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2-10-29 15:01:5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说课稿集合五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简析

  地位:课文《雨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画家纪伯伦的作品,是第二单元《组歌》中的第二首散文诗。本单元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应让学生透过文字,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

  内容:《雨之歌》一文属于散文诗。作者以优美的、精妙的语言歌颂了雨———无私奉献的爱的使者。在诗人笔下,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二、学情分析

  本文的学习者是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虽然这种文体接触的还不多,但我相信,经过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能顺利完成本文的学习的。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1、 知识目标:

  (1)积累经典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诗歌主题。

  2、技能目标:

  欣赏文章精妙的语言,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主要借助朗读,品味语言来实现。

  3、 情感态度目标:

  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中的的感情和美妙的意境。

  文中作者用满腔热情赞颂了雨———无私奉献的精神,正确理解这种精神,并把握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其突破

  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诗歌主题来实现的。

  四、过程分析

  第一步: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欣赏五幅下雨的图片,回忆关于描写“雨”的诗句,导入新课《雨之歌》。

  第二步: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通过朗读,完成对雨的形象的认识。一、听配乐朗诵课文,用心感受雨的美好形象。二、学生自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课文,以“ 的雨”的形式,说一说你听到了怎样的雨?学生合作讨论后展示。出示自学指导(二):合作探究1、文章中作者用了哪些事物来描绘雨?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作者通过雨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环节借助朗读手段不仅使学生把握雨的形象,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三步:品味语言,感悟文美。

  ( 1)赏析语言美。

  出示自学指导(三):品味赏析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美在诗人用词的精妙,美在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美在语句中蕴涵着诗人的情感。请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同学们分享感受吧。

  以此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把握本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运用技巧。

  (2)赏析感悟美。这篇文章的感悟很美,美在诗人在歌颂雨的同时,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这个环节如果学生能自己发现这类的句子,就让学生自己说;如果学生不能快速发现,老师就适当点拨一下。

  第四步:巩固深化,练习仿写。

  请学生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诗人为何能够把一个非常普通的事物----雨,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呢?首先是本文通篇都利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其次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来美化雨,而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请学生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利用自己的表达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大自然的某一种事物(如花、草、彩虹、雪等等),采用第一人称仿写一番。

  要求:采用第一人称;运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等修辞手法。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先写再读,然后师生共评。为了使仿写的`效果更好,我布置了作业:将课堂上的仿写加以整理写在作业本上,至少仿写两个。

  最后,再次齐读,体会文章的韵味。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课堂结束。

  板书为了体现课堂学习思路,学习重点,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美的印象,我是这样设计的:

  雨之歌

  纪伯伦

  雨 美

  语言美

  感悟美

  五、教法分析

  针对教材特点与学生情况,教学时先以优美的图片导入,通过听录音,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形式积累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诗歌主题。在赏析语言上,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即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多种修辞综合运用的好处,体会语句中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仿写这一环节,提高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能力。

  设计的各环节循序渐进,设计问题时有一定梯度,由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

  六、评价分析

  在教学设计方面,力求教学目标符合实际,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教学内容力求结构化,生活化,整合化,尤其是注重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在教学实施方面,力求教学过程情境化,活动化,激活学生思维,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同时,关注方法指导,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适时适度,试验操作科学准确。注意到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和深度。教师语言力求做到生动准确,亲切有感染力,板书突出课堂重点内容。

  在教学效果方面,注意了三维目标的达成。

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如梦令》一词所记述的内容十分平淡,大意是讲述作者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酒醉,找不到归家之路,撑船随意游转,没想到误入荷花丛中,惊醒了一群同样“沉醉”的鸥鹭。整首词言语如内容一般平实、自然。它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和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故而意境含蓄深沉。词中只见景却不见人。而事实上作者的行踪早就融入到景中去了,成为意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2.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词的学习方法。

  3.通过品味诗词的意境,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作者的快乐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

  重难点

  1.品读字词,想象意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说教法:

  1.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悟中品读。

  2.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置身诗境,以景入情。

  (针对五年级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已经能够通过反复朗读,大致理解诗词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因此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阅历经验,确定如下的学习方法。)

  说学法:

  1.读中感悟:在反复自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2.合作探究:根据新课标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说课时:一课时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读文

  1.介绍李清照生平。

  2.回顾以前所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区别词与诗的不同点,着重介绍词和词牌名。

  3.由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的一句名言,“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用心展开想象,用眼仔细观察,用口有感情地诵读。

  4.指导朗读。通过学生个别读,集体读,教师范读,师生同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停顿,读出诗词的节奏和味道。

