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案

时间:2022-10-20 11:12:0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识字教案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识字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识字教案8篇

识字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这是一堂典型的集中识字课。新课程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的设计贯彻一个重要的教学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原本学生“厌学”的枯燥乏味的集中识字课变成人人“乐学”的趣味识字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网”字,引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会正确、规范书写“蚂、蚁”两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4.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现在正是夏天,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指名说)是呀,夏天这么美丽和快乐,就让我们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图画)

  还有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给夏天增添了许多欢乐,可是他们都藏起来了,想和你们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把他们找出来吧!

  (一)教师点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情景图。

  师: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他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二)点击出示相关儿歌。

  (点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读儿歌的兴趣)

  (三)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儿歌。

  二、学习字词

  (一)师:请你仔细读读儿歌,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二)课件点击儿歌,六种动物名称从儿歌里跑出来。请学生认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3.(点击)调换词语位置认读。

  点评:在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行识字情况的检验,用从扶到放,从易到难,分层学习的方法帮助每个学生掌握生字)

  (三)观察生字特点,找认字规律。

  1.这些字都有一个虫字旁。

  2.这些字都是写动物的。

  3.“蚂”“蜻”只要读半边的字就行了。

  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4.出示:蚊鲤伙伴虾(先让学生猜字的读音,然后逐个点击出现拼音,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点评:学生自主发现本课生字的规律,利用学生自己发现的识字方法,进行课外识字,激活了原有的体验,激发求知的兴趣)

  (四)检查识字效果。

  (五)指导书写。

  找规律,说写法,教师示范,学生书写。(播放古筝乐曲)

  (点评:配乐写字成了一种享受)

  三、学习儿歌,感受快乐

  师:看你们写得这么认真,小动物多开心呀,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

  (一)读读儿歌,看谁能把儿歌读得又正确又好听。(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中纠正字音)

  (二)学生质疑。(随机解决)

  1.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宫殿就是皇宫,蚯蚓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瞧,句子写得多有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出示:蜘蛛房前结网忙。(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图片)

  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

  生:捕捉飞来的小虫。

  3.学习“网”字。

  师:谁能从句子中找出“网”这个字?(学生上台找字)你是怎么知道的?(点击:“网”字放大飞到蜘蛛网的图片旁)你还知道哪些“网”?(上网、网吧、渔网、电网……)

  (三)合作学习,多种形式读儿歌。

  1.指名说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同桌分句读、表演读……

  2.学生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合作成果。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小动物。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谁能建议一下,我们怎么配合比较好?

  4.师生合作读。

  5.配上《闪闪的星星》伴奏带。

  (点评:教师放手给学生提供读的空间,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出儿歌的趣味,感受读儿歌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四、小结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快走到大自然中去找找吧!

  五、作业

  到公园里、小河边、田野上去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找找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或资料,明天带来一起交流。

  总评:

  本课设计气氛轻松、活跃,“趣”和“乐”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发现识字规律,用生动、活泼的识字游戏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通过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以不同形式读儿歌,让学生感悟语言,这样的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识字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逐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

  【教学难点】

  识记9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成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预习】

  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9个生字。

  2、读熟我会读中的词语。

  3、查成语词典或有关资料,了解部分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4、用?标出不懂的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讲故事《拔苗助长》。(贴成语卡片拔苗助长)

  简单介绍成语的特点。(注意用儿童化的语言介绍一些常识。)

  2、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如有本课的就贴上成语卡片。)

  3、引导学生读第四组导语: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吧!(揭示课题:识字4)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用卡片出示其他成语,指名读,纠正个别生字读音。

  2、学生自读全文,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你会读哪些成语?教教大家:

  ⑴ 指名教读,纠正读音。重点教读:相得益彰,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分组开火车读。注意区别平翘舌音。

  ⑶ 齐读成语。

  4、资料交流:

  通过预习,你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吗?

