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31 08:04:1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习作》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作》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习作》教学反思

《习作》教学反思1

  一、以“知”为基石

  所有的教学都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虽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但知识在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要为儿童打开一扇基于知识背景、展开合理想象的习作之窗。拍卖会是本课的一个活动平台,学生需要了解拍卖的一般流程,知晓相关规范。绿叶、水、空气这三样拍品虽是学生熟悉的,但因为是500年后的物品,仍需要课堂上的介绍与描述。知识的铺垫是儿童想象之翼张开、想象之轮速滑的跑道,能让儿童想得更广、更远、更深。

  二、以“境”为依托

  教学中,我以角色扮演、音乐渲染、图画演示等手段创设了一个仿真情景,带着学生凭借想象,穿越时空,来到500年后的拍卖会现场,学生们置身于拍卖情境,亲身体验拍卖过程,从而有了语言表达的源,有了鲜活的口头和书面语言。

  三、以“情”为纽带

  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他们的想象不是简单的虚构,想象的.世界往往就是儿童生活的真实世界,是充满着真情的。教学始终注重对儿童情感的唤醒和激发,让儿童的内心受到强烈冲击,产生不吐不快的自我构建,儿童在习作时就能说真话、吐真情。

  四、以“导”为方略

  想象作文更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导如何把握一个度?我以为,要能在课堂上构筑收放平衡、生态和谐的习作磁场。我们不可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可硬性规定习作套路。

《习作》教学反思2

  写人的文章看似简单,然实属不易,看完学生的作文发现问题不少:

  1、没有内容可以写,

  大多数学生想不到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事。(询问才知: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体贴才是事情,那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想不到内容可写了。)

  2、不知道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而是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儿地说完。

  3、对于细节描写还比较的陌生。许多同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不是典型事例,惊天动地的事才能体现老师的品质,这也是造成学生没有内容可写,文章空洞的主要原因。

  4、学生的词语匮乏。学生原先的词语、句子的`积累少,也造成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少,“肚子”中没有东西,又怎么能好文章?

  针对这些问题,我加强了对“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用小事刻画人物”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用小事刻画人物,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活起来,掌握最基本的写人方法。另外:教学中教给学生编写提纲的方法,这也是写好作文的捷径。

《习作》教学反思3

  五上第一单元习作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角度,其中角度一“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与单元专题“我爱阅读”很贴近,大多数学生也非常感兴趣,于是就决定以此内容习作。

  学生习作时,可参考第一单元的《窃读记》和《我的“长生果”》,但是近百年前的林海音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到书店里读书,对于今天物质条件优越的孩子们来说是不可能的,更不会有滋味复杂的窃读感受;著名作家叶文玲成年时情真意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作文的经历,更是不接今天孩子们生活的地气。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习作时有话可写呢?我觉得开启学生们的思路是第一要务。口语交际课上,首先交流分享自己读书经历中的故事,可是大家你望我我望你,没人举手,我只好抛出话题:我是一个小书迷。一次,在图书馆读书竟忘了吃饭,害得妈妈着急地四处寻找……孩子们受到启发,思路大开,一生说:我没买到梦寐以求的书,懊恼地回到了家,以为再也买不到了,整天耷拉着脑袋,没想到第二天妈妈竟买回来了,我心情大喜,急忙捧起心爱的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一生说:一次,一个故事没看完,可是睡觉时间到了,于是我悄悄躲进被窝里打起手电筒看,没想到读到高兴处开心大笑,被妈妈发现……另一生说:悄悄地将妈妈给的坐公交车的钱存起来,每天上学、放学都步行,终于订到了自己喜欢的科普读物……就这样,互相启发,大家争先恐后急着分享自己的读书故事,第一步水到渠成,接下来就是写法的指导了。

  首先,让学生回顾第一单元课文作者热爱阅读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总结得出:同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大家给自己的习作命题不一定非得是我和书的故事,可以用概括事件的一个短语、贯穿文章的一个线索或是比喻命题等吸引大家眼球的均可。

  文章要言之有物,可以描写当时的环境,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等。写故事还要言之有序,就按记叙文六要素来写,事情的经过部分要浓墨重彩来叙述。最后就是动笔习作了,看着孩子们急切的样子,我好似畅游在他们热爱阅读的故事中,和他们一起品尝着阅读的快乐,收获着阅读后的满足。

《习作》教学反思4

  1、把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当作“课”来教。

  作文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语文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可现在语文中的作文教学却不容乐观,或敷衍了事,或临阵磨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升学压力,现在的中考、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质的考试,分数仍是主要的,而语文试卷中的作文分数,占的比重很大,一般在50-60分之间。可实际情况又是作文分数相差不大,拉不开档次。客观现状导致的结果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语文教师都认为把主要精力放到作文教学上得不偿失,所以就把主要精力放到阅读教学上了。我过去教学也是这么做的。但是通过这次教学尝试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不要把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当作作业或任务去布置,要切切实实地把它当作“课”来上。