  【设计意图: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区别词与诗的不同特点,明确学习要求,掌握学习方法。加强朗读指导,体会诗词音韵之美。不仅让词“活”在学生的嘴上,更能“活”在学生的心里。只有解决了难读的问题,才能解决“难入”(入情、入境)的问题。】

  (二)批文悟情,理清情线

  1.引导学生质疑,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词的方法。

  2.通过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任务。

  3.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继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再指导学生读整首词(可通过播放朗读录音再让学生练习自读),感悟把词读“长”了的乐趣,体味诗词含蓄之美。

  【设计意图:学生能通过问题提示,把握词的大意,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任务。】

  (三)想象画面,以图悟文。

  1.引导学生寻找课文中所描绘的三幅画面,分别是“溪亭日暮”图、“藕花深处”图、“一滩鸥鹭”图。

  2.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悟美丽的画面和意境以及作者美好的心境。并结合学生理解说说这几幅画面所描绘的内容和意境。

  3.音乐伴奏,教师范读,将学生再次带入美妙的意境中。

  4.总结课文,我们认识到李清照她是多么热爱这美丽的大自然,热爱这美好的生活呀!她醉了!不光是酒美,此时的景也美。不仅人醉了,此时的心也醉了。

  5.欣赏歌曲由蔡琴演唱的歌曲《如梦令》。

  6.在学生感情最浓的时候,引导学生集体吟诵。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体会本词的特有的“图画”美、“意境”美,并通过学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让画面有“声”有“色”,并通过学生的连续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成“动画”通过文字与画面的结合,在品读中感悟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之美,感受女词人美好的心境。】

  (四)吟唱欣赏,适度拓展

  1.引导学生吟诵《如梦令》,感受词的精炼,短短的几句文字就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挚感情,这既是对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对内容的艺术呈现。

  2.有机拓展,引导学生欣赏另一首《如梦令》。要求学生:一边品读一边将两首词进行比较。通过学生品读和比较,不难发现,这两首词字数、句式、“醉”的'本意相同,但是表达的具体内容和情感不同,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体会。

  3.结尾处,告诉同学们唐诗宋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给予了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课外时间多读一读唐诗宋词,从这些文学的经典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设计意图:吟唱《如梦令》,感受词的精炼。通过比较,让学生对于宋词的有关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对词的学习方法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掌握。】

  说板书设计:

  抓住《如梦令》一词中的关键词体会作者愉悦的心情,同时,通过总结学习词的方法和对三幅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把握词的大意,感悟词的意境美。

  如梦令

  方 法 画 面

  品 读 溪亭日暮

  吟 诵 藕花深处 醉

  想 象 一滩鸥鹭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作者通过童话,巧妙地回答了女儿的问题。委婉地告诉女儿: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真正的爱情,包含美好的理想,共同的劳动,延续后代,忠贞不渝。应该说,这篇文章对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来说是一篇极好的爱情观教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用优美的童话来阐释道理的方法,学会分析童话中的思想内涵。

  2.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意培养学生爱情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的丰富情感,感受作者作为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学会理智地生活,善于生活,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和爱情的真谛。

  2.理解爱情是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爱情是人类所特有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

  2.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理解、把握生活的本质和内涵,学会懂得爱,珍惜生活,成为真正的人。

  【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童话中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2.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早恋的方式,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二、说学生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青春期,处在成长发育期,对爱情这样的话题比较敏感,却也比较感兴趣。在他们的脑中已经有了朦胧的想法。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应该深深尊重这种感情,同时还应当不失时机地教育他们该如何面对爱,如何正确对待爱。真正理解什么是爱情。

  三、说教法

  1、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新大纲规定: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本课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创设一个有歌有诗有画,轻松活泼的学习课文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2、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启思、点拨式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速读课文,复述故事,了解文章内容。结合本文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四、说教学过程及步骤

  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先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从而引出本文所探讨的问题:什么是爱情?接着我设计了:与文本对话,课文中描述的是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假如你是作者的女儿,你看完故事后,是否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爱情?与家长对话,什么是爱情?与古今中外的文学家、艺术家对话,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爱情”这样几个环节层层深入主题,思考品位爱情的含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小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

  4、作业

  (1)请写出几组我国古代象征爱情的物品。

  (2)请搜集你认为最为感人的爱情故事。

  (3)请你推荐最动人的爱情电影。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介

  《装饰画》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活动四中的内容。装饰画就是用各种

  材料制作的画或壁饰。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废旧的材料,如:布、纸、毛线、蛋壳、包装盒等等。我们应该怎样使这些没有使用价值的废旧材料变得有生命而具有艺术美感呢?这就是本节的中旨:“废为宝,因材施艺”。