  学生自愿上台交流:我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能讲××××这个故事

  三、朗读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

  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2、师生对读:

  老师读前一个词语,学生对后一个词语。读后交换。

  3、生生对读:

  一人读一个词语,或一人读一节,互相正音。

  4、齐读:

  指导读出韵味,注意体会韵脚的读音:长彰,天山,功成。

  5、刚才听了同学的介绍,现在读了这些词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一些常用成语的意思。)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引导质疑,由其他同学帮助解决。难题由老师帮助解决。)

  6、朗读全文:

  要求正确、流利,读出韵律感。

  四、课堂练习,巩固积累

  1、识字的巩固:

  ⑴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

  ⑵ 看字卡说词语。如,寸──寸有所长。

  ⑶ 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2、积累成语:

  学了识字4,你喜欢其中的哪些成语,读一读,抄在积累本上。

  (机动:交流所积累的成语,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看字卡说词语。贴成语卡片,分组读成语。

  2、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学生认读。

  3、齐读全文。

  二、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认读我会认中的`生字。

  2、小组交流会认的字,并说说识记的方法:

  提示:用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记忆生字。如:村寸,工功,彰障等。

  3、集体交流:

  互相帮助后,还有哪些字记不住?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4、指导运用字词:你最喜欢和哪个生字交朋友,为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说。如,我的名字中有×字)

  5、拿出字词卡片(学生用)和小组里的伙伴自由抽读。

  6、齐读全文。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书空笔顺。重点提醒:拔,右边不是发。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提出需要老师重点示范的字。

  4、在书上描红,再写两个字,老师巡视纠正。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听写8个生字,同桌订正。

  2、提出记忆有困难的字,师生共同突破难点。

  3、在作业本上书写生字,并组词。

  五、 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看看学习小伙伴想做些什么,你们呢?(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做字词卡片等。)

  【板书】

  识字4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识字教案 篇3

  (一)揭题,导入新课

  今天学习“识字6”。有谁发现“识字6”和前面的识字课有什么不一样?

  谁能用数量词说说教室里的事物?

  今天要学的是哪些事物的数量词呢?请借助拼音,自由轻读课文。

  (二)读文讨论,感知内容

  课文有几节?每一节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哪些景物?

  出示下表,小组学习讨论:

  第几节什么地方哪些景物数量词第一节海边海鸥、沙滩、军舰、帆船一只、一片、一艘、一条第二节农村秧苗、稻田、鱼塘、果园一畦、一块、一方、一座第三节公园小溪、石桥、翠竹、飞鸟一道、一孔、一竿、一群第四节活动场面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一面、一把、一群、一片

  (三)创设情境,激趣识字

  1.看图认识事物,随图识字。

  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画有哪些景物?能用数量词说说吗?

  出示生字卡,联系图画认识“溪、竿”,并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

  2.分析字形,据意创设图景。(可由学生画,也可让学生事先准备好资料剪贴)

  (1)师生共同创设图景一。

  “鸥”,是鸟字旁,是鸟的一种;“海鸥”是在海上飞的鸟。谁能画一只在海上飞的海鸥?

  “滩”,是三点水旁,跟水、沙土有关。谁能画一片沙滩?

  “舰”是舟字旁,跟船有关;“军舰”是军事上用的一种船。谁有军舰的图片?请贴在黑板上。

  “帆”是巾字旁,跟布有关。帆船是怎样的一种船?谁能用图表示出来?

  (2)小组合作创设图景二。

  学生先质疑理解难词。如,“一畦”指田间的一长行秧苗。

  小组分析字形,据意画图。提示:“稻”是禾字旁,跟禾苗有关;“塘”是提土旁,跟泥土有关。

  3.看录像,在活动情境中识字。

  “铜”是金字旁,跟什么有关?

  “号”是口字头,跟什么有关?