  2、要把课文和写作结合起来。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学作文一般都是以课文为范例,学生依此为样,联系实际写出文章来,如此反复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文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写作,结合具体的篇,在遣词、造句、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进行语文能力训练,为学生作文提供依据和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吸取有关的语文知识和艺术营养,学会借鉴和模仿,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我上的这节作文课,围绕着写游记进行训练,联系例文《龟山汉墓》,从分析学过的文章中的线索、重点、抒情、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进行教学,这就比那种弃课文而不顾的死板方法的作文课效果好得多。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脱节两败俱伤。

  3、教给学生方法。

  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课上,教师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要求,而很少向学生提供符合要求又能够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就拿写游记来说,我们经常提到,学生也不陌生,但怎么写,有没有规律,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光靠提供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一些能够实际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在这方面,我这节课做了有益的尝试。告诉学生写游记时要注意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来进行分析,并教给学生写游记的方法。

  4、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这次教学还给我一个启示就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当成接收器来进行教学,其实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中学生在心理上已逐渐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和创造欲望正在增强,而且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才能的舞台,无论是背诵、回答问题、还是口头作文,都让他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增强自信心。本案例中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展现的过程,是学生与教师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应用语言的过程,是一次人与自然对话的过程。

《习作》教学反思5

  一、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二十年后回家乡”。在口语交际基础上进行,对于这个话题学生并不陌生,之前也写过类似的作文,为写好习作奠定了基础。存在的问题有:

  1、写作内容比较单一,选择写未来机器人的`较多,所选事例陈旧。生活中可写的事例很多,学生还要学会开阔视野,勇于尝试新的写作素材。

  2、想象力不够丰富,列举的事例太过普通和常见,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3、有的学生叙事过多,缺乏对人物变化细节的描写,造成本次习作写成了记事文;或者仅仅写人,忽略了这次是想像类作文,也造成了本次习作的失败。

  还有一些学生详略不当,标点不正确,书写潦草,错别字多等。

  二、习作中的优点:

  1.88.1%的学生能按一定顺序叙述,详略得当。书写干净整洁,篇幅基本达到400字以上。整体上看是一篇符合要求的习作。

  2.70.3%的学生能够选择事例典型,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表现家乡的变化。

  3.58.4%的学生能凭借自己独特的想象视角写家乡不同的变化,并且语言流畅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

  4.90.7%的学生先是自己修改,然后认真听取小组同学修改建议,明确了自己本次习作的问题;与同学交换修改,互相学习,收获多多。

《习作》教学反思6

  今天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作文《童年趣事》的习作讲评。 以前一提到习作讲评课,我总会觉得很陌生,朦胧意识下只知道一节作文讲评课大致要经历欣赏、挑剔、训练这样三个基本的大环节。但是至于每个环节该怎么做,具体掌握到什么程度,我还是把握不准。于是我想到了课标,翻阅课标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们所青睐的字词标点等都是对本阶段最基本的要求了,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自己修改,教师只需要关注孩子们用的好的标点以及一些有特点的表达、描写方法就可以了。那么上课到底上什么呢?后来,我们学校的耿校长又推荐我阅读作文教学专家管建刚老师的资料。看了两节管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教学视频,又阅读了大量管老师关于作文讲评课教学的一些文章,我的教学思路有了。

  接下来我就仔细翻阅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按照作文讲评课的基本环节搜集我需要的宝贝。首先,我细心发现他们作文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并且分类整理。其次我又找到他们作文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反复琢磨,这节课我要给他们什么样的提升。然后,我安排了一些环节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当堂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最后,在孩子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作文修改方法之后,我就让他们马上实践,当堂修改自己的作文以备课堂展示。按照上面的思路,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第一部分欣赏导入,里面包含了好题目欣赏和好句子点播两个大部分。在好句子点播中,我又将同学们的好句子分成了现代感特别强、修辞手法特别好、说得特别棒三个环节。意在让孩子们欣赏同学好句子的同时,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尝试运用。

  第二部分挑剔进步专场,我集中给学生介绍了他们普遍存在的两种病,即:重复病和关联病。虽然到了五年级,但是孩子们的作文仍然存在说话啰嗦,一句话一个词重复使用的毛病,作文口语化,关联词语滥用,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环节意在提醒孩子们,作文修改时一定不能手下留情,该删则删。

  第三部分我重点训练学生修改一种病,就是我想病。和我说病一样,孩子们在作文中经常是我说你说他说,我想我心想的,根本不会变换提示语去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本环节首先挑选了几句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孩子们认识我想病;然后我又列举了本次作文中心理描写方式很好的几句话,通过引导提醒,意在让他们知道,原来这样的好句子并不很难写,只要用心就行了。最后我选择了两句有些难度的句子让孩子们发挥小组的力量修改,学以致用。

  最后我安排的环节就是让孩子们沉下心来安安静静的修改自己的.文章,择优班内展示。

  从总体来看,孩子们的表现还是不错的。除了学习之外,我认为孩子们更需要锻炼的是他们的心理素质,一种任何时候不怯场的心理素质,本节课孩子们的紧张显而易见,以至于课前充分准备的我也变的惊慌失措。反思自己,还是我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以后我一定更加努力,争取让自己变得完美一些。最后我想说,习作讲评教学我还处在学习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捉襟见肘,以后在这方面我一定继续努力,争取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作文讲评课教学新模式。

