2、师: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个故事,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
二、播放小蝌蚪视频
1、看一小段停住。
师:这是小蝌蚪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说出小蝌蚪圆圆的脑袋,细细的尾巴
2、继续播放小蝌蚪到处游泳的视频
师: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游的?一直往一个地方游吗?总结:小蝌蚪是黑色的,圆圆的脑袋,细细的尾巴,朝不同方向游
三、探索手指点画小蝌蚪
1、介绍绘画材料和探索绘画方法
师:今天我们也来画一画小蝌蚪,一起来看看我们用什么画。(宣纸和墨汁)怎么画小蝌蚪?用手指来试试看。手指圆圆的,变成小蝌蚪的脑袋,尾巴怎么画?请幼儿讨论尾巴的画法。
画完脑袋后,把手指侧过来,轻轻一拉,拉出一条细细的尾巴
2、幼儿练习探索点画小蝌蚪
幼儿在纸上自由练习,针对幼儿绘画情况,进行提示总结。(用尾巴的不同方向表示向不同方向游的小蝌蚪)
3、出示宣纸水墨画背景图
师:小朋友们,这里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有荷叶还有荷花,小蝌蚪想去池塘里面游泳,你们来帮帮它吧!
幼儿分组点画小蝌蚪。
4、欣赏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表现运动的场景
2.通过欣赏学习,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运动的动作
重点:用各种色块、线条表现自己对运动的理解
难点:用美术材料和辅助工具画出不同的.体育活动
教具:图片、范画
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人
体育活动生龙活虎,真令我们激动。
总想让那些英姿飒爽的动作,在我们的画上永驻。
二、出示图片
如果让你也来画一画你会怎样来表现?
体育课上,你学会了哪些运动?运动会上,你又喜欢哪些项目?打球?赛跑?游泳?
运动展示人类更辉煌的前景,激发人们建设和创造的自信。
三、板示课题
你最喜欢什么运动?说出你的感受来。
看了那么多的画面,有了那么多的经验,你能尝试画出你对运动的感觉来吗?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新想法?
四、创作练习
把你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运动画出来。
你又有新的想法了吗?
小组讨论一个创意并协作完成。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选择:
1.把你最喜欢的运动画出一两种。
2.可以画出你或同学们运动时的姿态,也可以画出比赛场上热烈气氛。
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课题:精美的邮票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师: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要出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
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它当差使。
2、揭示主题(精美的邮票)
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一封信寄往国外,当地的`人们看到信就知道是从哪个国家寄来的。为什么?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现在通讯发达,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为什么?
师:对,邮票有收藏价值又设计的很精美。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精美的邮票”。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欣赏邮票的特点:
师:邮票美不美?它和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观察到邮票上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标记、边上有整齐的齿孔,它们和中间的图案一同构成了邮票的基本要素。
师:邮票的每一个图案,每一个主题都是画出来的吗?
师:邮票的主题很丰富,有军事、科学、植物、动物。有的是画的,有的是剪纸。邮票的内容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造型方面,邮票多种多样,有的写实,有的变形。
2、作业:
(1)提出设计要求,小组讨论。
师:看了这么多的邮票,你们想不想设计一张邮票?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想设计什么主题的?把邮票的各个要素安排在什么位置,用什么字体?画纸是横放还是竖放?
(2)提出作业要求: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饱满,主题突出,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性;文字要设计,写艺术字,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示:表扬优秀作业
五、:今天大家设计的邮票很精美,内容很丰富,色彩很鲜艳。今天设计的是长方形的邮票,实际邮票的外形还有
他的,同学们要多加关注,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更多更美的邮票。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利用点、线要、面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能运用种墨法
教学重点 继续体验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墨色表现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
教学用具 常用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湔激趣
找一找:上完"有趣的水墨游戏"这一课后,布置学生可在校园内或住家的附近进行观察、寻找并记录看到的小虫子,观察时要注意安全,并能专注、安静地观察,有兴趣的.可新自饲养小昆虫。
二、欣赏、评述
提供大师、小朋友的昆虫水墨画。
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画家比较擅长画昆虫,他们是用了什么表现法。
说一说:
(1)谈谈画家是如何用点、线、面和墨色的干、湿、浓、淡表现的。
(2)你知道的昆虫还有哪些?