  “领”是页字旁,跟头有关。

  (四)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两分钟自由朗读,看谁读的遍数多。(目的是让学生在竞争中读熟课文)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读。

  老师读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表示事物的词;老师说表示事物的词,学生说数量词。

  学生读数量词,老师说出相应的表示事物的词;学生说表示事物的词,老师说数量词。

  4.齐读全文。

  (五)指导写字,扩展活动

  1.重点指导:“沙、海、桥”左窄右宽;“军、苗”上窄下宽、上小下大;“竹”左右对等。

  2.扩展活动。

  (1)“我会认”。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2)“我会写”。五分钟描红、临写,看谁写得又好又快。

  (3)“我会说”。用数量词说事物,看谁说得多。

  一只──海鸥 ……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 ……一条──帆船 ……一块──稻田 ……一座──果园 ……一道──小溪 ……一群──飞鸟 ……一面──队旗 ……一把──铜号 ……(4)“我会讲”。回家以后,把家里的东西用上数量词讲给爸爸妈妈听。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一下识字6教学设计二,一下识字6,希望对你有帮助!

识字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竖心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

  3.诵读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9个生字,正确书写以及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是本课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用卡通图加以修饰的转盘;课文插图;音乐。

  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借助转盘,创设故事情境,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形声字,理解字义,指导书写。第二课时,指导看图,诵读儿歌,将形声字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辨析。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一开始,可用《识字4》的谜语导入,教师可先叙述谜语:“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对于这个谜语学生耳熟能详,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入新课。

  2.导入。

  复习了《识字4》的谜语后,教师可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和《识字4》同类的.形声字。”(板书课题:识字8)

  二、创设情境,转盘演示,识字、识词

  运用转盘识字、识词,是本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学得很轻松、愉快,教师课前可先在转盘上稍加修饰。在“青”字和“三点水、日、目、言字旁、竖心旁、虫”下衬上小孩子喜爱的卡通图,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

  1.教师扶,教学“清”字。

  教师演示转盘,指着“青”字,配上轻柔的音乐讲述故事:有个小朋友叫小“青”。有一天,他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他找呀找呀,(师转动转盘)路上碰到了“三点水”,小“青”说:“三点水,咱们做个好朋友吧?”“三点水”说:“好呀。”于是,他们手拉着手,变成了“清”,(师板书:清)“清”说:“你们知道吗?我是最干净的,因为有了‘三点水’可把东西洗得干干净净,非常清洁。”(板书:清洁)通过这种故事情境法,学生学习兴趣高,又易于掌握新字、新词。

  2.教师放,学生学习“晴、睛、请、情、蜻”。

  这几个生字在结构上和“清”有相似之处,所以在学习这五个形声字时,教师在原来扶的基础上,充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按上面学习“清”的方法自编“青”和“日、目、言字旁、竖心旁、虫”交朋友的故事,故事编得好坏不要紧,只要让学生在故事中相机学习到“晴天、眼睛、请坐、事情、蜻蜓”等词和“事、洁、眼、蜓”这4个字,并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说话练习。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了教师的扶放结合,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同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借助偏旁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并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师无需多作讲解,只要稍加点拨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巩固所学的字词。

  通过转盘讲故事识字、识词后,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识字8》的新字、新词,这是,教师就可以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来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字词。如读法有:开火车读、指名读、领读、齐读、打乱顺序读……还可加入一些小游戏,如:考考你、摘苹果、贴书皮等。

  4.指导书写:在学生充分掌握字音、字形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识字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头”“口”“目”“手”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18。

  2、懂得小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每天梳头、刷牙,经常洗手,保护视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头”“口”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用卡片认读笔画:乛 丿 亅,认读熟字“大”、“日”。

  二、自学生字。要求是:

  1、看看图画,想想图意,每幅图说一句话。

  2、拼拼读读,想想图旁的'生字是什么意思。

  三、看图说话,学习字词。

  1、教学“头”。

  ①指名看图说话。可这样说:冬冬早上起来,自己梳头。

  ②用“头”还可说什么?(人头、头脑、点头、摇头、石头、木头……)

  ③字形分析、识字。

  谁能说说“头”怎么写,先写两点再写一个“大”,最后一画是“点”,不是“捺”。

  2、教学“口”。

  ①指名看图说话。可以这样说:早上,丁丁在刷牙。

  ②理解词义。

  每人都有一张嘴,嘴就是“口”,喝水、吃饭、说话、唱歌都用口,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18》。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

