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时间:2022-10-13 14:26: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设计思想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课标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篇文言课文,是《左传》中的一篇优秀叙事作品。《左传》描写人物,以极少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描写,展示出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因之,本文的学习,欣赏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领略人物性格之美、辞令之美。便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课文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到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到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到许多古汉语特殊词句。扫除这些障碍,要让学生课下充分预习,教师针对性进行点拨。

  同时,作为一篇文言短文,理解、把握常用实词,辨析常见虚词,亦是教学重点之一。

  褚树荣老师认为,阅读、鉴赏文言文要有三个层面,即文句——文章——文化,很有道理。学习古代文章,不仅是掌握词句,了解文意,还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借此观照我们的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情有所获。

  故本课教学设想是:学生充分预习,自主合作探究。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以发现问题;课堂上提出问题,师生择要解决问题。

  (2)课堂上解决疑难字句,在词句积累过程中复习成语,打通古今汉语联系,学以致用。

  (3)尝试用填空的方法,概括文意,表达观点。

  (4)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受人物,领略文章理性之美、辞令之美。

  (5)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古为今用的意识。

  设计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一些常见的特殊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B、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方式,诵读课文,填空概括文意。分角色朗读,赏析人物的语言和性格。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勇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

  方法设计

  1、朗读法 运用诵读、自读和领读等多种形式,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情景设疑法 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3、探究、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结合文本语境合理推理词语意思的语文能力。

  预习设计

  1、你对《左传》了解多少?收集相关的材料。

  2、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课文那个地方精彩?为什么?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由学生的预习导入:投影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问:这个“退”字给如何理解?请学生回答。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烛之武何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解除了秦晋两国对郑国的围困?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大智大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感受一下春秋时期的刀光剑影;走近这位古代的英雄,欣赏那惊心动魄的唇枪舌剑吧!

  二、熟悉文本,积累字词

  1、学生介绍《左传》,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2、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选择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

  3、学生齐读课文。

  (1)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2)师生一起纠正字音、句读。(投影显示)

  4、积累字词(投影显示,学生在语境中推测,教师相机点拨)

  (1)解释下列词语,说说与现代汉语意义上区别

  越国以鄙远 且贰于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行李之往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解释下列黑体词,了解其活用类型

  夜缒而出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既东封郑 若亡郑而有益于秦

  (3)比较辨析下列虚词意思

  其:以其无礼于晋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以:以其无礼于晋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将焉取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

  (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以其无礼于晋 晋军函陵 是寡人之过也 夫晋,何厌之有

  5、字词训练(投影显示,请以下列黑体词在本句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且贰于楚也(忠贞不贰)

  因人之力而弊之(因人成事)

  以乱易整,不武(胜之不武)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令夕改)

  夫晋,何厌之有(学而不厌)

  是寡人之过也(闻过则喜)

  (积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和学生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现代成语脱胎于古代文言,学生掌握一些,此举举一反三,既活学活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深入文本 ,把握内容

  (一)学生分别读四段内容,然后请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1)“晋侯、秦伯围郑”的原因?(原话回答)

  2)两国驻军有何特点?(原话回答),为何详细写出驻军位置?

  3)虽有不被重用的牢骚,却答应临危出使,你如何看烛之武?

  4)以危国之臣的身份说服对手,烛之武找的出发点是什么?

  5)你如何看晋国退兵的原因?

  (二)根据文意,在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字进行评价。(投影显示)

  秦、晋征讨郑国,其理可谓( )矣;强敌大军压境,其势可谓( )矣;

  烛之武临危受命,其情可谓( )矣;一番说辞力挽狂澜,其言可谓( )矣;秦伯背盟结盟,其行可谓( )矣;晋文果断撤军,其人可谓( )矣。翻云覆雨敌我互换,其因皆为( )矣。

  参考答案:谬,危,义,妙,滑,智,利(意思对即可)。

  (激荡学生的思维永远是语文课的一个任务,用文言思维如何?这是一个尝试。)

  四、感受文本,把握形象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节奏,感知人物形象。

  1、教师点拨:

