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
教学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词语盘点
1、读读读记记
2、完成读读写写
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板书:
小木偶的.故事
启示: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2
一、教材分析:
《练习四》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一些中药;读读背背,安排学生积累与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内容有关的成语,积累《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口语交际,要求讨论班级公约;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歌”、“领”。
二、教学要求:
1 .认识中草药的名称,学会读懂、读好一份中成药的说明书。
2 .学会八个成语及 《 三字经》 中的一个片段。
3 .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4 .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
5 .学写毛笔字。
三、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读准课文中出现的7 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
2 .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
教学准备:投影仪 一份 《 小柴胡冲剂 》 的说明书 7 种中药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 .我们平常生病了,都会去医院看病,吃药或打针。
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中药、西药。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 2 .你们对中药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 .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
4 . 《 本草纲目 》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5 .今天,书上也出现7 种中药药名,读一读,读准它们的音。指名读,齐读。
6 .出示图片:让我们来认识这7 种中药。
7 .你知道这7 种中药有什么功效吗?
二、教学第二部分
1 .阅读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话。
2 .自己读这份中成药的说明书,边读边想:从这份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3 .现在你能代小芳来回答奶奶的问题吗?
4 .好,我们下面来演一演这个场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 .指名上台表演。评比。
6 .老师这几天有感冒,到医院开了一盒《 小柴胡冲剂 》 ,你能帮老师看看说明书,然后告诉我该怎么吃?注意什么?7 .指名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联系所学课文 《 永远的白衣战士》 ,学会八个成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 《三字经 》 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
3 .能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一)教学第一部分。
1 .自己读读这8 个成语,读准字音。
2 .你会其中哪个成语的意思?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回忆曾学过的《 永远的白衣战士 》 ,来理解成语的意思。
3 .读了这些词,你脑中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4 .有感情朗读八个成语。
5 .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二部分。
1 .读一读 《 三字经》 的片段。
2 .互相讨论、交流 《三字经 》 这个片段的意思。
3 .指名说 《 三字经》 的意思。
4 .有感情读一读,注意抑扬顿挫。
5 .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
1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羽、弱、器”。
2 .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 .对,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怎样才能写美观呢?
4 .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师总结: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才显得匀称端正。
5 .师范写“羽”。
6 .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7 .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再展示写得不好的字,师生共同评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班级之情。
3 .学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纸毛笔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 .自读课文中的讨论要求.
2 .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 .班级公约的制定从哪些方面作思考呢?
2 .互相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可以做一些补充。
3 .师总结,学生干部在一旁记录。
三、把班级公约用笔抄写纸上,贴在墙上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去年的树和鸟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自由读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
分手时的约定
指导学生朗读。
2、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
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1)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2)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
板书预设:
大树(图)
小鸟(图)
珍惜友情
信守诺言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小结上节课情况。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读。
2、指名一小组上台表演。
3、全班进行评价: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读吗?
三、指导四个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10x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尽义务有益的)
帮助别人有用的养活别人
幸福的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5
一、教材分析:
《记一次班级讨论会》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戴老师”有一次习作前,组织班上的同学围绕“非典”这个社会热点发表看法的情况。这是一次习作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习作的内容谅是把大家讨论的情况写下来,“让人们了解我们的心声”。
二、教学要求:
1 .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注意写好人物的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事,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1 .学会有详有略地写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正确使用标点。
2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有概括、有具体的记叙方法.
2 .写好人物对话,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 .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等,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做好记录或剪贴。
教具准备:剪贴本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获?你关注到了什么?