  2、教学目标

  ①认识和了解装饰画的表现形式以及特殊材料带来的装饰美感。

  ②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制作,掌握拼贴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装饰画的特征以及拼贴装饰画的制作过程,用恰当的制作方法来表达装饰画的主题思想。

  二、说教法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意识,我采用以下教法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1、欣赏法:通过欣赏各种材料制成的装饰画,让学生了解装饰画对居室环境的美化效果。

  2、演示法: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因材施艺制作装饰画的过程,激发学生动手兴趣。

  另外,在教学中还应用讲解法、分析法、图表等等。

  三、说学法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模仿、创作。学生先模仿书本中自己喜欢的作品,体会作品的构图特点,色彩搭配特点,积累经验,为下次创作装饰画打下基础。

  四、说教程

  (一)欣赏导入:

  首先播放不同风格的装饰画,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评析。让学生初步了解装饰画的特点。然后教师拿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看、摸,通过视觉和触觉上让学生真实感受装饰画的特征。激发学生对装饰画的兴趣。

  (二)讲授演示,引导创作

  1、教师给学生讲解装饰话画的特征,用表格归纳说明装饰画在“构图、造型、色彩、材料”四个方面的特征。

  2、教师给学生讲解装饰话画的种类,用表格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观察了解。

  3、教师给学生讲解演示装饰画创作步骤,“构思、构图、选材、制作”四个步骤,重点强调选材要根据构思构图来确定材料的颜色、纹理、质感等,让学生注意教师在因材施艺方面是怎样合理利用材料的特点的,体会装饰画的特殊美感。(教师5分钟的技能展示:这幅作品是利用旧日历画制作的'装饰画。这里我较合理的利用材料的色彩、纹理、质感来表现一处若隐若现、云雾飘渺、世外桃源的山村美景。用旧日历中蓝灰、紫灰色来表现小屋,用瀑布的颜色来表现山间小溪,用岩石的质感来表现山间小道,用石块颜色来表现溪涧错落的石头。花草树木掩映四周。)

  4、请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结合自己收集的不同材料按照装饰画的步骤,要求学生临摹或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景或物。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三)展示评比,整理提高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装饰画作品,说明创作思路,互相评比,指出优劣。为了让学生的作品更完美,我让学生分组合作,造型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构图,裁剪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剪形,拼贴组合能力强的学生负责粘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课堂小结

  装饰画的步骤及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法国作家布丰写的科学小品文《松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是一篇自读课文,着眼于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心理特点,把握教材,运用教材, 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要抓住特点说明事物,感受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风格。

  2、能力目标:在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基础上,初步学会采用拟人手法生动说明事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4、思维目标: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小组探讨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

  三、说重点难点

  由于这篇课文用拟人方法说明事物,语言风格生动具体,属于一篇文艺性说明文,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说明文,让学生一下子就分清平实说明与文艺说明的区别有着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在这里又容易混淆说明文中的描写与记叙文中的描写。所以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本文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初步学会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

  我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重要的是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作为一篇写作训练的课文,课文内容一般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上,要体现利用课文充当范文,为学生提供写作仿效的“范本”,以此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使他们初步学会写一般的说明文的思路。

  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课的学习方法定为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点拨、启发为辅。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部分: 创设情境—整体感知,明确目标—思维拓展,练习表达—激情小结—布置作业

  1、创设情境

  我先让学生们看一段松鼠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角度整体感受松鼠的可爱。我的这种导入方式目的在于: 激发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喜爱,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使学生对它(动物)感兴趣,这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2、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采用整体交付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从整体上感知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重点语句的理解。水到渠成的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点。

  3、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在学习的本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总结的学习方法基础上提出练习的要求: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这种自我介绍的形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讲述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内在习性的“驯良”和动作的“乖巧”这两个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生动说明的妙处,教学重点难点再次得到落实。

  4、激情小结

  出示一些小动物被猎杀的图片,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从而激发起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的激情。

  5、布置作业

  学以致用,作业就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及运用的一个重要手段。本着本课的重点,布置学生回家自行去观察一种小动物,仿照课文《松鼠》的写法,写一篇说明文。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借助视觉作用于学生大脑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明确化。本课板书旨在学习运用拟人手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的说明,因此板书力求简洁、明了。所以本课我设计的板书设计如下:

  松鼠

  漂亮 驯良 乖巧 生理特性、经济价值

  1,抓住事物的特点。

  2,修辞方法的运用

  3,语言形象、生动

最新推荐