  1)注意每段的语意,注意语调、停顿、重音的处理。

  2)要求——读出人物的心理,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读出理趣。

  3)方法——先在组内自主分角色朗读,然后小组展示。教师相机进行点拨。

  2、请学生思考、讨论:

  ⑴烛之武有哪些可爱之处?用林则徐的哪两句诗可以概括他的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不应该抽象分析,在学生自己的诵读感悟中,他已经习得了。)

  五、探究文本,把握说理艺术

  学生合作探讨烛之武说辞一段,把握高超的说理艺术。

  1、点拨——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措辞委婉而谨慎,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而是从地理位置入手,巧妙地点明秦、晋之间的厉害关系。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有了前面的铺垫,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2、你认为烛之武说服秦伯,他抓住最关键的那一点? (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

  3、学生朗读烛之武说辞一段文字。

  六、课外拓展(选作)

  (一)情景训练:假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位随地吐痰的年轻人,你如何去说服他注意公共卫生?课下准备一段说辞,准备在下次的演讲会上表演。

  (二)课外延伸:课下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我看《左传》人物说辞的艺术特色。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以诵读、讨论、练习为主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要求

  1、给生字注音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第一教时)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习

  1、注音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填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四: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八: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是对我国主权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政府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九、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十: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十一: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习三。

  十二: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B: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浅陋

  鄙:蜀之鄙有二僧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

  越国以鄙远边境、边邑

  十三: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

  讨论:赵云的话有道理吗?先主为何不听?结果怎样?这对你有何启示?

  教学说明:

  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下三点:一是多读多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材料,增强文言语感;二是抓住字词,新旧联系,建立文言络;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切忌死填硬灌。本文的教学即如是。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左传》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不是。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 ——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

  ②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 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三)、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秦 晋

  郑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 ”;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②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4、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课后习题第2题。

  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附1:文言字词

  1. 词类活用

  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附2:归纳基础知识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译文

  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来接待他,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后,又想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撤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20)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使增加。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增加。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倘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23)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

  (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共,同“供”。

  (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

  (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27)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防御攻势。朝,在早晨。

  (28)厌:通“餍”,满足。

  (29)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

  (30)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31)阙:使...减损。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

  (3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夫,fú,音同“服”,放于句首表语气,不翻译;放在句中解释为“那”;微,假如没有。

  (3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人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34)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

  (35)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

  (36)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7)去之:离开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放到高中的第一篇古文,我认为就是让学生重视语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爱上语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学习本文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语言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了解《左传》→熟悉背景→疏通课文→掌握字词句→了解结构美→欣赏游说艺术→分析人物形象。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解题

  1、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2、本文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左传》常识: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左转》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它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5、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6、背景资料:与课文有关的一些历史事件。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疏通课文,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播放录音朗读,学生听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读。

  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情节及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 逢(páng)(人名逢孙)

  学生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先自己疏通文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解疑,归纳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总结字词句:

  重点字词

  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2、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的国家)

  4、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5、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兼词)

  6、既东封郑(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7、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8、阙秦以利晋(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形词作动词

  3、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数词作动词

  4、既东封郑。封:以……为边界

  5、夜缒而出。夜: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文言句式

  1.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理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给、提供

  4无能为也已。已:矣

  5、何厌之有。厌:餍,满足

  6、焉用亡郑而陪邻。陪:倍,增加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词多义

  若

  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动词。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

  知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失其所与,不知

  能

  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说

  陈说,动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杂说,名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通“悦“。秦伯说

  辞

  推脱,动词。不辞劳苦

  告别,动词。停数日,辞去

  推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鄙

  边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境,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之

  到,动词。辍耕之垄上

  他们,代词。子犯请击之

  的,助词。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三、整体感知情节

  1、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2、梳理情节: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亡郑利晋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智退秦师

  晋师撤离

  3、练习:试用一副对联概括各部分内容。

  大兵压境,小国告急。

  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

  勇士闯虎穴,巧言退亲师。

  秦穆公度势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

  四、布置作业

  熟读并试着背诵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测

  指名翻译下列句子:

  1.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7.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9.以乱易整,不武。

  二、人物形象分析

  1、根据“夜缒而出”这一细节,发挥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有一位 的老者,在一个 的晚上,

  被放到 的城外,走进了 的秦营,这需要 何等的勇气!