《习作》教学反思7

  一、 准确定位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是习作教学成功的基础。

  本次习作练习,教材有两段话,一段为引言,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第二段话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编写一个故事,故事的人物可以是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从中挑选出一两位,也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给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对中年段习作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了本次教学的教学目标:要求每一位孩子都尝试自己设计一位卡通人物,再选用卡通人物编故事。

  二、激发习作的兴趣是习作教学成功良好的开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为了能在开课就吸引学生的目光,整个教学的设计均以活动、游戏的形式展开,我们精心设计了卡通人物猜猜乐——卡通人物大聚会——创意大比拼——卡通新剧场等游戏环节,吸引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完成习作。

  三、分散练习,降低难度是习作教学成功的诀窍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选用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编一个故事。在进入此次习作之前,学生已经进行过两次类似的`想象作文练习。一次是在三年级第五册,玩玩具编童话;一次是第六册的编童话帮助小朋友改正不良习惯。较之前两次的自由想象编故事而言,此次习作最大的不同是要求学生用已有的卡通人物形象作为故事的主角,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己选用的卡通人物有较清楚的认识,必须了解这个人物的样子、本领、喜好等特点,才能把故事编得合情理。否则,作文中就有可能出现“猪八戒说着唐憎的语言”“蓝猫使出孙悟空的本领”——不伦不类,不合情理,有胡编滥造的情况。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而言,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是个难点,如何突破?我们精心设计了这两个活动。为孩子后面的编故事降低了难度。孩子们通过卡通人物猜猜乐活动,从老师的描述中初步感知了卡通人物的特点,(实际是巧妙出示了范文,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写作方法的指导),为自己设计卡通人物作好了铺垫。同时,在学生兴致高涨的时候,挤出时间及时安排小练笔,给学生动脑、动笔的机会,真正体现了“苏教版”教材作文教学的特点——“让孩子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动笔中学会作文!”

《习作》教学反思8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教学一直是农村教师教学的一个难题。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知识信息和见识狭窄,接触面不广,在写作文之时,学生作文畏难的情绪相当严重,每次写作文往往提笔半天“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这次名师工作室示范课的主题是:趣味活动写读课作文教学。我想:这次作文课应该是组织有趣的活动或者游戏,让学生参与,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写作文“无米之炊”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上网查选有趣的游戏,选取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蒙着眼睛画画”。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讲游戏的.规则:画画者:蒙着眼睛在两分钟之内,将太阳、白云、小草、苹果树、小鸟、小花构成一幅画。

  2.讲观察方法:观察者:观察同学画画时的动作、神态、揣测一下他画画时的心理活动。为后面的说话、写作做好准备。

  3.指一名学生到讲台上,让学生观察老师蒙住学生眼睛的过程,抓住动作:蒙、系、扶、牵、拿、递、接。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准确使用动词。

  4.一生蒙着眼睛画画,其他学生观察。

  5.教师指导学生口述方才“玩游戏中”学生蒙眼画画的过程:说一说这位学生是怎样走上讲台,怎样摸索着画画?(指1名学生说。)出示词语超市“捏着、摸索、蒙上、牵着、递、试探、茫然、摸来摸去、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忐忑不安、不知所措、大步流星、昂首挺胸、连蹦带跳”降低表达的难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出示: 同学 上了讲台,老师 ,他 一支粉笔, ????这样是为了让生表达有序。

  6.指导描述一下同学的一幅怪画:“哈哈哈,哈哈哈——”教室里一阵爆笑。 画得也太出格了吧!太阳 ;白云 ,小草 ,像 ;苹果树 ;小花 ,更奇特的是那只小鸟了, 这样为后面学生写作奠定基础。

  7.让其他学生都蒙上自己的眼睛,刚才画画的一生观察其他学生画画的过程。

  8.谈活动中感受、启发。

  9. 写片段:让学生把自己刚才画画的过程写下来:(1)写清自己是怎样画的?(抓住动作、心理、语言)(2)画了一幅怎样的画?

  10.展示片段:两个学生的片段描写都抓住了对自己蒙着眼睛画画时的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写作方法,特别是心理活动描写准确。

  11.进行习作构思指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按一定顺序,抓住重点写具体,安排详略。当然对很多学生来说,只有内容可写还是远远不够的,写作技巧方法的掌握、丰富生动语言的运用,对学生来说仍是一道难题,这需要在每次的作文训练中加以锻炼提高。

  上述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在整个教学之中参与的兴趣极高,当学生揭下盟主眼睛的红领巾,不约而同地哄笑起来。由于有事先的观察指导,学生观察仔细全面。这一堂作文课是在欢声笑语中结束的。在整节课中既让学生获取习作材料,又有法可循。