(3)动手绘画。
画一画:奖你喜爱的昆虫 以水墨的开式表现出来。
三、评价过程
评一评:大家一起以水墨特点的研究来开展师生评、学生之间互评。
课后反思 学生能对同的昆虫产生观察的兴趣。
能用水墨画的用色、用笔方法,大胆表现昆虫。
小学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范图、绘画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 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温馨提示:注意交通安全,请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玩耍。
1 备注
教学目标:1.能描述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特征。
2.能说明自己预测机器人发展趋势的理由。
3.根据实际生活或学习需要设计一个机器人。
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机器人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机器人玩具、绘画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交流玩具,玩一玩。
2. 出示智能小狗玩具,进行演示。
3. 大家觉得这个玩具朋友怎么样?其实,这个智能小狗就是一个小型的机器人,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最奇妙的工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4. 谁来简单说说你在哪里见过什么样的机器人?
二、认识机器人
1.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是由哪个国家制造出来的吗?(美国)
2.师展示机器人图片,并简单介绍。
3.你知道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帮我们干什么?
4.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是一种在一定程序控制下,能够自动工作的机器,它是人类的好帮手。)
5.机器人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6.机器人在哪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军事、勘探、医学、太空、日常生活等。它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7.机器人是不是只会给我们人类带来积极的影响,没有消极的影响呢? (机器人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但也会带来战争,工厂裁员,机器人伤人等问题。)
三.智能机器人
1.在庞大的机器人家族中,有一类非常高级的机器人,那就是——智能机器人。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弹智能机器人他用三个轮子当脚,用摄像机当眼睛,头上有天线,还有触角,样子十分可爱。它由大型电脑控制,人通过电传打字机向他发号施令厚,他便完成任务。
2.你还有那些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资料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3.小结:近几年来,机器人取得飞速发展,引起世人的关注。在生产和生活 2 备注
等方面,特别是在危险和极限环境作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代替人
们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
四、自主表现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机器人呢?
2.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设计一种新式的与众不同的机器人,也可在原
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新的机器人。
3.学生自由想象,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
1.自评:说说自己的创造意图。
2.互评:“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不吃零食,不吃过期、发霉的食品。
趣味文字
教学目标: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字的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美化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范画、材料、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认识美术字
1.什么是美术字?(美术字是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其字体醒目、美观、易认,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标语、黑板报、墙报、会场布置、展览会,以及商品包装和装潢。各类广告、报刊杂志和书籍的装桢等离不开美术字。)
2.美术字体特点:
(1)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是顿角明显。
(2)仿宋体:挺直、秀丽,笔画横直较细,起笔、收笔都有明显的顿迹。
(3)黑体:笔画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3 备注
(4)变体美术字:根据美术字的基本笔画,按照字的实际内容及含义,将笔画进行变形,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
二、认识趣味文字
1.趣味文字的作用?(能吸引人,生动性和趣味性很强,装饰效果很好。有些美术字本身就是一幅图案。)
2.趣味文字的分类:
(1)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粗细求得变化;或者改变笔画的形状求得变化。笔画的形状变化大致有尖、圆、方和曲线等。
(2)字形变化:即改变字体的外形,可以写成长、扁、圆、梯形、菱形等。
(3)结构变化:有意识地将某些笔画进行夸大、缩小、移位来求得新颖的效果。
(4)象形:根据某些事物的实际形象来装饰对应的字体。
(5)立体:利用透视画出字的三维空间感。
三、书写步骤
1.打格:根据应用场合的需要,确定字的大小和形状。
2.布局:美术字的布局首先要了解字体的组织结构和基本笔画的特点。布局时应根据每个字的组合结构,划分各部分的比例。
3.定骨架:用单线画出字形,用笔要轻,笔迹宜淡。
4.双勾字形:笔画要统一,按骨架的位置画出笔画。
5.美化方法:
(1)勾线。
(2)填色。
四、练习表现
1.自己创作自己的名字。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鼓励作业大胆的学生。
五、评价作品
1. 师生共同欣赏、交流,提出不同看法。
2.评一评谁设计的名字最有创意。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注意,严禁到危险的地方玩耍。
4
宇宙之旅
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塑料瓶、纸盒、彩纸、剪刀等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20xx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空,实现了飞天梦。
2.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
3.引导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4..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
二.传授教材
1.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
2.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3.小结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4.重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
5.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三、制作练习
1.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2..进行绘制草图、制作活动,师给予指导。
三、展示评价
1.欣赏展示作品,阐释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
温馨提示:注意交通安全,请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玩耍。
5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