  2. 自主思考:

  (1).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

  晋、郑矛盾,与秦无关。为下文叙事埋下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

  (3).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亡郑不利于秦;存郑有益于秦;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

  (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不仁,不知,不武。

  (5)小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凭借自己的三寸之舌,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3、人物形象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三、合作探究

  (一)、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是伯乐还是狐狸)?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

  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二)、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

  1、请大家朗读第三小节,注意读出语气。

  2、简要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能够成功。

  A、烛之武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心理: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以往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

  B、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他奉命去游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到好处。

  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烛之武为什么能够退“秦师”?

  1.佚之狐慧眼识英雄。

  2. 郑伯从谏如流,诚恳道歉。

  3.烛之武不计前嫌,能言善辩,抓住矛盾解决问题。

  4.秦穆公权衡利弊。

  5.晋文公清醒冷静,审时度势。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学法大视野》相关作业题。

  3、预习下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

  教学设想

  1、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习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3)、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4)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5)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习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谈

  附:1、秦晋围郑形势图

  3、板书

  秦晋围郑

  烛临危受命

  之智退秦师

  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退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师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

  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习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读背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3、学习课文一二段,争取背诵。

  4、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幻灯片出示]【背景材料】

  注释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函(hán)陵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其他词语略]

  读一读。

  三: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四:讲解课文

  (一) 讲解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读一读,背一背

  (二)讲解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读一读,背一背

  五:文言小结

  n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n古今异义 贰 是n通假字 n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n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n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n虚词 以、之、也、矣、

  六:小结本节课

  七:作业

  n1、复习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n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n3、背诵1、2段,预习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段。

  2、背诵课文。

  3、探讨烛之武的形象

  一:复习旧课。

  1. 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检查背诵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 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五论”退秦师。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①飞地难治论②亡郑陪邻论③舍郑有益论④过河拆桥论⑤晋国扩张论[出示幻灯片]

  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烛之武形象探讨:[出示幻灯片]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小结本节课

  六:课后作业:翻译课文三四段,争取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2、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一:复习旧课

  1.译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邦的国力雄厚了,你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国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境,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2.检查背诵

  二:归纳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出示幻灯片]

  (一)归纳文章的结构

  (一) 写作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分析略]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③叙事详略得当。[分析略]

  三: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词类活用[幻灯片出示]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完成课后练习,一词多意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四:小结本节课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8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 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 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 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解说《春秋》) 《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三、推进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文言句式及词语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分组朗读第三段。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乃还。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齐读一、三、四段。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四、结束新课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板书设计

  ①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③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④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 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 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 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对烛之武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避免了就课文讲课文的的单调枯燥乏味。

  三、合作探究

  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烛之武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

  (—)对于古人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 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 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二)对于现代人

  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

  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

  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通过比较阅读与回忆感受,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感受语言艺术的重要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四、结束新课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9

  [学习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习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字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2、理解词语:贰、军、鄙、陪、封、行李、共、济、肆、阙;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归纳义项:若、夫、微、之。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讲解法。

  3、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谋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根据课文注释疏通字词句,标志有关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结构,理清思路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⑴ 第一遍学生齐读。

  ⑵ 第二遍听录音。

  2、听课文录音,纠正字音、句读。

  晋/军函陵,秦/军锬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朗读第二段,结合语境准确把握人物身份,体会文言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学生自己谈应该如何读)。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5、秦晋两国为什么要联合攻打郑国?课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引出背景材料:(学生回答预习情况,教师补充、点拨,并出示课件中有关的地图)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晋围郑形势图:

  6、退秦师的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

  明确:秦“乃还”,晋“亦去之”。

  7、明确写作思路(结合板书明确思路,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提示: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怎么退”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三、重点探究第三段

  要求:

  1、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该段的字词句,质疑、解疑。

  2、思考: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军的?