  这堂游戏作文课虽然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但还是有不足的地方。

  在课堂上为了走完自己预设好的教学程序,学生口述时间仓促,在作文谋篇布局指导时,只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第一位到讲台上蒙眼睛画画的学生完全忽略。

  今后的作文教学,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色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采用各种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写。

《习作》教学反思9

  这节课讲了作文宗旨:用自己的口说自己的事,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情。从三个方面入手,和学生讨论了三个问题,

  1、作文材料从哪儿来?从每个人的生活中来,一花一木皆入文。

  2、作文中好词句哪来的?无字词典与有字词典中的,就是积累。3作文中的感情哪来的?心中所感,抒发胸意。

  分析了例文,《好阿姨》中帮助学生了解要将人写的清楚具体,就要写清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学生自己总结的)。讲清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可以是事情发展的顺序。《假如我有一只神笔》,学生获得的'就是作文要有想像力,指云为马,看水如玉,都是想像来的。

  我告诉孩子们,作文不是今天才会写的,以前我们写的都是作文,今后我们积累更多、经历更多、感受更多,我们的作文就会写的更好。

  学生兴趣高涨,都想伸手试一试。这算是开了个好头,有兴趣就要保护,今后如何保护这种兴趣,是我作文教学的关键。

  习作一的第二课时,我用来给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

  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

  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

  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习作》教学反思10

  苏教四下习作4是要求针对某一话题发表看法——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请围绕最近发生的这类事情,相互间谈谈看法,再写下来。

  教学目标

  1、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学会倾听他人的话语,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2、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一颗爱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

  3、把自己所听到的描述下来。

  4、知道有详有略的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写好人物对话片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学会有详有略地写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这次习作,话题的选择很重要。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具有普遍性现实性的现象才会让学生有话可讲,有理可据。以前我引导学生就“雾霾”展开讨论,从四个方面入手:雾霾是什么?雾霾形成的原因。雾霾对身体的危害,我们该如何预防雾霾。但总觉得不痛不痒。这次上习作4课前的晨会在表扬刘睿哲同学在春游时捡到20元交公的好事时,有同学反映小S同学捡到60元却偷偷花了的事实,我灵机一动,就此事确立讨论话题“捡到钱自己花,该不该?”课上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增强了。再辅以写作方法,学生写得都得心应手,解决了一直困扰的写作难题。

  附:

  学生习作一

  捡到财物不能占为己有

  20××年4月13日,一场原本美好的春游,被搅乱了,因为两位同学的不诚实——他们捡到了60元,自己花掉了。一时间“捡钱”成了我们班人人都关注的话题。为此,老师在班里举行了一次讨论会,要大家谈谈对捡钱自己花了的'看法。

  讨论会开始了,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捡到钱不能占为己有,要交公;有的同学觉得捡到的钱不花白不花;有的同学提出钱要还但联系不到失主怎么办?有的对失主表示了同情,万一捡到的钱要付用医药费的呢……

  徐慧妮斩钉截铁地说:“捡到了钱一定要交公,诚实善良是做人的根本。”

  王欣仪推了推眼镜说:“如果找不到失主,也可放到失物招领处呀!”郭子舒连比带画:“失主该多着急啊!万一那钱是别人用来交医药费的呢?你竟然把钱用了,你就是见钱眼开!”

  汝老师来了一句:“你俩上次捡到一元钱交给了我,为什么这次六十元钱就没有呢?数额大了,就抵不住诱惑了吗?”

  “别人的东西不能据为己有。就算捡到了也不能贪财!这次春游中赵佳琦的手机丢了,但有拾金不昧的好心人放到了售票口。你们捡到的钱也可以交给老师啊!”陶淳像大人一样说得语重心长。

  ............

  汝老师说:“古有‘路不拾遗’的好风尚,我们要拾金不昧,做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样社会风气会越来越好。”

  学生习作二

  60元?!

  今天春游时,发生了一件大“新闻”------某同学在wc门口捡到60元,私自花掉了。为了养成同学们拾金不昧的好品质,班主任汝老师借此机会展开了一场讨论会。整个讨论会上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甲方的观点,认为捡到的钱应该立马交给老师或警察。第二种是乙方的观点,认为捡到的钱归自己,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甲方的A同学对乙方的B同学的这种行为表示强烈反对,并说道:“如果捡到了钱不归还,是违背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但乙方的c同学却撇撇嘴说:“不偷不抢不骗,‘天上落下,地上捡着’不捡白不捡,捡到60元交给老师和警察太可惜了。”对此,甲方的D同学义正辞严回应道:“如果你丢了60元,你会怎样?从小就贪小,长大会怎样?”瞬间,全场死一样的寂静,但紧接着却是雷鸣般的掌声,这不仅仅是对D同学的敬佩,也不是对甲方的敬佩,而是对中华民族美德的一种敬佩。钱,固然重要,但守住自己的底线更为重要!