  ③字形分析、识记。

  “口”怎么写呢?日一口比较。

  四、指导书写。

  五、复习巩固。认读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目”“手”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2、懂得小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每天梳头、刷牙,经常洗手,保护视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说说生字的书写笔顺。(头、口)

  2、读拼音写汉字,比比有什么不同。

  tóu dà kǒ rì

  ( ) ( ) ( ) ( )

  二、自学生字。要求是:

  1、看看图画,想想图意,每幅图说一句话。

  2、拼拼读读,想想图旁的生字是什么意思。

  三、字词教学。

  1、教学“目”。

  ①看图说话。可以这样说:冬冬在检查视力。

  ②理解词义。

  眼睛就是“目”。眼睛很重要,小学生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③字形分析、识记。

  比较:日——月——目。

  2、教学“手”。

  ①看图说话,可以这样说:丁丁在洗手。我们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②理解词义。

  通过扩词,理解词义。如:两只手、一双手、小手、手帕、手拉手等。

  ③分析字形。

  指名边书空边说笔画笔顺。

  四、综合看4幅图。

  梳头、刷牙、洗手、保护眼睛,小朋友要讲卫生。

  五、复习巩固。

  1、区别音近字。

  tóu kǒ shǒu

  头——口——手

  2、区别形近字。

  头一大 口一日 月一目 子一手

  3、听笔画猜字。教师说出字的笔画笔顺,让学生读出字音。

  六、作业指导

识字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认识特殊偏旁并识字。教材中有两个图表,第一个图表中的鸟可以用“鸟、隹”两个偏旁来表示,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第二个图表中的月亮、肉都可以用“月”这一偏旁来表示,说明不同的事物可以用同一个符号来表示。除图表外,教材中还以偏旁带字的形式列出了12个词语来加以印证。这些词语都配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插图,图文并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朗、腰、腿、胸”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

  2、认识偏旁“月”,知道不同的事物可以用同一个符号来表示。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四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认识“月”的演变,知道不同的事物可以用同一个符号来表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贴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视频导入

  同学们,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它演变着,历经千年的时间,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请看……(播放汉字演变视频)

  2、板书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8》,一起去感受汉字的魅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视频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自然有趣。】

  二、创设情景,认识“月字旁”

  (一)学习“明亮”

  1、在一个美丽的夜晚,爷爷带着妞妞在院子里赏月。瞧,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月亮?(出示月亮图)

  2、对,这很亮的月亮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出示“明亮”)

  3、指导读“明亮”

  (1)读准音

  谁能读准这个词?(指名读、分组读,师相机纠正读音)

  (2)读好词

  看看图,你能读出明亮的月亮吗?(指名读)

  月亮照亮了夜空,谁再读出亮亮的感受?(指名读,全班读)

  4、扩充“明亮”的用法

  (1)在生活中你还知道明亮的什么?

  (2)是啊,你们真会观察,生活中有那么多明亮的东西。我们看图一起说。(出示“明亮的眼睛”、“明亮的灯光”、“明亮的教室”)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书本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理解明亮一词的用法】

  (二)学习“晴朗”

  1、是啊,夜空中繁星点点,明月高挂。今晚天气一定怎么样?(出示图片)

  2、对,这样天气很好就可以说“晴朗”

  3、指导读“晴朗”

  (1)读准音

  谁来读这个词?(指导读好后鼻音)

  (2)读好词

  天气这么好,谁能读出这样的感觉?

  听老师读,听出很晴的感觉了吗?(指名读、男女生读)

  4、看图说话,理解“晴朗”的用法

  (1)出示白天和夜晚两幅图,学生看图说话。

  星期天,天气______,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_______的夜晚,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两幅图,明白“晴朗”不仅可以用于白天,也可以用于晚上】

  (2)用“晴朗”造句。

  (三)学习“朦胧”

  1、过了一会儿,月亮被云雾遮住了一些,此时你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月亮?

  2、这种看不清,模模糊糊的感觉就叫“朦胧”

  3、读准音

  (1)谁能读准这个词?

