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06 18:46:1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平均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平均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B、C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要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权的意义,可以再举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初二.五班有4个小组,在一次测验中第一组有7名同学得了99分,1名同学得了61分,第二组有1名同学得到了100分、7名同学得62分。能否由99?61100?62?得出第二小组平均成绩这样的结论?为什么?这个例子22

  简单明了又便于学生想象理解,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得99分的7个人比1个得61分的学生对平均成绩影响更大,从而理解权的意义。

  在讨论栏目过后,引出加权平均数。最好让学生将公式与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这样做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于对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也利于理解“权”的意义。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教材P136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36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37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教材P137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3、教材P138例2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2)、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x=1(79+80+81+82)=80.5 4

  五、例习题分析:

  例1和例2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2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六、随堂练习:

  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

  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答案:1.x小关 =79.05 x小兵 =80 2. x =597.5小时

  七、课后练习:

  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1次,3出现了x2次,4出现了x3次,5出现了x4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2、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x环,b次打中y环,

  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

  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

  4、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答案:1.2x1?3x2?4x3?5x4ax?by2.3.x甲=86.9 a?bx1?x2?x3?x4

  x2 =96.5

  乙被录取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4. 39人

《平均数》教学反思2

  我教过老教材的《平均数》这节课,我当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的,记得基本上就是按照: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平均数,然后是反复地、机械地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训练。训练题目是书上有什么就训练什么,从没有想过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自然是掌握得非常熟练,凡是能套用公式的题正确率都很高。但对稍有变化的题,错误率也相当高。如当学生在做:学校图书室一周5天向学生出借图书,其中科技书出借了250本,文艺类书出借了368本,其它书342本,求图书室平均每天出借图书多少本?有一部分学生列式成(250+368+342)÷3。当时我也没有过多去考虑为什么?更没有怀疑自己的教学有问题,只是一味地埋怨学生学习不用心,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真是够苯的。

  现在看了吴正宪老师的《平均数》一课的教学设计,才深深感到当时自己的教学确实存在好多问题,课上我只重视学生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教学中急于把规律抛给学生,天真地以为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解决求平均数的所有问题了。却忽视了八、九岁的孩子他们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数?这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让求平均数的方法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再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相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自己一定会因“远程研修”的学习,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平均数》教学反思3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实际问题(男女生套圈比赛)哪个队会获胜?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中我结合平均数的特点,先让学生猜一猜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再实际计算,不但找到平均数的范围,也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培养了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的能力。

  四、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平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此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河水中,小明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这节课总体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一、时间的安排不是很好,练习的时间不够,造成还有的练习没有说完。主要原因是新课的时间较长,如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说说知道些什么,可以少请几位同学回答,这里不是这节课的重点。二、课的开始由于课件突然没有声音,有点紧张,有点浪费时间。其实这并不影响本节课的教学。对于突发事件要灵活面对!

《平均数》教学反思4

  通过认真研读教材,认真研究教法,我对“统计中的平均数” 的课尾进行了认真的设计自感效果不错。

  (课尾)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假如请你给自身的这节课打分,你会给自身这节课打多少分?(满分100分。)

  生1:我觉得我听得很认真,学懂了,可以打95分。

  生2:老师,我没有举手要发言,我想只能打76分。

  生3:我可以给自身88分。因为我在小组活动时表示的很好。

  生4:我可以给84分,因为老师教的知识我听懂了,但是我发言不积极。

  生5:我这节课表示一般,只能打85分。

  (教师板书:95、76、88、84、85)

  师:假如一节课获得85分算优秀,你们这节课能算优秀吗?

  生(齐声):能算优秀课!

  师:根据是什么?76分能行吗?

  生:光看95分、76分都不行。我算了一下,这五个分数的平均数是(95+76+88+84+85)÷5=85.6(分),85.6分超越了85分,所以我们这节课是优秀课。

  反思:

  对学生而言,“给自身当评委”是少有的'事。课堂上一般都是学生被老师评价,对于学生评价自身这种形式学生感到新奇、难得,因此特别珍惜这次为自身当评委的机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评述过程使学生明白了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深刻地感受平均数的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体验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评价中教师听到了平时听不到的心声,尤其是学生敢于说自身的缺乏。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一堂课下来,经历了几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接触了多方面的知识,此时学生大脑疲乏,注意力下降,情绪低落,假如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形式新颖、解法灵活的开放性课尾练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疲劳、增强注意力、促进思维的发展,这节课正是这样做了。