《习作》教学反思11

  习作6要求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能写出文具的特点和用途。文具与学生朝夕相处,可以说相当熟悉。但司空见惯的物件不一定能写好,因为文具太寻常不过,不如玩具对学生有吸引力,要写得比较生动,且有一定具体的内容,并非易事。

  指导课上,我在引导同学们研读教材例文时,花了不少时间,目的就是希望大家了解例文在写法上一些可供借鉴的地方。如通篇采用第一人称“我”自述的形式;把文具外形比喻成其他事物;有条理地表达:先写样子,再写作用,最后点出主人的喜爱之情,等等。

  因为不放心,也为了进一步降低习作难度,展示整个写作思路,我以一杆普通的带橡皮头的“中华牌”铅笔作道具,一句句点拨,生说我写,学生口述有困难时给予恰当的提示,自我感觉收效不错。有的学生口述的句子比我预设的要精彩。比如在介绍铅笔一端用来固定橡皮头的铁箍时,开始我只想诱导学生写出“我的头部包着一圈铁皮”这样的句子就行了,结果朱磊同学继续说了“像古代大将军的头盔”一句,联想不可谓不丰富。

  遗憾的是,批改完全班习作,我担心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套用教材或我在黑板上范文的语言和结构。范文开头是“我是一杆普通的铅笔”,于是有人写“我是一瓶普通的墨水”、“我是一盒普通的笔芯”,毫无创新可言;范文结尾是:“小主人每次写完字,都把我装进文具盒,让我放松放松”,有人照葫芦画瓢,这么写:“小主人每次擦完错别字,都把我装进书包,让我休息休息” 。

思维产生了可怕的定势,语言跳不出陈旧的窠臼,这是不好的苗头。尽管我心里明镜似的清楚,小学生习作起点要低,仿写套作是正常的,无须大惊小怪。可像上面仅改动几个字的模仿练笔,读来实在是索然无味。

  纵观本次习作,每个同学均能把文具的用途交代出来,至于能把文具外形方面的特点,写得像模像样的,就只有十来个尖子生了。不少同学在叙述文具的样子时,只关注到外表的图案、汉字、字母以及颜色、长短等,没在意内部结构。譬如写钢笔,只描写笔杆的光滑漂亮、笔帽的小巧可爱、笔尖书写的'流利潇洒,是不够的,还应该旋开笔杆,观察里面的笔管,特别是吸墨水的软管,什么样啊,怎么吸,也可以顺便写几句。

  此外,文具怎么来的(书店购买的?别人馈赠的礼物?老师的奖品?)、价格几何?在习作开头或末尾都应点明,既能增加篇幅,又能全面介绍文具,可惜全班只有3人注意到了这一点。

  其他一些小问题有:

  (1)人称混乱。和第5次习作以“我”的口吻介绍一种动物时犯的毛病类似,有的同学写文具,一会儿是“我”,一会儿又变成文具名称,无法统一;

  (2)语言表达不严谨。“我的身上有可爱的小猪”,这种说法不够严密,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我的身上印有(或画着)可爱的小猪图案;

  (3)条理性不强。少数同学在开始已经写了文具的一部份外形,接着写用途,忽然又冒出两句写外形的话;

  (4)文字不简洁。在抒发文具与主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时,本应一两句即可搞定。有人翻来覆去地煽情,喋喋不休地倾诉,忽视了本次练笔的重点是文具的外形特点及用途。

  状物习作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难了一点儿,但不能因为难就跳过去,老师乱教一通,学生胡写一气,还是要让同学们在日记里多尝试写写。当然,题材不局限于文具,家用电器、玩具、农具等等,都是练笔的好素材。

《习作》教学反思12

  长期以来,作文一直是令学生头疼教师心痛的问题,学生感到头疼,是害怕作文;教师感到心痛,则是因为看到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实在是太差了。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小学作文教学有了起色,然而,小学生的作文状况依然不能令人满意,内容重复单调,语言空洞贫乏,不能表达真情实感。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倡导求异的个性化思维。

  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自我独特的观察、思考与独特的创造。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让学生研究同一事物,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角度看问题,或者从几个角度看问题。”个性化思维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有个性的内容才能有所创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培养个性思维能力。

  通过个人对“个性化思维”的理解,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7《星空遐想》进行了自己的设计,力求能在习作教学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后,对课堂教学中的现象以及学生习作的情况进行了自我反思,其中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也有值得改进的方面。值得肯定的方面,比如:

  一、创设情境,营造放飞空间。

  对新鲜事物新奇,是儿童的天性。作文教学可以利用生活、实物、图画、音乐、语言、表演等途径,创设丰富的、形象生动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细致观察,引导学生大胆来说。这样,既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又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充满情趣的活动情境,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手、脑、口,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活动过程中。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与星空想象有关的圆形与波浪线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让学生尽情的来说自己想象到的事物,学生十分新奇,参与率也相当的高,每个学生都鼓足劲来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的想法,例如,我让学生说说这条波浪线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海上波浪,有的学生说像头发,有的说像连绵的小山,有的说像一根快餐面……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对说话产生兴趣,创造了一个融洽而又活跃的课堂气氛。而作文教学一个敢说、想说的氛围是十分重要的。

