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歌谣》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25 07:52:1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绿色的歌谣》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绿色的歌谣》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绿色的歌谣》教学反思

《绿色的歌谣》教学反思1

  我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学唱歌曲《绿色歌谣》的歌谱。教学重点:1、感受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型。2、复习F调音阶位置。3、有表情的熟练演唱歌谱。教学难点:认识八分休止符并体会有八分休止符的节奏。

  第一课时,在教学重点地把握上不是很准确,把重点偏到了F调音阶的巩固练习和八分休止符的节奏认知上。由于对各个环节教学时间上把握不是很好,所以在唱谱这一环节时间太少,学得很仓促,显得整个课堂完整性不强。虽然各个环节的衔接还是比较紧,但教学语言比较生硬,使原本应该活泼的音乐课堂气氛一直比较低。过多地注重了音乐知识的学习忽略了音乐可感受音乐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得比较被动。

  第二课时,针对以上问题作了及时地调整,从环节设计和教学内容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在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上比第一课时好。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节奏,我将F调音阶的复习巩固调整到了后面,把生硬的教学生打节奏变成了让学生听节奏型,自己找出节奏并敲击出节奏,这样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自己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打击乐的加入世音乐课堂注入了活力,学生随着音乐敲击节奏不仅掌握了节奏而且对歌曲的整个情绪有了完整的印象和更深刻的理解。但也从中发现了新的问题:

  1、乐器如何合理的有秩序的发放。

  2、板书应该再严谨一些。

  3、节奏处理上有些粗,应该再细一些。

  整堂课还算完整,学生能够边用乐器敲击节奏边有表情地唱谱。但是从形式上还是有些单调。

  第三课时,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及时总结并注给课堂入了新的内容来完善整堂课。首先从发声时间上的把握控制得比前两次好一些,节奏的认知上更加明确并且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也比较好,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也更紧密了。学生使用乐器的积极性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有表情的唱谱,更重要的是唱谱游戏和律动的加入使整个课堂活跃了起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在节奏律动和音乐活动中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通过此次教学展示,我收获很多,能够一课比一课上的好这离不开各位老师们对我教学上的帮助,提出的很多宝贵意见我都及时收录下来并且用到了下一课的准备中。专家的意见对我的启发很大,对新课标的学习还要继续,怎样搞好音乐教育好要继续探索。

《绿色的歌谣》教学反思2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四季交替变换的话题引入,让学生充分发言,让学生说说可以用哪种颜色表示四季,从而引入绿色希望话题,导入歌曲教学。

  本课以绿色环保为主线,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设计上,从聆听感受开始,并且每次听都是带着问题听,并且预设问题层次由浅入深,让学生不断感受音乐,让学生不断体会感受音乐的节奏节拍,并且用打击乐让学生为歌曲伴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感受音乐的律动,感受音乐的旋律。本节课各项教学环节完整清晰,各项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根据新课程标准通过听、看、唱、跳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律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教师教学过程的罗列,让课堂充满生机,努力营造和谐的音乐氛围,让学生轻松的学、快乐的玩,在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表现,挖掘音乐潜在的特殊魅力,培养学生内在的音乐修养,较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情感。让学生对保护环境有很高的认识,环境问题迫在眉睫。从歌曲教学上教学,让学生自主说出他们演唱的困难,之后教师在进行指导与讲解,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律动、问题研讨与创编等环节,从分发挥学生互助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发挥小主人的作用。整堂课以“体验、感受音乐”为主,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与体验,将多媒体辅助手段和音乐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歌表演环节,从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和自己的小伙伴共同创编与表演,在情感中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

  注重了实践性。通过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主动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全身心投入到律动与表演中,从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总之,本科让学生学会了歌曲的同时也参与了表演,充分锻炼了他们的综合音乐素质,在学习中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