  生探究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难解的字词以及问题举例:

  1、封:

  ⑴ 既东封郑(“封”,会意字,从土从寸,表示帝王向诸侯分封土地。本义封赐。还可引申作名词,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里作意动词,“以……为疆界”的意思。)

  ⑵ 又欲肆其西封(用做名词,即当“疆界”解。)

  2、鄙:

  越国以鄙远(形声字,从邑,表示它是地域区划的名称,声。按周制,都城的近郊叫乡,远处叫遂。鄙是遂所属的一级居民单位,也泛指边远地区或农村。如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作名词讲;这里属词类活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把偏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3、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君之所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戍之,乃还。(代词,代郑国)

  4、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你。

  5、“君”字出现9次,其中8次是对秦穆公说的,1次是说晋国的。体现了烛之武替秦考虑,不为己谋的思想。他在有意无意间离间秦晋关系,使秦伯不但“去郑”,而且派人“戍之”。其中用语委婉而有气势。

  6、内容:“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从侧面衬托烛之武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以退为攻)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从历史说到现实,烛之武又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这样一发挥,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通过学生讨论,小结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艺术(出示课件):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亡郑导致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动摇秦军);

  舍郑,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晋国贪得无厌,君之所知也(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四、结课

  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烛之武正是运用最恰当的劝说方式处处为秦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挑拨秦晋关系,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秦穆公“乃还”,从而保全了郑国。这是烛之武智慧的体现,更是他辩论语言的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烛 为什么

  之 以利相诱

  武 怎么退 替秦着想

  退 挑拨秦晋

  师 退的结果

  【评课与反思】

  教完该课回头思考,特总结如下:

  一、评课

  专家的评课情况汇总:

  1、诵读的巧妙处理,词语、断句体现巧妙,并且在诵读中解决语言知识。

  2、对背景知识的介绍打破常规,比较自然,恰到好处。

  3、对教材的处理突出主体部分,重点明确。

  4、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文言文知识的落实、写作、艺术表达技巧相结合。

  5、板书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学生回答时边板书要点、边总结,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评价,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得到知识的总结。

  6、课堂结构自然、舒服,教师有亲和力。课堂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小组交流──互相解决,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对学生的尊重。

  7、文中涉及到晋国的事情,能否从晋国的角度入题。

  二、自评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习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习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1

  三维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学习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3、说辩的艺术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战与和皆出于利。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重点词汇句式

  1、正音正字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杞(qǐ)子

  2、语言点

  A、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B、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使作疆界。

  C、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D、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E、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三、学生熟读课文,自主学习,翻译全文

  四、布置作业:抄写译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会说不会说大不一样。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所以这“话”可不是随便能说的。(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触龙一句话就打动了赵太后的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不但熄灭了赵太后的怒火,还令她欣然纳谏。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明的说客。在春秋战国时代,像他一样高明的说客比比皆是。烛之武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检查预习的情况,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语句翻译(出示幻灯片)

  三、学生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出示幻灯片)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

  小结: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郑国对晋国的无礼和背叛,这是晋国出兵的理由,但秦国仅仅是以盟军的身份助战而已,与郑国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是烛之武游说成功的基础。

  四、精读烛之武的说辞,自主学习(出示幻灯片)

  1、烛之武游说的核心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利,害)

  2、你认为哪句话打动了秦伯?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如果你是烛之武,你打算怎样劝说秦伯?

  (先表达为秦国着想的立场态度,来博得秦伯的好感,然后阐述亡郑、保郑之于秦国的利害关系,再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两国关系,破坏两者的联盟,促使秦国改变主意,化敌为友,退兵助郑。)

  4、这段说辞语言非常精炼,可分为五层。概括各层大意。

  ①语气谦恭,博得秦伯好感,暗示亡郑对秦无益。

  ②说明亡郑利晋,动摇秦伯的决心。

  ③说明保郑利秦,以利相诱。

  ④以晋对秦的背叛事实离间秦晋联盟。

  ⑤一针见血地指出晋国是秦国的威胁。

  小结:烛之武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说客,运用精炼的外交辞令化干戈为玉帛,说退秦师,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国家。他这一番说辞真可谓“一语中的”、“一言兴邦”,很有针对性和艺术性,需要我们好好体会学习。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以说的人笑,一句话也可以说的人跳,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效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五、探究学习·比较阅读《蹇叔哭秦师》,讨论:蹇叔的劝谏为什么不成功?