  二、积极评价,激发表达欲望。

  学生都是好表扬、爱模仿的。教师只有善于运用评价,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起学生的想象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与我们一起学习,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产生超越的自豪感。”及时鼓励,哪怕只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或只是只言片语,都能诱发他们潜藏的情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这鼓励的机制,让学生充分放开心怀来大胆的表述,没有压力,一个宽松的氛围,每个孩子在表达的过程中都能接受积极地鼓励,心里十分的开心。像一个孩子他述说着自己对星空的构思,我及时表扬他“想象力真奇特,充满了神话的色彩,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写神话高手!”此时这位孩子十分激动,下半节课他的收总是举得高高的。由此可知,作文教学中适时的`鼓励对他们无疑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儿童的作文大多是表述“儿童语言”,幼稚但又富有情趣。教师要常常蹲下身来,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灵,用眼去观察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儿童的认知水平接纳、赏识我们的学生。

  但在本次习作教学中也产生了许多令我深刻反思的方面,例如:

  一、学生想象个性化的欠缺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力是每个孩子最杰出的才能,他们的想象会与众不同,会别具一格,会别出心裁。在这节作文教学中,我侧重作文构思的指导,同时列举了两篇范文来详细指导,从选材到确立中心到列提纲,面面俱到,一一板书,一节课下来学生重点段落能构思好并书写好,看似学生作文水平蛮高,可是一读学生的作文草稿发现全班几乎是一个模子套下来的,这样的作文不是学生内心的流露,只是用学生的手写老师的心,这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怎么能有个性呢?我深深的反思着,力求在这方面有个比较好的突破,期盼能让学生的作文每篇都有个性的色彩,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能写出了自己的个性,表现了孩子们真实的情感。

  二、学生表达的语言个性化的缺乏

  小学生的语言要个性化是说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特点和个体特点等。因此,个性作文的一个秘诀是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写自己独特的见解。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因此,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要求学生要敞开心扉,表现自己的个性。但在这节作文教学中,可能是范文引路了,发现学生在遣词造句方面比较单一,模仿力比较强,而属于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个性化言语则荡然无存。这也不禁让我深深反思,范文引路需要吗?如果没有范文引路,学生的思维似乎是枯竭的池塘无法书写好一篇文章,而引路之后就发现事与愿违,模仿性之强,令人乍舌。由此可见要慎用范文引路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中进行构思、表达,写出有个性的语言来。而这需要教师宽容的胸怀,不要精心追求每篇习作的“高要求”,要蹲下身来像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

  这次尝试性的作文教学不禁让我想到,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现的过程。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多点开放,少点束缚。让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尽情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吧!这样,学生的心情将会更愉悦,表达更生动,思维也会更活跃。

《习作》教学反思13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孩子们都喜欢看漫画,但是用“漫画”来描写自己的老师就有点无从下手了。

  鉴于此,本课我先从漫画的特点及方法入手给孩子们进行介绍。漫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有纯为娱乐的作品,有较强娱乐性,娱乐性质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创造型。直接或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对纷纭世事的理解及态度,是含有讽刺或幽默的一种浪漫主义的绘画。它同其他绘画的主要区别在于独特的构思方法和表现手法。它具有讽刺与幽默的艺术特点以及认识、教育和审美等社会功能。

  做好了相关准备后,便是指导学生如何抓住老师的特点配上动人的情节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于是,我引导学生先思考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是哪一位,他(她)具有什么特点。他(她)的特点可以是外貌特点,也可以是说话、行动的特点亦或是教学的特点。注意语句通顺,内容要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作文只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真切感人。因此,本次习作要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如《将相和》一文是怎能把蔺相如的英勇无畏、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和廉颇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介绍给他人又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敬重与赞扬的'呢?首先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在“漫画”老师的习作时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自己的老师的特点,如:总是爱穿裙子,说话像连珠炮;整天笑眯眯,走路一阵风;教学中怪招迭出……

  这次习作指导教学给我带来不少的思考:学生只有细心观察,充分准备,作文才能出彩。因此,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上,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激发学生“说真话,道真情”。

《习作》教学反思14

  一、以“知”为基石 所有的教学都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习作教学反思。虽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但知识在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要为儿童打开一扇基于知识背景、展开合理想象的习作之窗。拍卖会是本课的一个活动平台,学生需要了解拍卖的一般流程,知晓相关规范。绿叶、水、空气这三样拍品虽是学生熟悉的,但因为是500年后的物品,仍需要课堂上的介绍与描述,教学反思《习作教学反思》。知识的铺垫是儿童想象之翼张开、想象之轮速滑的跑道,能让儿童想得更广、更远、更深

  二、以“境”为依托 教学中,我以角色扮演、音乐渲染、图画演示等手段创设了一个仿真情景,带着学生凭借想象,穿越时空,来到500年后的拍卖会现场,学生们置身于拍卖情境,亲身体验拍卖过程,从而有了语言表达的源,有了鲜活的口头和书面语言。