《平均数》教学反思5

  “平均数”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平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从而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平均数方法?我一开始就设计了保护环境收集空瓶的情境,并通过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动手操作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再联系中注重数学只是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只是再生活中的.作用,比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自己课堂节奏把握得不是很好,还有一些补充的内容如:增加一个数会对平均数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正确解读生活中的平均数等等。有待在练习课中进一步展开。

《平均数》教学反思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初步感受求平均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联系同学实际,培养同学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同学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同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求平均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昨天的作业,张康、朱星宇、施逸婷做得最好。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给他们。(三人上台领奖,并告诉同学各自得到的铅笔的支数。)板书:张康11支、朱星宇7支、施逸婷6支。

  你们觉得公平吗?怎样才干公平?

  同学讨论,指名汇报。

  (从1张康手中拿2支给施逸婷,再从张康手中拿1支给朱星宇。这样每人都是8支。)

  很好。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移多补少法”。)

  (先把三个人的铅笔全合起来有24支,再平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8支。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铅笔的支数相等,都是8。

  教师指出:这里的“8”就是“11、7、6”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昨天蔡裕杰同学的作业也很有进步,现在我想也奖给他铅笔,怎样才干让他们四个人得到的铅笔支数相等?(同学上台演示,每人得到6支。)

  提问:这里的“6”就是“11、7、6、0”这四个数的什么?

  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你觉得什么是平均数?

  小结:已知几个大小不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把多的移给少的或者先把它们合起来再平均分,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反思7

  首先,本节课进行了课前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

  同时,本节课也对学生的学情、学法进行了分析。平均数是在第一个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教学,创设比赛情境,自然产生用“平均数”进行评估的需要。然后用各种方法求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特点。最后用平均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本节课教学后感触较深的是对于练习进行了一番设计,使原本零散的练习变得有情境有次序。如巩固练习阶段:学了平均数,你会对我说什么?分开3个小练习。

  (1)当我很矮时

  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小李同学身高140厘米,篮球技术特别好,想要参加篮球队。但是看到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时,他很难过。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

  生1:别难过,160厘米只是平均身高。可能有人比160厘米矮。

  生2:平均身高160厘米,并不表示每个人的身高都是160厘米。

  生3:只要篮球技术好,身高矮一些问题也不大。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李强同学表示很高兴。

  (2)当我长高时

  师:打篮球长得快,小李身高长到170厘米。有一天来到一个池塘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小李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7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怎么不对?小李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80厘米。所以,小李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

  (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如图12)

  生:原来是这样,真的有危险!

  师:谢谢你们的正确建议,小李平安长大,现在他参加了中国国家篮球队

  (3)当我很高时

  出示国家篮球队平均身高:200厘米。

  某家大酒店如果按照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来订购新床,合理吗?

  预设:

  生:不合理

  师:为什么啊?

  生:姚明身高超过200厘米。睡不下。

  师:看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这三个练习以身高为情境,灵活应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练习1对平均数与平均分进行了辨析;练习2利用平均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练习3利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对平均数的应用进行了一个斟酌。