  (指导:两个字都是后鼻音,拼一拼)

  (2)开火车读这个难读的词语

  (3)全班读词

  4、读好词

  (1)此时的月亮没有那么明亮了,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2)月亮淡淡的,都快看不见了,还能像“明亮”那个词读的那么响亮吗?谁来试试?(指名读,全班读)

  5、扩充“朦胧”的用法

  (1)月亮被云雾遮住了,看不清楚,我们可以说朦胧的月色。

  (2)那么山被云雾遮住了,看不清楚,我们可以说?

  (生:朦胧的远山)

  (3)湖面被云雾遮住了,看不清楚,我们可以说?

  (生:朦胧的月色湖面)

  【设计意图:通过三幅不同的画面,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理解“朦胧”一词】

  6、理解”朦胧”的词意

  月光下,爷爷低头对妞妞说了一句话:妞妞呀,爷爷年纪大了,小时候的记忆朦胧了。

  (1)爷爷这句话中的朦胧还是刚才的意思吗?

  (2)那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朦胧不仅可以指景色模模糊糊,也可以指人的记忆记不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句子让学生体会“朦胧”的不同含义,不仅可以指景物看不清,还可以指记忆模糊】

  (四)整体感知,理解月字旁的由来

  1、指导读好词串

  (出示:明亮、晴朗、朦胧)茫茫夜空,不一样的月色就有不一样的美,读。

  2、同学们发现红色的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都有月字旁)

  3、师小结:是的,古人看见了月就画出了月,随着时间的演变就变成了“月字旁”。跟老师读“月字旁”

  4、同学们看看板书,月字旁和什么有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三幅月亮图加深对三个词语的直观认识,从而引出这三个词语中的:“月”和月亮有关叫做“月字旁”,加深学生对月字旁的认识】

  过渡:欣赏了美丽的月亮,妞妞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清晨,太阳出来了,妞妞要开始做早操了。

  三、认识“月肉旁”

  1、我来做动作,你们来猜词。(相机正音)

  2、同桌边做动作边读词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齐读

  4、活动

  (1)请你跟我这样做。师:弯腰。生:弯弯腰

  (踢腿,踢踢腿;挺胸,挺挺胸)

  过渡:准备活动做好了,我们要开始做早操了,全班起立。

  (2)全班拍手边念儿歌边做操。

  小朋友,起得早,大家一起做早操,

  踢踢腿,弯弯腰,

  抬头挺胸身体好!

  【设计意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身体的部位】

  5、整体感知,理解“月肉旁”的由来

  (1)读词串,看看红色的字有什么共同点?这里的“月”还是指月亮吗?那是指什么?

  (2)别着急,老师把妞妞带到课堂上了。请一个同学来指指妞妞的身体部位。现在同学们发现“月”和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让同学通过直观的画面来理解这里的“月”是和人的身体部位有关系。】

  (3)师小结:这里的“月”代表身体的一部分,和肉有关。古人看见肉就画出了肉,随着时间的演变就变成了“月肉旁”。跟老师读“月肉旁”。

  (4)看板书告诉我,这些词中的月肉旁和什么有关系?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月肉旁的理解与认识】

  6、扩充学习含有“月肉旁”的字

  7、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随着妞妞和爷爷欣赏了美丽的月色(读第一行词串),还做了早操,锻炼了身体(读第二行词串)。知道了同一个月字可以代表不同的意思,和月亮有关的叫“月字旁”,和肉有关的叫“月肉旁”。

  8、扩充其他同一个符号代表不同意思的偏旁(四点底)。

  四、书写生字“朗”、“腰”、“腿”、“胸”

  1、如何记住字形

  2、观察四个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左右结构、都含有“月”

  不同点:月字的位置不同。(月在左,要写窄;月在右,要写宽)

  3、观察关键笔画

  4、师范写,生书空

  5、描红、临写

  6、点评,指导书写

  7、再次临写

  五、小结

  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祖先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个个汉字。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不断去挖掘汉字的魅力,领略汉字的文化。