  蹇叔哭师 僖公三十二年 左 传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同样是劝说秦穆公,为什么结果截然相反?秦穆公是一代霸主,蹇叔是他非常器重的老臣,穆公在决策之前主动征求蹇叔的意见,可见并非刚愎自用之人。可是最终却弄到君臣反目的地步,究竟责任在谁?如果蹇叔在劝谏时能注意说话的方式态度,讲究策略,而不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教训后生晚辈的架势,也许穆公会重新考虑出兵的事。如果蹇叔能在军队出发前主动找穆公好好谈谈,而不是哭着说丧气话,也许穆公不会对其破口大骂,连自己的君王身份也不顾了。如果蹇叔能够在送儿子参军的`时候主动找孟明等将帅分析敌情,告知防御策略,而不是只向儿子哭诉,也许秦军不至于在崤之战中一败涂地,连三军统帅也被俘虏。)

  小结:为人处世,要学会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与别人交谈时,要注意说话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努力营造和谐的气氛。尤其是向别人提意见或建议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良药可以不苦口,忠言也可以不逆耳。

  六、合作探究,分组活动:把握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各小组选择一个人物,为课本剧写一段角色分析。

  烛之武:个性鲜明,才华出众却一直不得重用,牢骚满腹,但深明大义,能够顾全大局,只身入虎口,成功游说秦伯退兵,可谓智勇双全的爱国辩士。

  佚之狐:老谋深算,有远见卓识,但城府很深。(这个人的个性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郑伯:善于纳谏,知错能改。

  秦伯:唯利是图(可以引导学生参考阅读课后练习三)

  晋侯:头脑清醒,理智行事,深谋远虑,能够随机应变,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宽阔胸怀,终成一代霸主。

  小结:这篇课文中,烛之武是主要人物,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正面表现了他的鲜明的个性和杰出的辩才,他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他的人物都从侧面烘托了烛之武的智勇双全。虽然这些次要人物只有片言只语的描写,但都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我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七、布置作业:

  1、归纳语言点

  2、以“说话的艺术”为主题设计制作一份小报,在班上交流。

  第三课时

  一、学生朗读课文,探究学习

  1、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交待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3、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4、 “夜缒而出”四字能否删掉?

  不能,这四个字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5、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

  ①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②说明亡郑利晋,动摇秦亡郑决心。

  ③进一步说明保郑利秦,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考虑退兵

  ④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⑤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使秦决心退兵。

  小结,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甚至获得不仅于此的好处:秦郑结盟,秦派军队戍守郑国。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6、第四段可否删掉?

  不能,晋的退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卓越的外交才能,同时刻画了晋文公的霸主形象。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二、写作特点

  1、叙事有波澜,引人入胜

  2、写人个性鲜明,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作者通过语言对烛之武作了正面描写,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集中地刻画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而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正侧面描写的结合运用,使烛之武的形象有血有肉。他的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值得我们学习。

  三、讲解课后习题并布置作业

  小练笔:设置一个情境,劝说某人接受你的意见或者建议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2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常识,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2、理顺课文思路,有感情地熟读、背诵

  3、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烛之武、佚之狐和郑伯)

  4、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的说服艺术

  【教学方法】

  读议讲练法,在朗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老师在其中点

  拨、总结,最后以一定练习巩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相关背景

  2、认识《左传》

  3、整体感知,研读故事的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春秋五霸”谈到大小诸侯间的“春秋无义战”。晋文公、秦穆公结成军事同盟,联合攻打郑国,大军压境,郑国会有什么反应呢?不能束手就擒,在这个紧要关头,英雄出现了,他是谁呢?