  三、以“情”为纽带 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他们的想象不是简单的虚构,想象的世界往往就是儿童生活的'真实世界,是充满着真情的。教学始终注重对儿童情感的唤醒和激发,让儿童的内心受到强烈冲击,产生不吐不快的自我构建,儿童在习作时就能说真话、吐真情。四、以“导”为方略 想象作文更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导如何把握一个度?我以为,要能在课堂上构筑收放平衡、生态和谐的习作磁场。我们不可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可硬性规定习作套路。

《习作》教学反思15

  一、关于教学目的问题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我们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作文的指导如何才算是教会了呢?因为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都不一样,如何让好的文章出彩,差一点的文章有所提高?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将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习作4》作为精品课程的研究项目之一。

  我们设计这次作文教学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目标:让学生能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材料;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这次习作的具体目标就是通过阅读《龟山汉墓参观记》,懂得写参观记或游记要按照顺序,要抓住重点写出特色,要写出自己的感想。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题目自定。

  二、关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问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给我们后世留下的至理名言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好”和“乐”是成事的关键。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其关键在一个“趣”字,兴趣是作文的动力。部分学生怕作文,原因种种,其间对作文无兴趣、把作文当着“苦差事”,似乎是重要原因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带着愉快、欢喜和满意的情感去作文,的确是提高作文质量关键的一环。那么怎样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呢?

  这次习作能写出产品的外部特征和它的价值或用途是重点 。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只有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体验深刻了,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为了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所以,我们提前给学生习作要求,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去观察、询问和查阅来收集写作材料。因此,学生就有内容可写了。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应重视材料的准备,让学生提前收集材料,提高课堂的效率,从而为学生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打下基础。

  三、关于习作中有模仿痕迹的问题。

  模仿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境遇尴尬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效率不高是世界各国母语教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它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这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学生作文中出现了抄袭、照搬他人文章的可怕现象,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作文教学的极大关注和深切忧虑。参加作文阅卷的老师们经常被一些老练的漂亮文章困扰着:给它打高分吧,怕以后被证明是抄袭之作而引来非议,甚至是版权官司:不给高分吧——又怕错判而误人子弟。更为可怕的是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和套话已经蔚然成风。更有甚者,学生作文模式化严重,连说假话和套话也是异口同声、千人一腔。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从许多孩子的作文中,我们几乎感受不到他们的灵性与活力,观察不到少年特有的稚气与眼光,察觉不到他们敏感的情思与丰富的想象力,阅读不到鲜活灵动的语言与独特的表达方式。学生的作文中已经没有稚气,没有灵魂,没有个性,没有真情实感,有的只是成人化、社会化的东西,有的只是脱离了精神的躯壳,有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有的只是急功近利和近乎轻浮的文字游戏。这种模式化倾向也是作文教学改革难以深入下去的重要原因。

  我们这次习作因为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第一次试教时部分学生出现照搬资料的现象,缺乏自己的独特见解,没能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而且这次的习作在书中的写作指导部分出现了范文内容,因此出现模仿现象就更为严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它要求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作文才有生命力。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以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当是真实的。摒除虚假浮夸,才能写出真实之文。所以在研究如何上好第二次的课堂教学时,我们把模仿问题作为重点问题来解决。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习,首先就是模仿,而模仿则必须要有榜样,模仿是为了实践”因为写作不是空中楼阁,可以凭空出现,模仿也不是依葫芦画瓢完全照搬。模仿是就“发现”环节中所发现的写作技能,将其通过模仿方式运用到自身的写作实践中,从而形成自如运用名家写作技能的能力。叶圣陶曾经指出“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我们就把这一观点看作是从发现到模仿的过程。

  值得一题的是,模仿并不仅仅是就发现中所得写作知识进行模仿,而应该是一个可以灵活变通的过程。所以我们决定在上课时教师根据学生所发现的知识提供合理、合适的模仿程序或流程。最后我们也决定使用范文,但是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也就是教师是否能够及时合适地对学生所发现的知识进行模仿练习,使知识从发现的意识变成实践能力就显得非常地重要了。另外,还有可能影响学生对于本次习作所发现的技能掌握程度,继而影响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也就是说,使学生对该素材有亲身体验而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来是这次习作指导的重点了。这一环节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写作的内容,教师应尽量地与学生沟通,认真发现学生的普遍的生活阅历,并敏感地发现学生所感兴趣的生活点,使之成为学生模仿习作当中的生动题材。我们认为模仿环节中可涉及的.题材和环节有:

  1、一般模仿。即对于“发现”过程中所获得的写作思路、写作技巧、写作情感等以某一题材进行模仿练习。因此在此次习作时学生通过模仿范文掌握了写作思路,先写外部特征,再写价值用途价值。在习作中写出过过度句,比喻和拟人的句子传神而生动,介绍价值用途的句子幽默风趣,其水平比以往习作的某些命题作文要高出许多。而且通过这一次练笔,学生加强了对生活素材的发现意识。

