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1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比较难教的部分,也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获悉外语语言的能力。在各种英语考试中,也都把阅读理解当作主要测试项目(大约占题40%),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技能。
英语的五大基本功包括:听、说、读、写。读包括朗读与阅读。阅读又分为泛读与精读。快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找出文章所给信息点为泛读;在此基础上掌握重点单词,短语及句型。能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及中心思想,能翻译文章为精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泛读能力,更应该培养他们的精读能力,注意两种能力相结合。初中教学进入八年级以后就出现了较长篇幅的文章、大量生成的词汇。科技型、说明型、议论型、人物传记型阅读文本也日益增多,而初中学生所学知识肤浅,词汇量小,分析问题也不够深入。教师在较长文章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整体性的把握。让文本阅读与语言应用紧密结合。目前,英语学习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我们农村的英语教学又成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新问题。学生底子薄、习惯差、这就更要求农村教师在教法和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上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下是我对阅读教学的一些看法:阅读前:
1.教师可适当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社会、历史、人文、自然背景,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资料;
2.摘要介绍部分有碍于课文理解的生词。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如果遇到可能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去猜测,而不要忙于查词典;
3.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讨论并预测文章内容;
4.最后教师最好提出一两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导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阅读时,可分为计时阅读,快速阅读和细节阅读。通过几个层次的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能力,强化读取信息的意识,为巩固和运用知识打下了基础。
1.快速阅读(scan)指定的内容(用眼读而不是用嘴读,逐句读而不是逐字读);
2.提问好、中、差各层次的学生,问题要围绕中心思想(mainidea);
3.提出细节性问题,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实以及start,process,end总体过程脉络;
4.细读:布置任务,反复阅读课文,反复思考;
5.分小组讨论问题答案,然后全班检查答案。读完后
1.鼓励学生用简略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领会,而不是复述课文;不要纠正学生的语音、语法错误,哪怕比较严重;
2.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检查学生对生词的猜测情况,既然是猜,能沾边达意就行。
3.把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围绕已学课文开展各种形式的口头交流活动。比如可以复述课文,分角色扮演,讨论某个问题,调查一个项目,采访相关人士、仿写与课文相关的话题等;也可动笔对课文进行改写,列提纲、评述等。具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总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2
根据我个人学习和教学实践,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我在英语日常阅读课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实施了“问题情景教学法”的尝试,形成了以下的认识:
1.“语言点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根据阅读课文材料,老师精心设计部分“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一些重要的新的语言知识的展现,这些问题浅而易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或听力训练),了解材料内容,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成功感,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2.“整体理解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随着词汇、语言点的处理,老师再精心设计部分“大问题”,促使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理顺事件发生的'顺序,人物行为,加深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获取中心意思。同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老师可精选几个重点段落,篇章,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猜测生词、难句的意思,加深对句子章节、文章的理解,体验作者意图、态度、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分析能力
3.“趣味思考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在处理了语言点知识,对文章整体认识后,老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问题,有些问题可让学生相互讨论。进一步促使学生去了解作者观点、态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能力。预测事件情节发展或后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而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平时考试中常出现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3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在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学校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 15分钟,剩下的要么是开展活动,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学。《新目标英语》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可见教师并不是不能讲,而是要“精要地讲”。
再说,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
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必须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那么,在何时精要地讲呢?
1、自读之前启发讲:即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2、合作中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3、重点地方着重讲: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该挖掘处必挖掘,该品味,该讲深讲透的地方必须讲深讲透。
4、疑难问题明确讲: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
5、总结时补充讲:在总结一节课、一篇材料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