  点滴反思,聚少成多,一点反思,一点成长。课堂教学不止,专业成长不息。

《平均数》教学反思8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这样的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统计与平均数》的教学,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现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于例题的教学设计。首先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游戏、比赛的形式,创设生动、有趣和谐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先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投圈的游戏,并引导他们从中发现问题,产生提出问题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上课一开始,就明确授课的内与形式,接着出示了一份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分为男女两组投圈比赛,跟着男女代表队开始时间为两分钟的投圈比赛。让完成的同学在统计图上相应的位置贴涂色方格以记录自己投圈的成绩。这样,比赛结束时统计图上就记录了参加投圈比赛的4名男生和5名女生代表的投圈成绩。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看懂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发现了什么?起初学生的回答多是“每人投中几个,有几个人参加。”之类的问题,这时老师再相机引出“男生投得准些,还是女生投得准些”的.问题。任务提出之后,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也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还有的男同学甚至说女队代表比男队代表人数多,故总数也多,不公平等等,争论得不亦乐乎。这时候老师再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先把统计图的结果算出来,再更充分地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判断男生投得准还是女生投得准,首先要先取一个数据来表示男生和女生的投中情况。并放手让学生充分从多种角度设法表示男、女生投中的情况。在不断的尝试中,体会到用平均数表示男女生投中情况的必要性,以及平均数是一种统计量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及时给表现好的组加分,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求知欲望。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投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老师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投中个数”的含义,而是先让他们尝试着去求男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大部分学生用的是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还有一部分学生就充分利用了统计图,采用了“移多补少”的方法。但无论他们采用哪种方法,都能体会到是由原来各人投中个数不同变成各人投中个数相同,而且几个人投中的总个数没有变的平均数的意义。这个意义并不是老师讲给学生听的,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体会的。当学生自己探索着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男生投中的平均数时,老师适时地进行演示引导他们判断:男女两给的成绩是否一样?再让学生亲自去算一算,哪一组好一点,哪种方法更简单一些。并为这种方法命名,通过这样引导学生把简单的移多补少法掌握得就更加深刻了。学习过程中,学生朴素简明的语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拓宽了思维,让每位学生都深深地感受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例题的教学之后,学生学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了平均数,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已组的加分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也不断上涨。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既巩固了新知,又体验了数学的乐趣,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移多补少”的操作,学生直观、感性地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想想做做”中的练习题学生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先仔细审题,获得有关信息。再根据实际问题,提出一些有创意的问题。然后独立完成问题。学生计算在探究本上,然后集体讨论。讨论时请学生讲讲原因。“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在小组里畅所欲言,再由代表发言。这样,整堂课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启发下灵活选择组合处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进一步感受了合作交流的价值和乐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和兴趣。

《平均数》教学反思9

  一、改造教材

  本人认为,这节课在用教材方面有两个特点:

  第一、教材中的三个例题都是开放性的,学生很可能会大多指向平均数,从而忽视了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故本课仅采用了和学生生活最贴近的例.1(比较三人成绩)来展开,同时增加了中位数、众数的例子,把相关的知识点纳入其中,既巩固了知识点,有起到了以题激情,题情交融的效果。

  第二、改变了例题与习题的界限和跨度。每一例题呈现后,我都安排学生有默读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地在读中研,在研中读,有意识地使学生学会提取、处理和加工信息,培养他们的阅读数学数据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展合作交流。老师主要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从而使例题的探究交流过程就是习题的解决过程,改变了例、习题之间单纯的示范,记忆和模仿,加大例题之间的思维跨度,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产生认知冲突。

  一、从关注教到关注人

  首先、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小组讨论时,我走进学生中间,巡问、点拨,“引而不发”,激发学生主动精神,让学生始终保持求知欲,为了让问题讨论更加广泛和深入,我及时删掉了一个例题。整节课教师尽可能多地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领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从而让师生相互交流和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其次,从关注学到关注人。由于我在该班开展“指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同学的大胆质疑否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课堂教学从关注学转向关注人就意味着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观,有更高的人文素质。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多一些尊重和关心;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心”施救,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从“目中有人”到“心中有人”;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让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

  二、跳出模式,走向理念

  为了让课堂形式适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和内容,我一方面改变了例题的呈现方式,把“效果评价”放入课堂,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尽可知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设计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的教学任务,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而非形式上的热闹,促使学生在较复杂的水平上理解这三种数,从而较好地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另外,从构建探究性教学模式到超越模式,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研究性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走向生活。课堂教学是创生问题的起点,不必过于追求探索教学的形式,更改地是问题与方法的迁移、发现,让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三、几点不足

  虽然我还是比较注意运用“延迟判断”,给学生较充足的思考与发言的时间和空间,但有些地方还是过早地介入了学生的发言。

  这节课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心也不够,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觉得学生评价老师的主要标准应该是他在课堂中有没有真正的收获。本课中虽然只有个别学生认为自己收获不大,给老师打了80分以下的分数,但也足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更多地关注了中上水平的学生,忽视了对困难生的关爱和帮助。

《平均数》教学反思10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

  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其实这种方法也能够利用教材上的统计图很好地进行过程的演示;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于是我结合具体的实例“20xx年爸爸的月平均工资是20xx元”和“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0分”来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一个虚拟的数,而不是具体的真实数。通过学生对句子的解释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表象已经逐步清晰起来。

  二、练习具有坡度,循序渐进

  第1个层次是引用课本上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算法。第2个层次是计算一年平均每月的用水量,给出4个季度的用水量,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拓展题,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语文96,数学93,英语多少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时间的安排及学生的把握不是很好,还有部分同学的计算频频出错,正确率的速度有待提高。