2 .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师帮学生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二、讨论.积累资料
1 .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2 .各抒己见,补充。
3 .可以展示图片、照片或资料。
三、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
1 .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二一七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2 .指名读习作例文。
3 .互相交流、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4 .小结:先用4 个“有的”写了一组句子作概括介绍.再引用 4 个同学的发言,具体描述了同学们讨论时涉及的话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这几段话叙述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5 .那么.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四、练习习作
1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2 .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修改草稿。
四、誊抄习作。
六、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6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动物为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和“语文园地”。既有同一作家写不同动物,又有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全组共编排了《白鹅》《猫》两篇精读课文,《白公鹅》《母鸡》两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体会每一种动物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初步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也相应作了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爱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的发现“引导学深发现作家的语言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这一特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教学目标
1、学认生字35个,学写35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45个;学习摘录笔记,结合单元主题理解和积累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进行感悟,提高阅读的能力;通过读书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可敬;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
3、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进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特点的。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建议
《猫》猫是常见的家养小动物,绝大多数学生见过猫,不少学生还养过猫,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在教学本文时,要注意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句,将读、说、悟、写融为一体,将学生的语文实践落到实处。
《松鼠》学习第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你从哪几方面体会到松鼠的美丽、讨人喜欢?然后,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朗读课文,感受松鼠的美丽,同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白鹅》教学时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读的主旋律是鹅的“高傲”。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厌,而是引人发笑、饶有风趣,因此,朗读的情感基调是趣味性,要读的妙趣横生才好。
《白公鹅》要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的特点,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着读《白公鹅》和《白鹅》这两篇课文中内容相似的部分,让学生领略同一个意思用不同方式表达的奇妙。
语文园地中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按排。将“我的发现”——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穿插在课文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寻找规律。“日积月累”中的内容重在诵读,不必过于在理解上下工夫。
六、课时安排
《白鹅》2课时《白公鹅》1课时《猫》1课时《母鸡》1课时《语文园地》3课时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7
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无忧无虑、呼唤”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文中的“说……吧……可是……”的句子,思考这种写法是如何具体展现猫的性格特征的,并照样子写一写。
4.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 第一课时 -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2.哪位同学养过猫?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3.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充满灵性,它不仅是画家爱画的小动物,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无忧无虑 任凭 尽职 蹭 稿纸 丰富多腔 遭殃 枝折花落 责打
生气勃勃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重点指导:“蹭、腔、殃”的读音,注意“屏、折”的多种读音。
2.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忧”与“扰”、“虑”与“虚”、“稿”与“搞”的区别。
3.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掌握。
4.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中的'语句理解。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儿忧愁和顾虑。
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屏息凝视:抑制住呼吸,集中注意力地看。
①猫怎样屏息凝视?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猫“屏息凝视”的情形?
②引导学生说:“猫一听到老鼠的响动,就弓起背,悄悄地来到洞口,只见它瞪大眼睛,连呼吸也不敢。”你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屏息凝视的情形吗?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屏息凝视”进行说话练习。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
遭殃:遭受灾殃。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读课文,划分段落。想一想: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写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部分,写小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1~3):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第二部分(4):满月的小猫的可爱。
2.请你把两部分内容串联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的小猫的可爱。)
四、课堂小结。
读了课文之后,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古怪、可爱)
- 第二课时 -
一、检查生字,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掌握情况。
2.上一节课,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作者主要写了猫的古怪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看看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分别具体表现在哪里。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猫性格的古怪。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 找出描写猫“古怪性格”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
①你能找出概括猫性格的词语吗?(老实、贪玩、尽职)
②它的老实、贪玩、尽职各体现在哪里呢?
引读:说它老实,是因为——
说它贪玩,是因为——
说它尽职,是因为——
③“古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性格古怪?(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感到奇怪。因为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④通过读这一自然段,你体会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对猫的喜爱)
⑤反复读,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3.课文第2、3自然段也写出了猫性格的古怪,请你速读课文,找出表示古怪的重点词语。(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4.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①“小梅花”指的是什么?(猫的脚印)
猫在写作的干净的稿纸上任意踩踏,老舍先生非但不冒火,反而戏称是“踩印几朵小梅花”。
②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猫的叫声是否总是那么动听,为什么在作者听来会是“丰富多腔”的。
模仿猫的叫声,理解“丰富多腔”。
③猫的叫声是“丰富多腔”的,这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猫的喜爱)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
(二)猫的可爱。
1.出示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①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
②你从“更”字体会到什么?(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
2.小猫的可爱,你感觉到了吗?找出写小猫淘气的句子。
①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它的淘气?(没完没了、再跑再跌、胆子越来越大、摔跤、打秋千)
②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小猫当成一个孩子来写,突出了它的天真可爱。)
④出示老舍先生的《养花》片段,读一读。再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看有什么新的体会。(从《养花》一文,可以体会到老舍对花的喜爱,再联系课文中小猫对花的糟蹋,可以看出老舍对小猫的爱更深。)
⑤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三)朗读全文。
一只普通的猫,在老舍笔下是那么栩栩如生,这都源自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文章吧!
三、拓展延伸。
1.不仅老舍爱猫,很多作家都喜欢猫,如夏尊、周而复等,认真读读“阅读链接”中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感情。
2.交流。(相同之处: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不同之处:老舍——猫的性格古怪、可爱淘气;夏丏尊——人们对猫的态度;周而复——猫的外貌和神情。)
四、布置作业。
1.搜集关于老舍的资料,阅读老舍的作品。
2.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写出它的特点,表达出对它的感情。
猫
性格古怪 小猫可爱
1.抓住关键词语“老实、贪玩、尽职”,引导学生体会猫的古怪性格。在思考中,学生明白了,作者把这些矛盾的词语用“可是”连接起来,说明在猫的身上同时具备这些特点,从而理解了它的古怪。
2.在学习满月小猫的可爱时,通过对《养花》一文的拓展阅读,感受老舍对花的喜爱之情,又与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加以体会,从而品悟到老舍对猫的爱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