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蚁》教案

时间:2022-10-20 03:20:3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蚂蚁》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蚂蚁》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蚂蚁》教案3篇

《小蚂蚁》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一、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二、认识昆虫,并根据语词做四种动力表现。

  音乐分析:

  这是一首儿谣游戏,里面蕴含的节奏有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整首儿谣有四段。每段有四句,每句有四拍。

  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儿谣做四种动力的表现。

  难点:在活动中学习小蚂蚁与他人合作,并能体验合作的快乐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1、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搬、推、拉、堆), 即让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四种动力。

  2、通过活动中的搬运游戏、传递积木、搭建舞台等等环节,让孩子充分地体验了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队形:半圆形、圆形、竖排

  乐器的摆放:放置围好的半圆形的凳子底下。

  活动准备:

  木质乐器:木鱼、响板、蛙鸣筒

  材料准备:昆虫图片、小积木、音乐CD、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表现,昆虫步伐。

  1、认识昆虫(三对足的)

  2、律动

  师:播放各式音乐曲风。

  幼:以各种昆虫的姿势爬、飞、走。

  二、故事引导。

  故事: 秋天将要举办昆虫选美大赛,六只脚以上的小动物都可以来参加比赛。可是选美大会需要在一个舞台上进行,所以勤奋的小蚂蚁自愿担任搭建舞台的.工作。

  三、语词游戏,肢体表现搬/推/拉/堆。

  1)根据语词做动作,暗示四种动力搬、推、拉、堆 (动力)

  2)两人一组协力搬运。

  3)跟着儿谣敲念拍子,最后进行简单的舞台搭建工作。(拍子)

  四、搬运游戏

  1、不同方位传递积木(左右、跨下、头顶)

  2、探索不同的搬运方式。

  五、配器敲奏,认识木质乐器。

  1、确定哪些乐器是用木头做的。

  2、配合语词敲奏儿谣节奏。

  六、游戏书。

  1、找找哪些是昆虫?(三对脚)。

  2、请用蜡笔圈选出来。

《小蚂蚁》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西瓜子组合拼贴出一只蚂蚁,用水彩笔添画蚂蚁的脚和触角。

  2.在观察蚂蚁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尝试变换瓜子的摆放位置,组合出不同动态的蚂蚁。

  3.知道用棉签蘸少量的乳胶抹在纸上后再粘贴瓜子。

  活动准备:

  1.西瓜子若干(放在分类盒中),乳胶,投影仪,蚂蚁图片。

  2.幼儿已观察过蚂蚁做出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变化。

  3.幼儿用书:《蚂蚁》。

  活动过程:

  (一)回忆原有经验,了解蚂蚁的基本构造。

  1.引导幼儿观察单只蚂蚁图片,表述已有经验,知道蚂蚁主要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

  教师:蚂蚁是什么样的?蚂蚁在爬行的过程中,身体有没有变化?(如拐弯时头是怎样的,胸、腹又是怎样的)

  2.观察多只蚂蚁图片,拓展创作思路(如不同动态、行动方向)。

  教师:两只、三只蚂蚁在一起又会怎样?它们可能会做什么呢?

  (二)学习用瓜子组合出各种造型的蚂蚁。

  1.观察准备的材料,引出活动方式。

  教师:这是什么?以前它有什么用?今天我们要用瓜子来作画。

  2.师幼共同讨论怎样进行蚂蚁造型。

  教师:如果我们用它来拼贴小蚂蚁,你觉得它像蚂蚁的什么地方?可以怎样拼?

  3.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帮助拿棉签蘸乳胶,幼儿粘贴好后添画脚和触角。

  分析幼儿的示范。教师:这只蚂蚁好像在干什么?小蚂蚁还可以怎样拼?它可能在干什么?

  4.讨论怎样使用乳胶粘贴。

  教师:谁发现这只蚂蚁是怎样固定在画面上的?

  5.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抹乳胶的动作和方法。

  教师:瓜子很小,怎样抹乳胶?

  (三)教师分发幼儿用书,幼儿自由拼贴蚂蚁。

  教师引导幼儿变换瓜子的不同位置和方向,表现出各种蚂蚁的不同动态。

  提醒幼儿正确使用乳胶:根据自己的需要,蘸少量乳胶涂抹在相应的位置,保持画面整洁。引导幼儿添画蚂蚁的其他部位。

  (四)评价幼儿作品。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蚂蚁们在干什么。

  师幼共同欣赏,重点评价蚂蚁的造型和画面内容丰富的作品。

  教师:你最喜欢哪幅拼贴画?为什么?

  活动延伸:

  收集多种坚果壳放在美工区,让幼儿自由选择继续完成作品,或进行更丰富的造型。

《小蚂蚁》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能通过读图,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运用听说游戏,运作提示的方法,理解、感知诗歌的内容。

  3. 感受诗歌中表现出的团结、协作的思想。

  4. 认读重点字词:有趣、见面、碰、排队、抬。

  教学准备:

  1. 知识准备。

  对蚂蚁的.生活习惯有简单的了解;会唱歌曲《小蚂蚁》。

  2. 物质准备

  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开始活动

  1. 师生互相问候。

  2. 教师发书。

  二、感知活动

  1. 教师将诗歌改编成故事,教师讲故事的前半部分。

  教师提出问题:小蚂蚁发现了一粒米,可是背不动,谁能帮他像个办法?幼儿进行故事续编。

  2. 教师播放诗歌音带,幼儿认真倾听,感知诗歌内容。

  三、理解活动

  1.幼儿自主阅读。

  幼儿自主阅读图书,鼓励幼儿将有兴趣的内容讲给同伴听,教师提醒幼儿注意阅读姿势与习惯。

  阅读完后,幼儿有序收书。

  2.观察理解。

  教师出示挂图,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提问:诗歌中的小蚂蚁发现了什么?它碰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做的?

  (2)教师随机依次出示大字卡:“有趣”、:“见面”、“碰”、“排队”、“抬”、帮助幼儿理解。

  3.教师朗读诗歌,让幼儿进一步感知诗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