《平均数》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成功之处:

  1.注重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在例1的教学中,通过求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量,让学生借助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不是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从而算出平均每人收集到13个,使学生在学习平均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平均数13与以前学习的平均分是不一样的,平均数13实际上是一个虚拟数,并不一定真实存在。而在例2的教学中,通过两队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即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2.解决问题,强化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例1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也可以用“总数÷份数=平均数”来得出所要求的平均数。在第二种求平均数方法中要注重让学生理解份数和平均数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的现象。

  不足之处:

  对于用“总数÷份数=平均数”学生还是出现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的现象,除此之外还会出现求平均成绩、平均速度出现把两个平均数除以2的错误。

  再教设计:

  可以把“总数÷份数=平均数”改写成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样就能把平均成绩、平均速度包含在其中,也可以单独总结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总成绩÷总人数=平均成绩。

《平均数》教学反思12

  在教学求平均数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想的: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套圈游戏导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在例题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的'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我并没有着急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反思13

  这节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分组计算平均身高和年龄学生们有兴趣,很快就能算出来,并且会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学还能把不同意见发表出来,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在这种前提下,简便算法的推出就水到渠成了。教学设计也努力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如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课内外结合等等。

  但有的.学生基础并不好,对数学没兴趣,上课时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被动地学习,收效一定不高。有的学生没有带计算器,在课堂上的计算时间增加了,教学用时出现了不应有的浪费。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讲解上,教师显得较为匆忙,定义讲解怕基础差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接受。新课改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可如果课堂学习我们只顾少数基础好的同学,那就与新课改理念相背了。所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我们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平均数》教学反思14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已有初步接触,但由于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算法上。

  本次新教材将平均数后置在四年级下册,就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加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所以,我在设计中突出了在具体情境中,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学生熟知的“小蜜蜂读书节”的评选读书达人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评选“书香小队”的活动讨论中,产生认知冲突,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中我结合平均数的特点,先让学生猜一猜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再实际计算,不但找到平均数的范围,也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培养了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的能力。

  四、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捐书,让学生估一估:平均捐了多少本?判断:在平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泳池中,小刚下水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老爷爷不理解平均寿命闹笑话等等练习,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这节课总体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如对平均数能较好的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体会可以再深入扎实一些。

《平均数》教学反思15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本质内涵,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设计中创设了具体情境让学生感悟平均数的产生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分析、比较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在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上课伊始,创设四个同学摆的珠子数量不等,颜色也不相同,引发学生思考:“在总数不变的基础下,你们能使四人的珠子同样多吗?”,旨在让学生过一把“移多补少”瘾,感悟“移多补少”的思想,经历从“不相等”到“同样多”的过程,构建平均数的概念。正如预设所想,由于每人珠子的颜色不同,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原来每人珠子的个数,并清晰地意识到平均数5个并不是每人珠子的实际个数,而是他们珠子个数的平均数量,这个平均数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处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的之间。这不仅没有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同时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学习素材,有助于学生构建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平均数的本质特征。

  二是建构“平均数” 的概念,理解“平均数” 的意义,是学习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这两个教学环节中,我特意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展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再利用课件把平均数与原来每个数进行大小比较,凸显平均数的本质特征。由于课件形象生动,清晰明了,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再次把学生的思维指向这组数据从“不相等”到“同样多”,强化认识到“原来大的数移出一部分补给小的数,变小了;原来小的数补上一部分,变大了。”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三是这节课只设计了两道练习题,但结合一题多变,多练的方式,其实解决了 “求平均分数”、“全年平均每月(每季度、每天)的用水量”等多个数学问题。通过练习题一,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意识到两人考试次数不同,这样比总分数不合理,从而凸显平均数的“代表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解开学生心中“为什么用平均数来代表他们的成绩,不用总数来代表他们的成绩?”的疑惑。通过练习题二“求出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提供3个算式供你选择。”,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是由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使(1)、(3)成为正确的话,可以将问题怎样改变?”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反复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技能。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我感受到在凸显平均数作为“数据的代表”意义时,还不够充分、丰富、饱满,如果能在“练习题一”中引导学生感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易受这组数据中每一个数据的影响,即敏感性,就更能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了。

  2.评价时,激励语言的运用还不太丰富,自己的教学视野还需开阔,教学行为还需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