  2、特殊模仿。对于所发现的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范文学习与指导,这对于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中下水平的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尤其是认识到自己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会产生了“比一比”、“我能行”的心理,这次我们中下水平的学生也上交了一次高水平的习作练习。模仿还是值得商榷的。由学生自由提出,或根据学生水平与需要补充范文,或根据写作思路进行商榷推敲,或就写作内容补充丰富的材料。总之形式可以多样,关键看学生的发现侧重点。既要一定的模仿,但又防止千篇一律,这就要看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了。

  四、关于评与修改习作的习惯的问题。

  新课标提出了“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最能体现实践能力的写作教学中又强调了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彼此的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一方面向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主导”要求,而且明确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另一方面又把语文教师从无功的作文评改忙碌中解放出来,给作文教学突破瓶颈找到新出路。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自改作文有明确的要求。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阶段目标”中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5~6年级)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文章不厌百回改,要让学生明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堂上我们采取自我评价和互动评价,让学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传统的学生作文评改,只注重教师活动,忽视了学生活动,教师当主演,学生当观众,整个过程显得苍白、静态、死板、低效。学生得不到评改训练,思想水平难以提高,写作水平停滞不前,评改效果微乎其微。它对一个整体的、所有的学生作文,用一个标准去套,用一个人的思想、看法去统一一班人的思想、表达、语言、形式甚至情感,因而,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它还是以寻找缺点为主的伤害学生写作自信的、使学生缺乏成功感的作文评价。因而,它功能陈旧,目标模糊,方法缺乏理性和科学性,主体被动化、标准单一化、成果分数化、评语伤害化、形式程式化。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作文自改、互改方法和能力培养的研究,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取得知识能力的过程方法和从中产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和对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1、学生自改作文学生自改作文是指在教师的有序指导下,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自己衡量、评价自己的习作,并不断找出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改正,使自己的习作尽量完善,从而形成一种自改的能力。2、学生互改作文学生互改作文是指学生与学生双方相互作用,再加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从而建立生生、师生双向的信息输入,双向的情感交流通道,双向的资源共享,双向的创新提高途径,双向的评价和激励措施,初步形成教学相长的作文评改新机制。批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改、小组合作互评、全班多向互动式评改交流等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自改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五、做好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的问题。

  写完后的交流和展示很重要,学生相互交流、欣赏,在交流展示中享受喜悦。交流的形式可以多样一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作文课堂教学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小学生习作目标有这样的表述—一“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我们从 “乐于”、“自信心”、“愿意”、“分享快乐”等词中,看到了新课标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应该说,达到了这些要求,也就达到了作文教学最理想的境界。

  学生习作缺乏自我展示的平台。人都有一种潜在的需要就是要展示自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赏识。这一需要往往被老师所忽略,很少学生能拥有一个与别人交流的平台与空间,他们的心灵被封存,难以与人交流。因而,也难以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读者,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学生会得到情感满足,在沟通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现,懂得写作文的意义,增强作文的社会责任感,明白习作要求。以成功促进儿童的新的作文学习。让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获得欣赏赞扬。

  我们在每节的作文课后都一个佳作赏析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一起来品读写得特别出色的孩子的文章或片段。这篇文章,这段话或这句话最精妙的地方在哪?把学生作文中的亮点细细地点评展示给所有的孩子听。一开始,重在老师赏析,渐渐地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点评工夫就会长进起来。这种集体的交流对学生的习作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而有的文章需要交流的就不止是同学了,范围可以扩得更大。

  除了点评,相对优秀的作文我们还注意了展示。我们设置了课外的拓展作业,让学校和班级开辟一块“自留地”,自己设计自己的版面,贴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作文。只要是老师评价高的或者自己认为棒的,都可以贴上去,让全班和全校的同学都来当读者,而且可以随时交流意见。还将这些作文整理装订成《小学五年级学生参观游记集》,将这些作品放在班级的书架上,成了班级图书的一本。成了学校图书的一本。个别特别优秀的学生,我们指导他们积极投稿,我们还在等待孩子的文字在报纸刊物上发表出来,那时的成就感又是另一个级别了。作业的展示成了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平台。这样开放,方便易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以开放性、综合性、互动性、合作性吸引着孩子,激起了孩子们对写作的浓厚兴趣与高涨的热情。当我们用各种途径充分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展示学生的习作后,我们会发现,原来小学生作文的天地也可以是这样地广阔,这样地丰富,这样地精彩。

  六、关于课堂气氛不够浓厚,学生积极性不够高的问题。

  课堂气氛不好,学生不感兴趣,上课效果就不好。老师枉费口舌,学生无动于衷。对于作文教学的特殊性,语文知识的多样性,一旦造成这种局势,后果不堪设想。

  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不积极思考问题,不爱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较小,表现欲不强。这是我们农村学生的共同问题。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氛围的基础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很多,师生关系是一个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又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的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可以激发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成果。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要做到: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师应像光芒四射的太阳一样,把爱遍施于每一个学生。不论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聪明的,还是愚笨的;勤奋的,还是懒惰的;教师都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前途,都要倾注同样的心血,给予同样的爱。所以,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比如,一个舒畅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事情很微小,爱却可以沁入学生心灵深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作文课堂教学中也需要深入地进行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