  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依据题目了解故事梗概。

  讨论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只身前往秦国,说服秦君,免去一场战祸。(结合秦晋围郑的相关背景)

  三、《左传》

  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所着。《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以记事为纲,时间为序,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后人评:文字若云月,高深若山海)。以前学过的有散文《曹刿论战》。

  四、老师范读,学生自主解决字音、断句。

  函(hán)泛(fàn)佚(yì)缒(zhuì)

  阙(quē)朝(zhāo)逢(páng)杞(qǐ)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五、请一学生读(字音、断句)

  六、学生齐读(把握感情,疏通思路)

  七、第一自然段

  1、诵读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语速较慢,晋/军/函陵,秦/军/泛南(齐读)

  2、用原话回答秦晋围郑的原因

  明确: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3、秦晋围郑,郑国的形势怎样?

  明确:危在旦夕,国运悬于一线

  (找一学生读)

  八、第二自然段

  1、诵读提示:

  “国危矣”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读得要低沉。郑伯的话要读得心平气和,没有丝毫的不满。

  (找一学生读)

  2、面对国难,郑国的君臣如何应对?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

  ②郑伯从谏如流,感动了烛之武

  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

  (齐读)

  九、小结

  主人公烛之武在佚之狐的推荐下,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夜访秦营,劝说秦伯退军,表现他的大智大勇,体现了一个“大丈夫”的形象。人老心未老,是曹操笔下的老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烛之武的爱国精神

  3、研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一、导入: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大家集体背诵。

  烛之武不费郑国的一兵一卒,靠着自己的能言善辩说服秦伯,瓦解秦晋军事同盟。那么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了秦军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深入其中,探个究竟。

  二、第三自然段

  1、诵读提示:从“秦晋围郑”开始到“君亦无所害”。要读得平稳,不卑不亢,到揭露晋国的贪婪和出尔反尔时,毫不留情的批评带有愤激之情。

  2、请一学生读(揣摩)

  3、理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思路?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明确:先秦后晋,秦:一利一害;晋:贪得无厌。站在处处为秦国考虑,时时替秦国着想的`立场上的。

  4、烛之武成功了吗?他用了什么方法成功的?

  明确:成功了,秦伯高兴地与郑国结盟,班师回朝。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

  从地理角度上看,越国鄙远,只能是亡郑赔邻。

  从逻辑角度上看,舍郑为主,供行李往来乏困。

  从历史角度上看,晋不可信,背信弃义只为己。

  5、烛之武从临危授命到智退秦师完成了什么样的一个形象呢?

  讨论明确:志士:不计前嫌,为国分忧

  勇士:慷慨应允,冒险出访

  辩士:巧避锋芒,直击要害

  概括:一个深明大义,机智勇敢,能言善辩,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外交家。

  6、大家集体齐读(体味)

  三、第四自然段

  1、诵读提示:晋侯的话要缓慢,体现他的深思熟虑。

  2、请一学生读(揣摩)

  3、晋侯对于撤军说了几点理由?你认为哪点最重要?

  明确:三点理由(不仁,不知,不武)。他的依据是秦晋联盟只可维护不可破坏,不能因为一个郑国而坏了大事,体现晋侯作为一代霸主的高瞻远瞩。

  应该是“失其所与,不知”,晋侯考虑的是长远的利益,想借助秦国的力量有更大的作为,体现他的野心和谋略。

  4、大家集体读(体味)

  四、揣摩本文特色

  后人誉lt;lt;左传gt;gt;是: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请结合本文的有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讨论明确:文采:①伏笔,开篇强调秦晋围郑的原因突出晋郑之间的矛盾,而秦郑之间则没有多大的分歧,为下文烛之武的直击要害作了铺垫。另外秦晋两军分地驻扎也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方便。②波折,郑国危在旦夕,能担当此重任的烛之武却以自己年岁已高为由来推辞。秦伯退兵后,晋国的大臣子犯却请求晋侯进攻郑国,情节波澜起伏让本文充满悬念。③详略,把主要笔墨用于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问题上,着力通过对话烘托烛之武的形象、对于秦国和晋国如何退兵的则一带而过、

