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

时间:2022-09-22 03:14:4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1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小朋友喜欢做游戏吗?今天,咱们一起做个猜谜的游戏,谁愿意给大家讲出一条谜语?

  2.你们真聪明,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条谜语:“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笋)见过吗?(出示笋的图片)。

  3.你们对“笋”有哪些了解,说给大家听一听。

  4.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两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它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在课文中你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板书课题)同时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课件)现在请小朋友们欣赏课文。

  2.听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想不想不用老师教,自己学习这篇课文?你们想怎样学习?(师生共同提出自学方法)

  三、自学汇报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

  1.正音: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重点读准平舌音“笋、钻、滋”和翘舌音“揉、润”。

  2.汇报识字方法,给生字组词。

  3.游戏活动,巩固生字。(课件出示读带有生字的词语,随机用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4.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正音。

  5.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感悟课文

  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儿的段落,想想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

  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

  a.春雨姑娘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声音柔和、语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

  b.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声音粗重,带有鼓励)练读—分组读—齐读。

  c.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喊、呼唤、笋芽”5个字。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2.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

  3.全班交流展示,评选“小书法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游戏“摘苹果”。(复习生字)

  2.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二、精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出示课件—春景图)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

  3.分角色朗读课文。(自由组合练习—挑战读)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推选表演好的小组,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师: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三、拓展想象

  1.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

  2.游戏“编一编”。

  a.教师引路:春雨淅沥沥,淅沥沥,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

  b.学生实践。学生个人或小组模仿老师的示例按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

  c.作品展示。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插图、小黑板;实物:笋芽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察实物、插图,激发兴趣;初读课文,认记生字;朗读感悟。)

  一、观察实物、插图,激发兴趣。

  师:(出示实物)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笋芽儿”是什么样的?(生观察后说)(投影插图)笋芽儿是怎样长成竹子的,想知道吗?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小组汇报:开火车读生字,说说认记了哪些字)

  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笋、钻、滋”和翘舌音的字“揉、润”;区分鼻音字“扭”和边音字“唠”。字形方面,交流交流“漆、辫”的识记。

  4、把生字带进课文里读一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2、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1)第一、二自然段要读出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

  “谁当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低声的。”/点拨:笋芽儿现在在哪儿啊?谁来当笋芽儿,表演一下笋芽儿的动作,撒娇地说话。(个别读演——男女分段读)

  (2)第三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读出个性;

  “雷公公怎么呼唤笋芽儿的,谁来试试?”(引导进入情境用粗重的嗓音呼唤)

  点拨:笋芽儿怎么做?

  (3)最后两个自然段要读得响亮、自豪,表现笋芽长成竹子的欣喜。

  自读,试试怎么读好?(读出笋芽儿纷纷钻出地面的意境。)——指名先说想怎么读再试读。

  点拨:用“”画出笋芽儿看到的美好的.春光。/多美啊!把美景读出来。

  笋芽儿怎么长成健壮的竹子的,用横线把答案画出来。(轮读、齐读两个自然段)

  3、议议:你从笋芽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句子;指导书写;写话练习。)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漆黑沉睡撒娇呼唤唠叨爱抚

  滋润照射温暖自豪健壮叽叽喳喳

  2、美读句子: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2)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二、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生词认读,并组词、造句。

  2、重点指导:

  提醒:书写时,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AABB式。

  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

  轰:左边的“又“字捺画变点。

  三、写话练习。

  1、老师示范引路。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

  2、学生实践。学生个人或小组模仿老师的示例按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对韵脚及句式不作要求。如:

  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笋芽儿呀,快醒醒!快醒醒!

  春雷轰隆隆,轰隆隆,笋芽儿说:“我要钻出来!我要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笋芽儿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大!”

  3、作品展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如,集体朗诵、自配乐曲歌唱等。

  作业:

  采蜜本:摘抄课文、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并熟读成诵。

  资料袋毛竹通常高达6至10米。毛竹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等特点,是理想的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每逢阳春三月,雨后春笋顶岩破土,竞相生长。幼竹在一天之内可生长30厘米以上。在此期间,人们置身于竹林之中,可听到竹笋破土和幼竹生长发出的声响,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一根毛竹从出笋到长成10多米高的竹子,只需两个月,再经过6个月加固生长,即成为可供利用的竹材。毛竹浑身是宝,用途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