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时间:2022-10-19 23:48:2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水教案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水教案3篇

水教案 篇1

  最近,我上了一节研讨课《欢乐的泼水节》,以下是我依据上课的思路写的说课稿.

  说教材:

  《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局部,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局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局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析同学:

  因民族差别,同学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发生情感共鸣。同学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布置,再结合二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同学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同学全面热情参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课文发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发生情感共鸣

  说教学:

  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1、激发情感,引起需求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同学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同学的情感即非常想去参与泼水节>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时地给同学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同学做一做,(凭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低年级的同学会做的兴致盎然)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激发同学饶有兴趣的读1-2句。

  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重中之重,在此对同学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A.出示象脚鼓点声,引发同学读的欲望,先读,感到“快乐、好玩”。

  B.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 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同学下位,互相追赶,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C.读出体验

  D.看课件,(傣家人过泼水节的录像)

  E.体验后,观看后,男、女生赛读

  (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像,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第三个层次:5句

  A.角色体验: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

  B.出示第5句,生读。

  C.师述: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D.生读3-4句。

  (此环节设计是让同学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3.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置

  第一句,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

  第二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同学在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在礼炮声中,在五彩滨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局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4、回归全文

  用读给在座的老师听,让在座的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也想去西双版纳过泼水节,激发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5、生字教学

  学写“吉”、“祥”二字,引导同学观察、描红,提醒写好这两字要注意的地方。来指导同学写好两字。

  说效果:

  此课教学,基本上达到了我预设目标,师生都能融情于文。特别让我感动的是:

  1、请他们自读二自然段后,我问他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同学有那么多读后的感受跟我说,比我预想的“泼水节很好玩”,“人们好高兴呀”这些话要丰富的多。他们有的说了心中的小问号,有的说了当时的情景,有的说了自身的感受,当时,同学的回答激励了我,我感觉他们真可爱,真会读书,更爱考虑。

  2、同学是最真实的,比方弱处置的第三段,礼炮的轰鸣,五彩缤纷的火花,象脚鼓点声中赛龙舟的局面,给了同学巨大的震憾,让他们在课堂上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然而在唱起歌来,跳起舞来时,我放的是音乐课曾学的傣族舞蹈《金孔雀轻轻跳》我班同学都会跳,在元旦联欢会上还扮演过,然而课堂上只听见唱,没有几个人跳,课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原因有二,一是我放的是伴奏带,由听到唱到跳,于同学着想,是必有一个熟悉过程,因此不能达到伴奏带一响,马上就能唱跳的效果,因为终究是二上学的一首歌,也许在这里我放有歌词的歌带,效果会好些。二,我要学会他们音乐课上那样跳就好了,能刺激他们的回忆。因此此处为同学着想不够。

  此外,我希望我评价同学的语言更精炼些,不要重复同学的答案。

水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牙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我们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读通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伙伴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

  (其他同学做文明听众,注意他的字音读准没有,若你听到有不准的,你起来教一教他)

  三、再读、理解课文

  1、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这次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带着问题朗读:

  ⑴ 自由读第三段。

  ⑵ 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⑶ 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

  ⑷ 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傣族人民都因为能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而笑容满面。也鼓励学生笑容满面的来读这一段。

  5、朗读体会第五段。

  6、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有感情的朗读6~8段,下一节课我们进行朗读擂台赛。

  五、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高兴

  (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

  准备工作

  周总理的样貌、神态

  泼水的过程

  第二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学写本课12个生字。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开火车、抽读、猜谜等游戏方式复习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向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令人难忘的。

  二、课文延伸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情。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2、学生介绍。

  (学生知道的可能不多,教师可以引导着介绍几种)

  3、交流阅读体会。

  三、识字、写字

  1、识字:

  ⑴ 出示要求认识的和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学生想办法记住字型。

  ⑵ 指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记字方法。

  ⑶ 用组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2、写字:

  ⑴ 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⑵ 老师有重点的进行范写指导。

  ⑶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五、小结、作业设置

  把学会的生字组上词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我会读(出示生字词)

  我会写(重点指导容易出错的)

水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

  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二、猜想、探索

  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

  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

  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

  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