  高深:主要在人物。短短的二百九十多字就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图,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佚之狐的唯才是举,郑伯的知人善用,秦伯的从谏如流和晋侯的审时度势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全班齐读(体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3

  选题思想及思路设计:

  学生自接触文言文以来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文言文难懂。每当看到文言文时,第一感觉是坏了,我一定做不好的心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文言文不大符合我们现代社会的语言运用,字面上又给人一种古怪深奥、难以理解的视觉压力;一是学习不得法,没有深入到文章的深处,体味不出其中的乐趣。因而形成文言文不易学的观念。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章,学习的顺利与否,关系着今后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发展问题,因此显得格外重要。本篇文章属于先秦叙事散文范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因此本课时主要介绍一下有关文学常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究文章内容地热情。

  创新特点:

  化深奥难懂的字面形象为形象生动的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故事情节,在解读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掌握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目标:

  1、 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 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 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 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学习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设想:

  1、 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言文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习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2、 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有关《左传》的内容

  2、 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内容。

  3、 分析第一自然段。

  学习重点:

  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学习步骤:

  一、 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否?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站?”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但见那些戏风正炽的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请问这个军官是谁?

  (生齐声: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

  师: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1、 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 了解先秦散文概貌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如《史记》、《汉书》等。

  3、《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 研习新课。

  1、 分析标题。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脸面,文章所蕴涵的各种思想内容都会在标题上现露出来,因此我们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看其标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本篇文章的标题。告诉我你能从中预测到多少的内容。(学生陈述对标题的认识:人物、事件)浏览一下课文,看自己猜测到多少内容。时间四分钟。

  2、了解文章内容。

  学生根据课后练习一,再读课文,要求先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故事情节复述给组员听,选出讲的最好的一个,与其他组的佼佼者竞争。(学生深入地研习课文,小组内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兴趣的基础。)(找两个小组的优胜者讲故事,并对其表现表示赞扬。

  3、 分析第一段。

  学生自读第一段,教师范读之。(读时注意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句的断句。)学生自译第一段,点出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对于本段的字面意思我们已经没有了问题,但其深层意义方面你能看出多少来?(学生小组内讨论有关看法。)(提示:第一句话点明了郑国形势的危急;战争爆发的两个原因,点明此次战争与秦国关系不大,补充晋公子重耳过郑、城濮之战的历史典故;两国军队分地驻扎,为郑国瓦解其联盟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先秦的历史散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初步接触了课文内容,知道郑国的国家命运危在旦夕,郑国到底能不能化险为夷,脱离险境呢?我们下节课再细分解。

  四、练习。

  1、 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 编年体 《春秋》三传 《公羊传》 国别体

  《谷梁传》 纪传体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4

  一、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修订后的新教材,旧教材的七个单元压缩为六单元,但文言文单元却由旧教材的两个单元8课增至三个单元12课。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这也是重视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教材的三个文言文单元按着历史的顺序编排,即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魏晋散文,这样,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不仅有一个历史的纵向概念,而且对于每一时期的作家作品也有一个横向的把握与了解,从而,更好的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课《烛之武退秦师》就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学习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词语、词组、文言特殊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四、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五、教学方法

  采用研讨点拨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

  ①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②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a。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b。 了解“城濮之战”。

  ③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④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⑤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授课过程

  1.导入 检查预习,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介绍,再引出本课。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 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 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 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 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 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3.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⑶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实词:贰 军 师 子 是 鄙 远 陪 赐 朝夕 版 唯

  一词多义:若 说 辞 鄙 微 之

  词组: 以为 “所”字词组

  句式: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4.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课后练习三

  (3) 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

  【教学目标】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学习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布置预习:

  1、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了解“城濮之战”。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课文分析

  1、导入 检查预习,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介绍,再引出本课。

  2、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撒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3、 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五、有关知识总结

  (1)、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2)、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3)、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