识字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欣赏、跟读诗歌——青蛙写诗,巩固欣赏、跟读常规。

  2、结合诗歌内容,形象地认识标点符号。

  3、认度字词:首、诗、句号、省略。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每人一册、录音机、磁带。

  2、大范例、相应的大小字卡、常规字条。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表演舞蹈《小青蛙》。

  (二)基本部分

  1、提问舞蹈名称。

  2、幼儿讨论:小青蛙有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许多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小青蛙需要小朋友的保护。

  3、谈话:青蛙有捉害虫的本领,还有写诗的本领哪(出示字卡;青蛙写诗),幼儿认读一遍,“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写的'诗吧。”

  4、欣赏诗歌——青蛙写诗。

  (1)幼儿听音乐传书。

  (2)出示欣赏常规字条,放录音欣赏两遍。

  (3)让幼儿说说:青蛙写的诗是怎样的。

  5、跟读诗歌——青蛙写诗。

  (1)出示跟读常规字条,放录音跟读两遍。

  (2)教师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小蝌蚪说什么?小泡跑说什么?一串水珠说什么?并出示相应的“,”、“。”、“……”卡。

  (3)听音乐收书。

  6、逐一出示字卡,让幼儿认读。

  7、出示大范例,让幼儿找找新认识的字宝宝,并数数大范例里有几个逗号、几个句号、几个省略号。

  8、教师与幼儿共同朗读大范例。

  9、游戏:大家都来跳跳。

  (1)听音乐传字卡。

  (2)教师念儿歌“池塘边,真热闹,大家都来跳一跳,青蛙妈妈来点名,点到谁,谁就跳。”说完儿歌,“青蛙妈妈”说出一个字宝宝,小朋友就手拿相应字宝宝跳跳,边跳边说“我带×字宝宝跳一跳。”游戏数次。

  (3)听音乐收字卡。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简单小结。

  2、幼儿听音乐学青蛙跳出活动室。

识字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体育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了解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识字。板书课题:识字2

  二、指导看图

  1.你知道哪些体育运动?你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2.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体育运动的图片,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老师边出示插图,学生边说运动名称。

  三、学习韵文

  1.学生自读韵文。(由学生学习与运动名称有关的词语的积极性导入)

  (1)小朋友们,图上的这些体育运动的名称你们都会说了,那表示它们名称的字词你们都认识吗?

  出示12个词语: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2)这些词语中,哪些字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相互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2.小黑板出示词语

  这个词谁会读?

  相机正音:“足、走”是平舌音;“竞、饼、登”是后鼻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么难读的词你们都能读准了,真不简单!下面,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老师把词卡发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把词卡贴在相应的图下面,再带着大家读两遍。

  4.这些运动项目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更好了。

  5.指导读韵文。

  (1)单个的词你们会读了,一横行一横行读,你们会读吗?生自读。

  (2)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3)自己再轻声地读一读,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表扬、送贴图)

  (4)齐读。

  四、巩固生字词

  1.出示去拼音的词语。

  刚才借助拼音,小朋友们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读准它们吗?

  (1)同桌互读。

  (2)开火车读。

  (3)齐读。

  2.出示生字,认读。

  五、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足、竞、走”

  1.学生看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认识“立”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说说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哪些笔画。“足、走”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竞”的“立”字头要写得扁些,第五笔的横要写得长些。

  学生描书上红田字格立的生字。

  5.学生在练习本上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6.反馈纠正。

  展示学生的'字点评。

  7.学生在练习本上再写一个。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抽读生字词卡片。

  2.按“足、竞、走”的笔顺书空。

  3.出示:竞走铁饼铅球标枪

  认读这四种体育运动项目,现在你们了解了吗?谁来说说看?

  二、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跳、高、远、枪、泳、击。

  1.认读生字。

  2.看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

  3.认识3个新的偏旁。

  4.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5.教师范写生字。

  6.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笔画。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8.反馈纠正。

  9.学生在练习本上再写一个。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篮球()足球()排球

  ()铁饼()铅球()标枪

  四、课外延伸

  收集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在班级中举办一次“体育之窗“展览,同学们自己来做解说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